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阳书院     
《中国教师》2013,(16):2-2
先秦时期,孔孟孺学泽被金乡,人杰地灵的金乡从此濡风长存。两汉时期金乡地区贤达辈出,魏晋南北朝盛行私人讲学。范式、丁恭、仲长统等一大批士人走出金乡,对中国文化、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汉魏两晋南北时期的文化、政治显族山阳王氏、高平郗氏和檀氏,更是代有英才,王导、王羲之、王  相似文献   

2.
“五四”激进派对儒学及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态度称为“激情评判”。在“五四”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因历史的重负和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激进派”对儒学不能不采取“激情”的方式去评判,但又因儒学的博大精深、精华与糟粕的矛盾统一以及“激进派”所运用的新思想,新方法理性因素的渗入,使创作“激情评判”中不参不渗入理性的成分。从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评儒的言论可以得出结论:五四激进派评儒时所批判的并非佰学的全部、儒学的精华,而是“独尊”或“一统”的儒这-儒都;批判的锋瓦并非指向古人,而是指向今人,并非反对儒学的历史价值,而是儒学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背离;并非诘问儒学历史的功过,而是挟击儒学被当时政治社会的利用;并非指向精神超越性的伦理道德,而是指向强制性的伦理道德。“激情评判”对反思传统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创造新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立群 《历史学习》2009,(12):27-27
士族是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特殊阶层。在数百年间,士族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常称魏晋南北朝为士族社会。  相似文献   

