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话道出了古人作文的严肃态度和艰辛。学生作文与古人作文,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从中却也能受到一点启迪:必须让他们严肃对待作文,真正达到“得失寸心知”。 学生作文中的“常见病”,已是久治不愈,令人头疼,亦无可奈何。为此,我采用“过五关”的做法,倒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效果颇为显著。 作文所谓“过五关”,即是:要过文字关、标点关、语言关、结构关、内容关。一篇较好的作文,不过此五关是  相似文献   

2.
从三年级的看图写话到三年级的命题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道“关”。这一道关过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看图写话,内容现成,不需选材;谋篇布局,有图可循。命题作文,则需独立选材,独立谋篇。如何把好这道“转折关”?刘翠娟老师的办法是:先从“写好一段”开始。她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不要求学生写活动的整个情况,而把指导的重点放在写好一  相似文献   

3.
一、在引导方法上实现创新传统作文指导的步骤是“先导后写”。一般的做法是先说说写作的步骤及方法,再读几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写作。这种模式过于强调“章法”,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新课标下的作文指导应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受拘束的情况下先自由地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又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教师先通过生活再现或实物演示等多种方法创设写作目标,再让学生独立构思,选材组材,落笔成文,然后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4.
“老师,您帮我看看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老师,您看这个词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老师.今天再上一节作文课吧。”……面对每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学生们总是热情极高。这与以往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的现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姜秀琴 《生活教育》2013,(2):109-1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往往能反应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可学生常常是“作文作文.一见头疼,想了半天,一句不成”,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好不容易“挤”出一篇作文来,也经常是内容空洞、人云亦云、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6.
从近年来的中考命题趋势看,作文已咸了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这也就决定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从评卷老师的反应看,选材失误则是学生作文失败的主要原因。选材失误大体上有三类,即套用、编造、陈旧。原因就是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素材积累贫乏,写来写去老是那一套。比如写父母就是“银白的头发,满是皱纹的脸”、“守护病重的我,一守就是一个夜晚”之类:写勤奋、恒心一律是“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可以说,材料不够新颖独特是造成作文平庸、难得高分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上学期作文教学就没按照单元进行,而是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写作训练,结果发现学生写的的确比以前好多了,  相似文献   

7.
一个学生,能写出一篇作文并不难,能写好一篇作文却并不容易。所谓“好”,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新”,所谓“新”,包括题目新、选材新、语言新、立意新等。今天我们只谈选材新。“没啥写,不会写”,当学生作文迈过这个门槛之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把文章写新”。新的不一定是好的,但  相似文献   

8.
王国有 《农村教育》2006,(10):59-59
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深感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一提起作文,学生们大都口里喊“妈——”,然后吐出半条舌头。那意思就是“妈呀,今天怎么交差?”教师在课堂上拼命讲写作的方法、技巧,学生也一篇篇地作,可结果呢?教师不满意,学生越来越讨厌写作文。归结其原因: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学生阅读范围小,欠缺选材方法、语言、感情表达技巧、文体选择技巧。  相似文献   

9.
几天前,应邀到一位同行的朋友家,闲聊之余便翻阅起朋友办公桌上学生的作文本来,突然几行稚嫩的字迹映入我的眼帘,“老师,你叫我们作文要内容充实,选材新颖,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可你从未给我们写一篇范文啊,希望你今后给我们写一篇范文、做个样子……”这是一位初三学生在老师给他作文批语后写上的几  相似文献   

10.
柴兵虎 《师道》2008,(2):37-37
班里一位叫梅梅的学生写了一篇作文——《一夜间的财富》,说的是在下晚自习时看到满天繁星而回忆起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学生兵兵看后感动得快要哭了,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也写了篇作文——《“二年级”文凭的妈妈》,两篇作文流露的真挚情感扑面而来。读后,为学生的真情而感动。  相似文献   

11.
有些学生在作文时,不懂得选材的意义和方法,结果出现诸多弊病:材料一鳞半爪,内容胡乱编造,套作痕迹重,陈旧的题材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作文的质量.因而,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闯过选材关,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至关重要的环节.我的做法是: 一、确定作文中心,闯过选材关。文章的中心是灵魂,中心明确,立意容易深远,写  相似文献   

12.
作文作文,让人头疼!这是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课就挂在嘴边的“校园民谣”。而英语课上的书面表达,等于是用英语写短小的作文,这对于那些连用中文写作文都头疼不已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是“赶鸭子上架”啊!可是,学习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应用语言表达思想,因此,英语书面表达是学生必须闯过的一关!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该如何帮助他们过这一关呢?  相似文献   

13.
以前提起作文,学生害怕老师头疼。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作文”二字,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其中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相似文献   

14.
王运利 《陕西教育》2007,(7):125-125
现在,很多小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不知从何下笔,写什么,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作文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他们选材及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不会一见作文就头疼了。  相似文献   

15.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它往往让老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头疼。而语文课教学成绩的考核,都要看学生的作文写的如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给学生充分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能力,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下面就此问题谈谈个人想法:首先要多读。所谓多读就是指导学生多看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阅读内容可根据课堂内容来选择,比如学习《燕子》那篇…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有一个叫Hill的语文老师给毕业班的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今后的打算”。“当一名大公司的职员。”“做一名科学家!”“希望成为一名医生。”……同学们的打算可谓五花八门。老师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兴致勃勃地批阅着学生的作文。他发现其中的两篇作文与众不同。一篇是学习成绩差而性格开朗的Sue所写;另一篇是患过小儿麻痹症,体质弱的Sandy所写。  相似文献   

18.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作文题目可谓“壶小乾坤大,字少内容多”。将作文题目分析得透彻、准确,对作文来说无疑是初战告捷。但如果审题出现失误,则会一步“看”错,满“篇”皆输。审题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看“三词”,这一点在小学作文中尤显突出。一、什么是“三词”在小学生记叙作文的题目中,一般有一个这样的词,它鲜明地指出了写作对象,让我们知道这篇作文是记人、叙事、描景或状物,这个词我们就叫它“中心词”。如《一个勤劳的人》,其中“人”就是中心词,它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这篇作文是记人的。在作文题目中往往还有一个这样的词,…  相似文献   

19.
正【问题】老师,您觉得怎样做才算是选材好呢?也就是说,选材能力提到多高,您认为这个学生才算基本上过了选材关了呢?您教过那么多优等生,他们选材关过了,作文的主要情况是怎样的呢?干脆,您结合一篇优等文说说好吗?【王老师回答】新接一个班,讲作文选材,当我批评过"胡编乱写"、"千篇一律"等现象后,问"选材应该怎么办"时,许多同学都会说"选新的材料写"。说得不错。你们升到高年级,要闯选材关,得知道选材的原则。理解这几条选材原则并努力去闯关,选材关便在  相似文献   

20.
二、要紧紧围绕中心选材 [存在问题] 高年级学生,中等以上程度的,经过几年的作文训练,能写得内容具体了。一些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不怕累,一写就是一大篇。然而,论质量,仍不算是优等文。缺陷在哪里呢?主要表现是材料一大堆,中心却表达得不明确。 随着学习的深入,练习“用一组内容谋篇”时,围绕中心选材的问题更突出了。什么叫围绕中心选材?为什么要用一组内容谋篇?怎样做才算是突出了中心思想?这些难点,拦住了他们作文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