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活动。化学知识的获取,往往起始于生动、直观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观察主要包括:观察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观察化学实验操作,观察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观察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重复观察、对比观察、背景观察等。教学中,可通过明确观察目的、拟定观察计划、掌握观察方法、边观察边思考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堂观察是新手教师进行自我培训的有效途径。新手教师在进行自我培训时要思考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为何观察这些问题,运用团体观察与个体观察相结合、主题观察与跟踪观察相结合、课堂观察与自我观察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课堂观察能力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一。主体间性观察、边际性观察、聚焦式观察、解放式观察、发展式观察,是课堂观察走向理性、走向专业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课堂观察能力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一。主体间性观察、边际性观察、聚焦式观察、解放式观察、发展式观察,是课堂观察走向理性、走向专业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且有思维参与的知觉过程,观察能力是从事任何一项事业的必备能力。一个人若能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就会随时发现问题,得到很多收获。一、教给学生科学观察的方法在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传授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化被动观察为主动观察,由盲目观察变为有目的、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的实效。小学科学教学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全面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归纳观察法等。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非常重要。作者认为从提供观察条件、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方法、观察和思考结合五个方面来培养。  相似文献   

7.
赵杨周  许倩 《教师》2013,(23):88-88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积累知识的基本方法,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观察能力的价值及培养观察意识、观察兴趣、观察态度、观察方法、观察品质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吕萍  顾裔红 《福建教育》2023,(12):37-40
观察与记录幼儿学习行为是理解幼儿和优化教育行为的支点。在幼儿学习行为观察与记录方面,主要存在观察目的不强、观察重点不明确、对观察方法和工具不熟悉等问题。典型行为描述是对幼儿进行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常见方法之一,能够提供丰富且复杂的行为观察记录材料,便于教师查阅和形成对幼儿行为的理解。幼儿典型行为描述的观察要点包括观察重点、观察环境、观察记录、观察结果与结论、评价与建议。本文结合实例介绍和分析典型行为描述法,为教师观察幼儿行为观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观察是学生习作的前提,观察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生习作的优劣。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从激发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注重观察的条理性、重视观察的具体性、观察时进行合理的想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教学中应从整体的观察、比较的观察、立体的观察、理解的观察、艺术的观察等五个方面来指导学生正确地观察,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诊断 (一)课堂观察的步骤与基本要求 课堂观察是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观察者只有清楚观察的目的,才能收集到更确切有效的资料,才能确保观察的有效性。课堂观察前,首先要明确本次课堂观察的目的和任务目标,其次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然后确立恰当的观察视角和观察工具,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课堂观察常用的主要工具有定量观察量表、定性观察分析提纲、摄像机等。  相似文献   

12.
一、观察指导法学生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者除了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外,还应指导学生多接触动植物和大自然,多留心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在观察时,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步骤和方法。明确观察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观察的步骤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观察的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它有…  相似文献   

13.
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广大教研人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课堂观察中存在观察目的不清晰、观察者能力缺失、观察流程不规范、观察工具运用不恰当等问题,只有选用合理的课堂观察工具,灵活掌握并综合运用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的课堂观察方法,才有助于形成有效的课堂观察,达到课堂观察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一、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具有条理性,应按照一定的顺序系统地去观察对象。我在教学中是按如下步骤操作的:首先应选准目标即被观察的对象。其次,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仔细观察被观察对象的反应。若被观察的是测量仪器,则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对象的特征、标志、各部分的特点及作用。以天平为例说明观察方法。首先,观察其整体结构由底座、横梁、…  相似文献   

15.
<正>观察能力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需要培养的一项特殊的能力,是化学学科特点对初中学生的要求。通过对学生化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实现化学教育的目标。一、初中学生化学观察能力的结构初中学生化学观察能力的结构一般是以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以及观察的品质三个方面为基础,从而实现对化学的全面观察。通常,学生观察的内容包含化学理论、化学实验、化学模型以及化学符号等;观察的方法主要包含对化学物质的全面观察、重点观察、顺序观  相似文献   

16.
<正>一、解决"无米"问题1.以生活为源泉,指导学生观察生活。首先,学会跟踪观察。对周围的某个事物或身边的某个人物,进行连续的、多次的、反复的观察(这种观察,一般不是一次两次能够完成),从而获取真切、详实的习作材料。这是学会观察,养成观察习惯的起步阶段。其次,学会定向观察。对周围诸多事物或人物,进行有选择、有方向、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得真实、具体的习作素材。这是"跟踪观察"之后,学会观察,养成习惯的提高阶段。再次,学会随机观察。在自己广阔的生活空间,时时处处留心观察,随时随地发现、捕捉生活中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观察,全面认识和了解事物。  相似文献   

17.
观察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品质,即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以及观察的条理性。低年级教材中有很多插图,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及时提示,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培养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敏锐性、条理性。  相似文献   

18.
1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为了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1明确看什么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条件、观察的步骤,以便对观察起主导作用。1.2明确怎么看指导学生观察,应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实验过程的关键问题。如观察刻度尺应抓住三点:  相似文献   

19.
化学实验中学生要对产生的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他们懂得观察什么,怎样观察,选择什么样的观察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仔细、敏捷、全面、系统地观察分析能力,提高观察质量,向观察的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科的观察能力是指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学生是否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是否具有认真的观察习惯、有效的观察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学生具备敏锐、精细的观察力是学好生物学知识必备的良好素质,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保证。一、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有效的观察是以明确的目的、任务为前提的,观察的效果决定于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明确到何种程度。明确了观察目的和任务,学生就可以对观察对象有一个宏观把握,做到有的放失,更好地完成观察任务。所以,学生在观察之前,教师应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