4.
中古时期 ,中国的儒学文化包括儒家学说及儒学化了的佛教 ,广泛传播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亚国家 ,深深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成为这些国家封建意识形态的核心。促成了东亚各国封建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空前昌盛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期,玄学勃兴,但传统儒学之深厚根基并未真正动摇,其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之底色,一直曲折地向前延续、发展。魏晋玄学家大都儒玄兼宗,深具儒家素养,并成为魏晋儒学传承之载体。儒学的功能作用实际涉及到两个不同领域,即政治领域和知识分子的士风学风领域。魏晋玄学兴盛背景下的儒学式微,实际只是儒学在后一个领域有嬗变和式微的趋势,而政治却正是魏晋儒学得以传承之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三部分介绍了辽金元时期,统治者崇儒重教,以及对儒家经典图书的出版编译情况。(一)辽统治者在建国初,即诏立孔庙、亲祭孔子、设学养士、翻译刻印了《论语》《五经传疏》等,正式确定了以儒家经典为法定教材。(二)金朝统治者除规定金的国学要尊孔读经,还通过国子监刻印出版了一批儒家经典图书,为金的国家传授儒文化提供了大量教材。(三)元朝统治者进一步认识到尊孔崇儒的重要性,儒家经典图书的出版不仅为统治者治国之用,而且成为元国子学和各级各类儒学、书院的必读教材。作者认为:辽金元教育及其出版业对儒学的吸收和传播,推动和促进了儒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魏晋时期的返儒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末以来儒学渐衰,尚老庄而弃经典、重真情而轻礼法成为士子风习。但是,由于维系、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世族地主权力竞争、标明身分的政治需要,玄学发展中的内部否定及儒玄兼融交流状况使魏晋时期形成明显的返儒倾向,儒家文化传统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延续传承,社会生活和社会精神逐渐趋于有序化、正常化,为以后儒学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禅的东传以及新儒学对日本禅发展兴盛所产生的作用,同时分析了禅对于新儒学在日本传播所起的作用,以及禅儒在相互影响过程中对日本中世文化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认为禅借助新儒学传入日本,而禅又为新儒学在江户时期成为反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门显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是安顺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大量汉族移民的迁入不仅稳定了王朝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统治,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王朝统治的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兴办学校,创办书院等有效手段,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从而大大促进儒学的发展和传播.同时,由于明代户籍退出机制的实施,以及清王朝社会危机的直接影响,客观上刺激了儒学的发展与兴盛.儒学在安顺地区的发展与传播,调整了民族结构的分布,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推动了安顺民俗文化的转变,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状况,学界看法颇为分歧。此一阶段,儒道释三者鼎立,互相斗争又互相交融,处于一种复杂的关系当中。儒学在这一阶段虽处境困难,却没有停息,主要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并发展,并且通过对儒释相关内容的摄取,而最终为宋明理学的辉煌时期得到来奠定了坚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诏书是统治者发出的命令,是统治者进行施政的重要工具,具有权威性,并且具有教化功能。汉武帝时期,诏书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呈现出儒化、经学化的特点。基于此,围绕汉武帝诏书中所引的《易》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丰富武帝时期的政治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频繁更迭、战乱频发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工作的开展能够揭示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征,加深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由韦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魏晋南北朝考古》一书,是一部系统的魏晋南北朝考古论著,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不了解二程洛学产生的文化学背景 ,就不可能认识和理解程朱理学崛起的文化原因、学术特征和学术成就。唐宋之际复兴儒学、疑经风气、三教归一以及宋代初年的社会政治文化需要和士子们浓厚的论儒谈禅之风构成了二程洛学产生文化学背景。这种文化学背景与二程个人经历、知识结构、主观立场等个性特点的直接结合就孕育了洛学“儒学内容佛学形式”的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自汉武帝建郡算起,敦煌这块热土孕育和造就了众多的杰出人物,为灿烂辉煌的敦煌历史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的敦煌地区文风昌盛,教育繁荣,人才济济,名师辈出,先后涌现出宋纤、阚骃、郭瑀、宋繇、刘昞、索敞等著名儒学大师,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的当数五凉时期的刘昞。刘昞,字延明,敦煌人,约生于公元370年,卒于440年,五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幼年时,在儒学上颇有造诣的父亲刘宝对他进行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治大分裂的时期。与政治上的分裂相比,各地区之间的图书交流一直在进行。各地区图书的流通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各地区的文化认同,进而为政治上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这对当今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儒学至少从取得独尊地位而成为官方哲学始,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哲学和思想文化中就有了明显传播和影响。云南纳西族的阴阳观念渗透着《周易》阴阳观念的文化基因,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白族僧侣被称为"儒释"或"释儒"。阳明学对贵州少数民族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在壮、黎、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岭南,儒学的传播影响和发展,更有广泛深刻而长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之际,承汉末经学虚伪矫饰端绪,文化思想领域“儒学独尊”一统天下格局崩坏,魏晋风流,士风激荡,士大夫们开始了文化精神的重构。处于儒学式微、老庄方滋文化氛围下的曹魏西晋士大夫,由于深受儒风濡染,更由于文化传统的巨大惯性,儒学观念已固化为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故而,其时文化精神的重构不免陷于儒道双栖的两难之境,体现出傍徨不定的矛盾性。永嘉乱后,南北对峙,文化分途。北朝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儒学趋盛,东  相似文献   

18.
儒学的发展经历了"原儒"、"真儒"、"后儒"、"今儒"四个阶段。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后,从伦理的角度为皇权统治的正当性提供了支撑性的文化理念,也是谏诤良臣规范君权的道德支点,更是维护既得利益的文化工具。儒学曾被当作改革的理论依据,但历史上借儒学进行的改革都没有成功。另外,儒学还是革命造反的文化资源。儒学的多重文化功能,增加了其在传统文明中的文化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让位于玄、佛、道,退居次位,而一直在民间流传的道教流向社会上层,成为官方的正统宗教。表面上看儒学丧失“独尊”地位,实际上,道教之所以能够得以登上政治舞台,是借助引儒入道的方式进行改革才得以实现的。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儒学在神仙思想、戒规戒律、道教改革和道士心态等方面影响着道教,而其原因主要在于原始道教发展出现危机、道教信徒构成的转变以及夷夏之争的促使。  相似文献   

20.
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从传人日本之后,对日本社会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儒学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和影响着日本文化形成的全过程。纵观不同时期的日本文学作品,从中不难发现诸多儒学元素。日本文学在两千年的积淀与洗砺之中,融合各家之长,推陈出新,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风格。儒学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影响大致可以从宇宙观、政治观以及价值伦理观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另外,20世纪的前30年,部分学者的儒学批判现象较为普遍,是比较罕见的排斥中国文化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