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  相似文献   

2.
“教课文”“教语文”已成为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热词。的确,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老师着眼点是理解课文情节和内容,对课文逐段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并由课文内容一味生发开去,进行漫无边际的情感发挥,学生获得语言知识不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甚少。像这样的教学,我们说它只是在教课文,没有教语文。就如何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笔者不揣浅陋,谈几点拙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以来的语文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是“非语文”与“泛语文”的现象。究其原因,从理念方面说,是语文教师的人文意识过强,语文意识过弱;从课堂操作上看,是语文教学一直难以走出“教课文”的弊端,而进入“教语文”的境界。那么,“教课文”与“教语文”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本文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设计及其教学中有关情况的评析,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4.
孟其银 《现代语文》2009,(11):62-63
"教课文"与"教语文"差不多,平时我们老师所说的"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语文书",也就是"教课文",能把课文教好,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语文老师了。但"教课文"与用课文"教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语文书“教课文”,其实就是传统的“教书匠”;  相似文献   

5.
肖莉萍 《天津教育》2024,(9):173-176
<正>吴忠豪教授针对一线语文教学问题大声疾呼“由教课文转向教语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教课文”问题,项目团队从“学习任务单”设计入手,经过十四年的探索,在解读课文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匹配的教学方法,构建了基于“慧学单”的小学语文“三维六方”魔方整体教学新模型,实现了由“教教材”向“教语文”、由“教师教”为主向“学生学”为主的根本转变。成果在赣州市南康区十余所学校协同实践,效果显著,在江西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多家省市级媒体对相关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6.
石建 《今日教育》2014,(2):50-50
由于缺乏课程意识,传统课堂教学中课文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语文教学只是教书——教一篇篇课文,变成了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语文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课文”转变到“教课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语文课“就教材教教材”的现象.有专家学者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对“教教材”进行剖析,提出了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身。倡导“用教材教”,语文课要教语文学科本体性内容。  相似文献   

8.
“教课文”向“教语文”转换的学理与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课文”是否向“教语文”转换成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焦点与检验改革是否有效的试金石。经研究发现,其最起码涉及这样几方面转换的学理:语文学科的属性,阅读能力的范畴,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性”的特性。可采取三项策略:教材内容向课程内容转换,教学流程向学习语文转换.语文实践向课程行为转换。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学)什么”和“怎么教(学)”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们便在思考:有没有这样一个体系或标准能给一线语文老师们一些指导和明示,实现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为此,我们通过一年半的研究和实践。实施了小学语文“单元工具性目标体系”的改革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要教阅读、教语文,而不能只是教课文。 何为教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只教课文内容,研究课文写了什么。何为教阅读、教语文?就是老师备课时就要思考这篇课文提供了哪些语文材料,写法有何特点,语言表达有何独特之处,我将采用怎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文本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报刊杂志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常能看到、听到诸如“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这样的字眼或声音。静心沉思和细细揣摩,就会发现此番说法经不起推敲,未能真正触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内涵,以及语文课堂的本真状态。实际上,从“教语文”到“学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学语文”的课堂应呈现这样的基本状态:实践是自主的,思想是自觉的,表现是自律的,交流是自信的,运用是自如的,生长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12.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我探索的模式是“自主化、生活化”,提倡“先学后教,先写后教”,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理念,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自主化系列(语文课)由“自学——点拔运用——积累”环节组成,生活化系列(作文课)由“自写——自评——修改”环节组成。这两个系列,需巧妙地做到读写结合,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郭珲峰 《新教师》2023,(9):30-32
语文课堂从研读教材开始,就必须把“语用”放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瞄准“语用”这个靶心,抓好课文这个“例子”,通过细读教材文本、大胆整合取舍内容、积累运用语言等,实现语文课堂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任务理解为只是“教课本”,从第一篇课文教到最后一篇课文就算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教每一篇课文,往往也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练习一、练习二……然后又教下一篇课文。上课照本宣科,教学依照一个固定的套路,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这样的语文教学只能导致“少慢差费”。如此效果,症结何在?除了教师缺乏经验、知识功底欠缺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语文即教课本”的观念在作怪。观念决定行动。有落后的教学观念,必然有落后…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是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的关键,更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而要想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语文实践的平台、机会和有效的资源。基于此,多文本阅读相对于传统阅读的优势就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基础,对于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对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是最受重视的一门科目。教学语文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懂得课文的意思,而是通过教课文让学生学会语文。本文介绍了利用课文教语文的方法,以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阅读教学应该教的是“课程内容”,而不是“课文内容”。以上的观点已逐渐成为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实现“教语文”却是那么的不容易。下面,笔者从三次教《钓鱼的启示》(人教版五上)谈谈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艰难的心路历程。一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上世纪九十年代,语文教学就是一问一答地以串讲串问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教师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抄在黑板上,学生抄下来读读背背以应付考试。效仿老教师们的做法,笔者当时在公开课上教《钓鱼的启示》的目标和流程如下: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学习,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  相似文献   

18.
许多年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为读而读”。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教阅读。可是一篇课文嚼来嚼去,嚼得连自己都反胃。其实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主要看写作水平。朱光潜先生说,在读写上,不存在“眼高手低”。如果“手低”,“眼”一定不会“高”到哪里去。只有“手高”,才有真正的“眼高”。写作能力是语文的核心能力。因此,教语文,本质上就是教写作,所有语文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谁都知道,语文教学需要语文味儿,语文课堂要教“语文”。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却在教“课文”。在他们的意识中,课文就是语文。其实,“课文”与“语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课文也就是教材中二十几篇而已,而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则更为丰富,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文到生活,从阅读到文化等。凡是用语言概括的,用文字书写的,简而言之,都是语文。其实,编者也试图让教材立体化、课文语文化。然而,大多一线教师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毕竟受知识、地域以及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围绕课文而教,结果自然把语文越教越窄,导致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对一线教师来说,要让教课文真正成为教成语文,最重要的是方向、思路。简单地说,就是三方面的拓展:拓展生活、拓展文化、拓展阅读,从而丰富课文的内涵,拓宽课文的外延,从而让课文与语文对接,实现教材语文化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组课文是以“走近伟人”为主题编排的:一是五年级上册的“走近毛泽东”,二是六年级上册的“初识鲁迅”。编者选编这两组课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伟人的风采.感受伟人的情怀。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见课文,不见伟人”,往往选择“教课文”,而不是“教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