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PA教学的实践性在合作培养模式下的深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培养具有较强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正是MPA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天津师范大学与天津海关合作培养MPA人才的实践经验,对在合作培养模式下MPA教学实践性的深化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是刚从国外引入我国的一种全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我军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两大需要”、“两大任务”,迫切需要借鉴外军培养新型人才的先进方法与模式。本文着眼于利用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的普适性特征,阐述了我军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的意义与需要,为我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国内本科院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下,以兰州财经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在总结其实践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1222+"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在明确产学研用的理念下,提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紧紧围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目标,努力探索构建"双师""双引擎"的"双引擎—两轮驱动"模式,具备"双证"及"多元能力核"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描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国内本科院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下,以兰州财经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在总结其实践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1222+"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在明确产学研用的理念下,提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紧紧围绕"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目标,努力探索构建"双师""双引擎"的"双引擎—两轮驱动"模式,具备"双证"及"多元能力核"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描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项目开发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项目开发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实践为手段,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使学生能全面胜任专业领域的项目开发任务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目的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与就业市场需要的既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完善专业学习的知识结构,为此需要重新分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MPA教育的创新、发展和融合,以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从培养对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分析国内外MPA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学科导向、能力导向、问题导向、行动学习导向等四种。综合来看,学科导向是MPA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能力导向是其较高要求,问题导向是其主要学习方法,行动学习导向是其主要培养特点。MPA教育模式的四种导向为我们从MPA人才培养的纵向过程和横向组成进行设计与整合提供了理论视角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在中国设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MPA),并于2001年10月进行首次MPA联考,招收MPA学生2500人.为了适应新世纪对MPA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的MPA人才培养必须体现出自身的特色.MPA人才培养的突出要求是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复合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MPA人才的知识结构上,要具有深厚、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扎实、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必要的、基本的理工知识,宽厚、广博的专业知识.应用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MPA人才的能力上,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调查、统计分析能力.高层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MPA人才素质上,要具有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优良的身心素质.在"十五"期间,为了突出MPA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要求,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期望理论"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广东金融人才的现状和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提出要促进广东高职培养农村金融人才,必须校企与政府一起合作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三农教育,明确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给学生的岗位与薪酬,加强示范,提高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的期望值与效价,使其具有高激励力,促进广东高职培养农村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广东省"建设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满足社会、企业需要为出发点,深入实施高职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积极探索符合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的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攻关能力和求真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中,积极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寻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结合点,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双主体共育SAP信息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两支队伍、两个培养阵地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凸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迅速增加,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人才力量之一。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须重新定位,以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前题,开发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培养德、技、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三三三制"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在教学师资上,坚持"三三三制"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在教学场景上,也应坚持"三三三制"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并采用以实践锻炼为教学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法,为高职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实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职文秘专业是培养应用型文秘人才的"摇篮",要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培养高职文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必要性,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开发教材、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等途径,以实现"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文秘人才。  相似文献   

13.
陈若蕾 《职教论坛》2014,(11):59-62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培养紧扣高职高专要求和职业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以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依托,把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关联起来,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现代师徒制"先进经验,提出具有广东特色的"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并重点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秘书专业培养为例,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建设、运行管理保障制度等方面对"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具体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陈述"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介绍软能力主要内容和分析软能力培养与开发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下,融入专业教育、软能力的全程培养与开发,推行项目制教学、软能力的渗透培养与开发,强化实训实习、软能力的实践培养与开发,丰富第二课堂、软能力的立体培养与开发,实施多元评价、软能力的考核培养与开发等五个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及倡议,为高校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涉外人才的发展前景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适应和满足"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原有的涉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和发展,实施国际化合作培养模式,调整涉外人才培养战略,加强对涉外人才创新能力和通识能力的培养,构建"双主体"共建涉外人才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6.
围绕学校"服务于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秉承"以生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以大规模工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充分发挥地域和行业优势,多渠道挖掘与利用企业创新与实践教育资源,多层次组织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教学机制,多维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一条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途径,形成了实现创新型工程人才成长需求的"三进三升"企业深度融合的大规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7.
生物科学专业是传统的师范类专业,如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尚未有成熟模式。项目组在简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简析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升本前为师范专科学校的广东肇庆学院,提出基于"学历学位+职业素能"理念对生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并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相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的研制、"能力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培养方案的实现路径等进行了重点讨论,概括归纳了该模式主要的突破与创新点。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软件学院应以实施创新实践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3+1"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建立软件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等措施,努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转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目前,该类人才的主要来源是通过高职院校培养,但高职院校大多是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学生始终感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而且大多也只能获得中级技能证书。因此,通过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培养,特别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形成高职院校"3+2"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模式,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完善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深化高职学生的内涵,提高本科生的动手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构建广东现代产业提供更有力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1+X"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X+1"人才培养模式。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具有同质共性,即培养的都是复合型涉外经贸高技能人才,但是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培养专长都有各自的特点。根据涉外行业企业对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的评价和要求,需要创新"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1+X"型人才与"X+1"型人才培养教学力量的强强联合,达到优势互补。另外,还要深化工学结合,建立涉外经济行业的产学研联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重点培养"1+X"型与"X+1"型人才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