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涉起义》(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是一篇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前几年由于“四人帮”别有用心地宣扬所谓的“儒法斗争”史,也给《陈涉起义》的教学带来极大混乱,有的地方干脆把它从教材中剔除,被所谓“法家著作”所取代。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今天,我们要在《陈涉起义》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毛主席关于农民起义的光辉论述,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要深入揭批“四人帮”篡改历史、古为帮用的罪行,澄清《陈涉起义》教学中的混乱。下面就《陈涉起义》教材分析中的几个问题,简要地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陈涉起义》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虽然全文只有五百二十七字,但是却歌颂了陈涉、吴广的反抗精神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揭示了秦王朝必然覆灭的根本原因,记叙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要学生领会这样丰富的思想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初步能力,字、词、句的教学是必须很好地加以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陈涉世家》一文的节录多次被选为中学教材。就选者的初衷来说是无可指摘的。但由于节录本身的局限,往往使教师难于把握其相关特点,学生也就学不到应有的知识。本文拟就《陈涉世家》全文来谈谈陈涉及其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由于它是记载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历史的,所以当今特别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众多的学者在评价司马迁的政治态度和史学思想时,往往引证《陈涉世家》,作为说明其观点的根据,同是一篇文章,在分析论证的时候,各人的看法却大相径庭。不少学者认为司马迁写《陈涉世家》,是在歌颂农民起义领袖,是体现《史记》一书具有人民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也有一些文章提出了不同  相似文献   

5.
《陈涉起义》是我区新编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的课文。它节选自西汉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题目是节选者所加。 陈涉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它在打击地主阶级统治的同时,横扫了奴隶主复辟势力,以自己可歌可泣的英雄行动,有力地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毛主席对农民起义高度评价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在他那部不朽的名著《史记》里,把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陈涉列入“世家”,又将“号为霸王”的项羽编入“本纪”,表现了其卓越的史识。可是历代史家,多不识太史的苦心,他们纵然对《史记》不乏褒扬之论,但对司马迁这一有心的安排颇多微词。班固因《史记》撰《汉书》,武帝以前主事,多录《史记》原文,却把陈、项归进列传;刘知几撰《史通》,大兴问罪之师,怪《陈涉世家》其称不当,“名实无准”,讥《项羽本纪》“纪名传体”,“再三乖谬”。解放以后,人们肯定了司马迁列陈涉为“世家”的进步意义,有的同志却又走到另一个极端,说司马迁“列陈涉  相似文献   

7.
[单元概说] 第六单元有六篇文言文和五首古诗。学习本单元,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每篇课文,除《陈涉世家》只背指定的两段外,其余的全文背诵。理解《陈涉世家》中陈胜在起义中的作用;领会《马说》、《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的深层之意;体悟《与朱元思书》、《西湖游记二则》的景中之情;体会诗歌所抒写的诗人的情怀;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精彩的句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吏记》中的《陈涉世家》为蓝本,以起义的过程为时间线索,探讨了陈胜深邃的思维和超凡的智慧。本文作者认为,陈胜志向高远,能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崇德利用且韬晦有度,所以他能够完成起义的壮举。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过程一、基于课后思考,培养直觉思维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司马迁,掌握了文义和《史记》写作体例。但是,司马迁为什么会将起义失败的农民归入“世家”的行列呢?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第4题,说说你的发现。(出示:司马迁在……将陈涉列入主要记述王侯将相事迹的“世家”……)生:司马迁对陈涉应该是非常敬佩的。这次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意义重大。所以,司马迁还是给了陈涉“世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一、精讲要点 1、《陈涉世家》是一篇传记。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贾谊在《过秦论》中说:“(陈涉率领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可看出陈涉及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2、这篇文字是陈涉、吴广的合传,真实地记叙了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浩大声势;颂扬了陈涉的志向抱负,胆略智谋及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11.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此文详细记述了秦朝时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经过。长期以来,《陈涉世家》一直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被列为学生必学篇目,此文的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十分注重历史背景、文言词句、人物性格、故事经过的讲解,却忽视了对《陈涉世家》蕴含哲理的挖掘,致  相似文献   

12.
现在,很多中学语文教材都收录了《陈涉世家》一文。众所周知,《陈涉世家》节选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然而,对于“尉剑挺”中的“挺”字应该如何解释存在许多争议。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以他的如椽的大笔写成的《史记》里,有一篇著名的《陈涉世家》。司马迁写《陈涉世家》这件事,在历史上遭到过不少责难。汉朝的班彪就曾经批评司马迁写《陈涉世家》是“细意委曲,条例不经”(《后汉书·班彪传》)。唐代的刘知几也曾悻悻然地质问:“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至如陈涉起自群盗,称王六月而死,子孙不嗣,社稷靡闻,无世可传,无家可宅,而以世家为称,岂当  相似文献   

14.
课内检测一、填空1.《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体通史,《史记》长于记事写人,开创了我国_________文学的先河。全书共130篇,分成_________、_______、世家、书、表五种体例。鲁迅曾用"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一  相似文献   

15.
曹阳 《黑龙江教育》2013,(12):20-21
《陈涉世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本文主要叙述了陈胜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队迅速发展壮大的形势。文中塑造的农民起义首领——陈胜,历来被给予很高的评价,诚然这次农民起义不仅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开启了农民起义建立政权的先河,给被压迫者的心灵注入争取平等自由的源泉,更留下了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司马迁为他做传记并归入世家之列,又言:"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  相似文献   

16.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在发动起义前的一段简短却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战前动员演说。它极大地激发了900多名谪戍渔阳的闾左的壮志豪情,成功地引发了中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觧答     
問:秦末农民起义时,“伐无道,诛暴秦”是誰講的話?为什么说这是起义的口号? 答:“伐无道,誅暴秦”这句話載于《史記·陈涉世家》。原文是这样的:“(陈涉)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将軍身被坚执銳,伐无道,誅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相似文献   

18.
关于陈胜起义所建政权的名称,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陈胜果断地决定建立自己的政权,遂被推为楚王,国号‘张楚’”(刘泽华等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史》上册第286页)有的认为“陈胜自立为‘张楚王’,分三路攻秦”(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第一册第100页),这两种看法,无论那一种都是值得商榷的。据《史记·陈涉世家》所载,“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即陈胜)。《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同样的记载,“秋,陈胜等起(?),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这里的  相似文献   

19.
“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是《陈涉世家》全文的纲,对这次起义起着统摄作用。笔者在执教本文时,对课本中关于“苟富贵,无相忘”的解释产生了疑问:该句省略的主语到底是谁?“相”指的又是谁?  相似文献   

20.
<正>【课文导入】师:同学们,初高中时我们都学过哪些《史记》选篇?生:《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师:我们初高中阶段学了这些《史记》的选篇。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在《陈涉世家》里,陈胜是一个平民子弟,但他领导了我国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因而司马迁将他载入世家。可见《史记》这本书,不是以身份成败论英雄,因而它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