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文质兼佳的美文。在引导学生体会归有光的读书乐趣时,我认为把“借书满架”之“借”译为“借来的”有些牵强,不能与作者此时的心境相协调。那这“借”字该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2.
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为表达他对钟山的怀念之情,曾写了一首《泊船瓜州》的绝句。诗中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本来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是“使之变绿”之意。一个“绿”字,就把春风带来的景象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绿”字之妙,不言而喻。而据记载,王安石开始并不是用的“绿”字,而是先用“到”字,又用“过”字,再经过几十次的改动,最后从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等诗句中得到启发,才用了这个“绿”字。这首诗流传至今,不能不说和“绿”字的锤炼运用有极大的关系。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凡不朽的名作,都做到了…  相似文献   

3.
赵梅青 《语文天地》2011,(12):23-23
“斗”与“石”是比较有意思的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两字都是多音字,“斗”有三个读音dou、zhu、dou;“石”有两个读音shi、dan。两字义项都比较多,  相似文献   

4.
梁素阁 《河南教育》2010,(7):106-106
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体育教师要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在“勤”字上下工夫,只有“勤”字当头,其教育教学工作才会得心应手。素质教育之花才会处处开放。  相似文献   

5.
在教苏轼《赤壁赋》(前)时,“曾”字的读音引发了学生的争议,即“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曾”字的读音,有学生认为应读zeng,有学生认为应读ceng。我们知道,“曾”在该句中是副词,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添字漏字读错字这类小错误层出不穷,屡纠不止,回答问题出现偏差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有的教师“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有的教师亲引‘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还有的教师粗暴地指责,削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无论是简单的指正还是粗暴的指责,都不会呈现给学生美丽的课堂,也不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师:“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曾改过多次,同学们大胆地想想看,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生:作者可能用过“吹”字。生:作者可能用过“到”字。生:作者可能用过“满”字。生:作者可能用过“入”字。师:据传,诗人先用“到”字,又改为“过”字,再改为“入”“满”字,经过十多次修改,最后才决定用“绿”字。大家仔细品味品味,这些字各有什么好处?同学们可以前后桌商量商量。(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相似文献   

8.
王庆欣 《小学语文》2010,(12):25-26
一次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上,有位选手上《触摸春天》一课。板书时,将“盲”写成了“肓”。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发现,老师可能也未注意到。那个“肓”字就那么刺眼地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要离开舞台了,此时主持大会的教师上台,她不露声色地说:  相似文献   

9.
《泊船瓜洲》这首诗,作者王安石因“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几易其字,而传为美谈。教学时,我想试试学生是否能体会到“绿”字用得巧妙。师:在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个字或哪个词用得最巧妙?为什么?生:我认为“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只”用得好。从京口到钟山隔了几座大山,路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无论哪一个时代,“教死书”的教师没几个学生会喜欢,而课堂灵动,给学生高度自主性的教师往往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青睐。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进,创设人性化的课堂已是大势所趋,教师们应该静心研读原汁原味的课改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11.
提及孔子思想,人们习惯用“仁”字统摄,具体到其教育思想,亦复如是。固然,若笼统论其教育思想(尤其涉及到的“师德”思想),用“仁”字概括未尝不可。然若仅仅停留在“仁”之层面,则势必因弥盖其生动鲜活的“德性生活”而遮其精义,亦与后世无补,故当深究细研。今笔者乃采用分解法,层层透析,去挖掘孔子教育生涯中所彰显的“师德”思想,以资于今。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师在教学《泊船瓜洲》(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诗时针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让学生展开讨论:“绿”好在哪?可讨论的结果却不令人满意,就连老师的结论也不外乎是些生动呀、形象呀等空洞概念。“绿”确为精警之作。相传王安石数易始成,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字,终不如意,最后才选用了“绿”。那么“绿”究竟好哪呢?首先,运用“绿”体现了动态效果。“到”、“过”、“入”、“满”等字只从风的流动着想,抽象而缺乏生动,为了突出个性,作者进行了思维移位,以形容性词语“绿”代替普通动词,从…  相似文献   

13.
赏析语言应从实词、虚词两项着手,然而,人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实词上,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揣摩上,王安石一句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让人拍案叫绝,可惜忽略了其中的虚词。其实,王诗中的“又”字就大有值得玩味之处,诗人的惊喜之情,江南岸变化之状等,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不能没有美育。语文教材是美的矿藏,其中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古诗是这矿藏中的瑰宝。教师如能正确引导学生从品析词句入手,全方位地挖掘美、感受美,那么学生在感受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内容美的同时,心灵就会受到震撼。  一、抠字眼,体会文字美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教师应注重从文字入手,培养学生审视古诗中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进而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如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不用“吹”,不用“…  相似文献   

15.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据有关资料记载,作者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最初作“到”,后改作“过”,又改作“入”,再改作“满”,最后才选定“绿”字。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尔。此意学人  相似文献   

16.
1.阅谈下面一,店诗,然后回菩问厄。晚.江睛奋友人韩琼晚日低绮健,晴山远画渭。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l)这首诗中的“青”字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说“青”字的妙处。(2)这首诗末句不说“正是望乡时”,偏说“不是望乡时”,你如何  相似文献   

17.
历代论诗,讲到“诗眼”、“炼字”,几乎都要例举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为句中的“绿”字用得极好,堪称妙绝。宋人洪迈在他的《容斋续笔》卷八中说:此句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今人周振甫在他的《诗词例论》专著中也引用了洪迈的评说,且称道不已,说“又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能“唤起我们的联想”。一般语文教师也认为句中的“绿”字是王安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可见炼字之苦。王安石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而推敲琢磨,几次更改而最终着一“绿”字,名传千古。凡大家都十分注重炼字,阅读欣赏作品时,要深入地去品味,只有在比较中方能品出真味来。陶渊明的《饮酒》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着一“见”字则托出淡泊闲逸的情致,达到融我于物,物我两忘的境界,用诗评家王国维的观点看是“无  相似文献   

19.
方生俊 《学语文》2008,(2):29-29
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决定了再高明的翻译也很难恰当地表达原作者的金声玉韵、兰心惠质。这是因为诗歌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灵珑、不可凑泊”的妙处。它具有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和韵外之致的艺术境界,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触发灵感的产物,有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相似文献   

20.
《绿》文中“了”字的妙用江苏沛县教育局教研室赵后乐朱自清先生的《绿》全文共41句,1000多字,仅用“了”字煞尾的就有18句,但读之不觉累赘、俗气。在朱先生笔下,“了”字或联情,或缀景,或叶韵,使文章更加脍炙人口。一、联情朱先生曾两次游仙岩。一次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