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裕海 《小学语文》2010,(11):62-64
有幸成为了“2009-2010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全国语文组的一名交流老师,能够与香港的学校、香港的教师、香港的课堂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在协作学校和香港老师集体备课,成为我的重要工作。在和香港老师一起备课的过程中,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教学经验不断碰撞,实现了智慧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读写结合,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香港教师是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读写结合”的呢?作为“2009~2010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与协作计划”的一名交流教师,我有幸能与香港的教师、香港的教学“面对面”。  相似文献   

3.
我有幸参与了“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与香港教师们一道,在读写结合方面,进行了不无裨益的交流协作。也许,香港教师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笔者有幸参加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联合开展的“2010—2011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活动,得以直面香港语文教学。与香港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备课的经历弥足珍贵,两地不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文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5.
笔者有幸参加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统筹局联合开展的“2010—2011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得以走近香港的语文教学。香港小学课程表里的“默书课”引起了我几分好奇。  相似文献   

6.
胡兰 《福建教育》2010,(6):26-27
不经意间,“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协作计划”的工作已进入尾声。在整理、总结交流协作经验的过程中,听着越来越近的离别脚步声,回顾与香港教育局学前支援组同事合作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品味交流协作的幼儿园园长、老师们发自肺腑的交流感言,心中涌动的满是感动、欣慰与不舍,感动的是学前支援组对学前教育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有幸被教育部选为“2009~2010学年第五届赴港担任教学指导教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2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赴香港驻校工作一年。我希望,本次内地与香港教师的交流与协作活动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教学专长,与香港地区的幼儿教师近距离交流与互动,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深入了解香港地区的学前教育,吸纳可借鉴的新理念和经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孔:四位作为“香港与内地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的成员,和香港的教育,特别是中文科的教学,有着零距离的接触。首先请你们谈一谈,和内地语文学科相比,香港的中文科教学给你们印象最深的不同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读写结合,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香港教师是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读写结合“的呢?作为“2009~2010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与协作计划“的一名交流教师,我有幸能与香港的教师、香港的教学“面对面“。  相似文献   

10.
趁着国家教育部与香港教育局合作"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我在2008年认识了陈曦老师。在来自全国的优秀教师团队中,陈曦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个。与她相处,我时时感到幸福。我至今还记得她写在《交流人员感言》中的一番话:来来往往交流分享合作我们心手相牵庆幸前生播种的福田恰巧这也是陈老师给人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卢莹 《小学语文》2012,(5):58-61
2010年4月30日,香港一个教区教师专业发展日聚焦“听说教学”主题,协同香港、浙江宁波、广东佛山600名中文教师共同举办远程视频现场教学研讨活动。香港的董庚老师在活动中执教《听不懂的话》,着力从“非语言沟通”角度开发口语交际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因应不同情境,运用不同的沟通方法提升交际效果,给两地教师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技术》2011,(3):13-13
2010年11月13日香港教育访问团一行50多名师生在广东佛山南海教育信息中心与辖区10多所中小学校代表举行了“视像中国”网络远程教育研讨会,就如何’开展教学教研交流、网络远程拓展课程建设、网络远程辩论赛等问题举行了深入的研讨,达成了很多合作意项。研讨会上两地老师还分享了远程教学活动的心得,会后到姊妹学校实地参观交流,进一步使南海、香港教育合作向深层推进。  相似文献   

13.
为借鉴香港职业教育经验,增强内地与香港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常州市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由常州市高教处统一组织,赴香港职业训练局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培训,体验了情境式学习,参与了“教与学”反思讨论,感受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师生沟通技巧和在线学习的乐趣,本人对香港职业教育的特色有了一定了解,并以此对借鉴,对内地职教改革创新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一、香港职业教育的特色(一)教学设施1.教学工作坊。指教学形式突破传统,学员与老师一起,在教师的诱导下分析问题,得出答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学员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南宁全国第四届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笔者有幸欣赏到香港教师黄锦燕教学六年级语文《漫谈沟通》。据黄老师说,她从接到上展示课通知到今天站在这里,只有一周的时间,没有做更多的准备,基本上是按平常在香港教学的方式上的。黄老师的整节课从理念到过程到策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听者真切地感受到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她的课宛如春风化雨,让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教师只有将“以学生为本”化作自己的灵魂,把真诚地尊重学生,和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视为天职,才能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指导者、引导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推出.中国教育掀起了新一轮的课改热潮。2007年1月4—5日,广州市历史教研室与香港教育学院教育领导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穗港历史“一课两讲”交流活动。这种富有创意又别出心裁的交流活动把双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差异呈现在老师们的面前。尤其是香港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许多内地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热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6.
陈曦 《小学语文教学》2012,(24):31-32,3
《桂林山水》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内地和香港教材均选用。但由于两地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学习重点、教学教法也有明显差异。笔者参加"香港与内地教师交流协作计划"期间,有幸聆听了香港圣公会诸圣小学岑老师执教的《桂林山水》,深有感触。现以该课为例,再现其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以图在比较中思考,在实践中反思,在借鉴中创新。  相似文献   

17.
赵娟 《湖南教育》2010,(1):57-58
2008年8月,我有幸参与了国家教育部与香港政府联合实施的“内地与香港教师协作交流计划”,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洪大文 《小学语文》2012,(1):121-123
2010-2011学年,我有幸被教育部港澳台办选拔赴香港担任教学指导工作。香港一年,我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香港老师一起观课、评课、备课、上交流课,对香港小学的中文教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以之观照我们内地的语文教学,对以下三点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9.
栾树权 《今日教育》2013,(12):50-51
笔者有幸参与了在香港举办的“小学校长及教育领导研修班”。在此期间。我们倾听了十余场理论讲座,内容涉及“香港教育政策及制度”“融合教育政策与发展”“创意教学的特色与推行”“香港教育质素保证及校本问责机制”“教学文化”“教师专业发展”“德育与公民教育”“校本管理下的道德领导”“与家庭及小区协作的领导”“香港课程与评估改革”等;  相似文献   

20.
傅伟雄 《广西教育》2013,(28):46-47,54
2010年至2012年,笔者到香港参加第七届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助计划。在此期间,笔者多次观摩香港学校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估活动。有一次,笔者在一所小学观摩学生“说话”项目的模拟测评。只见学生以三人为一小组,每小组两位考官。小组依次进场,三位学生依序坐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