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宫廷乐舞一度发展到历史上最繁盛的阶段,本文主要阐述其文化价值,拟从以下四点展开阐述:促进了唐代乐舞的艺术水平;加速了舞蹈、音乐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促进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加强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诗、乐、舞的交融缔造了中国诗歌这朵奇葩。无论是《诗经》还是《九歌》,无论是《乐府诗集》还是唐诗,无一不打上了乐舞诗的烙印。乐舞诗的发展渐渐走出祭祀的束缚,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因之,娱乐性得以更多的彰显。  相似文献   

3.
唐代乐舞诗是唐代高度发展的诗歌艺术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产生了一批描写舞蹈的名篇佳作,这些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蔚成乐舞诗坛百花争艳的奇观;二、运用恰当的动词、生动的比喻和动静相生等手法,艺术地再现舞蹈的动态美;三、使用多种修辞格和景物描写,创造审美意境,将舞蹈形象转化为诗的美学形象。  相似文献   

4.
雅乐是历朝历代宫廷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西周雅乐是中国宫廷音乐中最早形成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音乐文化,在当时雅乐的出现无疑是一个进步,对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由于宫廷也有能力和条件运用当时最先进的音乐物质技术研究发展音乐,这样就使宫廷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具有了很深的艺术成就。而历史上的乐舞与民间音乐也正是在西周雅乐中才得以汇合,雅乐本身就蕴含有像十五国风这样的积极而具有生命力的成分。本文通过对西周雅乐制度的辨析来说明西周雅乐所具有的宗法性、开放性、教化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唐代西域乐舞诗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时,以西域乐舞为主体的“胡乐”在中原风靡一时。领导时代新潮流的唐代诗人敏锐地捕捉住了西域乐舞多姿多彩的民族风貌、异域情调,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呈现出了具有浓郁西域文化气息的具态的西域乐舞,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精彩绝伦的西域乐舞诗既体现出了唐人审美趣味的多元化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唐诗刚健开放、自由爽朗的气质,从而成为独具情韵的诗苑奇葩。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宫廷乐舞是中国古代宫廷的文化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意识形态输出和传播的工具之一。对于中国古代宫廷乐舞的衰亡,首先就中国古代宫廷乐舞作中国古代为宫廷的产物来说,由于中国古代宫廷的灭亡,宫廷乐舞作为它的文化载体自然也就没有了栖息之所。其次,中国古代宫廷乐舞,未能在封建王朝灭亡前夕脱离宫廷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传承下来。宫廷乐舞的衰落不仅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它的背后更是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梁朝乐舞诗主要不是展示歌舞技艺而为了描写歌姬舞女。它重色轻艺,多是对舞女的描摹,表现了感官化的倾向;又重色轻情,注重对身体的凝视,较少观赏者与表演者之间的感情交流。表现手法上,多用白描,少比喻和烘托。这些特点在与唐朝乐舞诗的比较中尤其明显。它为唐代乐舞诗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杜甫乐舞诗对白居易影响很深,白居易乐舞诗在学习杜诗时也体现出不同之处。他们都描摹乐舞、反映现实;感时伤世、寄寓感慨;即事名篇、自创新题。杜甫崇雅鄙俗,用粗笔勾勒乐舞,其乐舞诗中充满悲情。白居易用工笔细描宫廷乐舞与俗乐俗舞,崇雅兼爱俗,诗中感情以乐为主。  相似文献   

9.
唐代帝王的宴饮活动在帝王活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频繁的宴饮活动促进唐代乐舞曲目的增加和表演形式的变化。同时,随着宴饮活动地点的变化,宴饮诗的内容逐渐转向对自然风光的描述,诗词变化反映出宫体诗向七律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李白以浪漫的、大气磅礴的诗歌闻名天下,但对于他的乐舞批评理论与观念,人们却知之甚少。李白的乐舞批评观念与他的人生观念、诗歌创作观念是一致的。这个观念就是:“万事贵天生”、“万籁各自鸣”。他推崇的乐舞是具有老庄气质的“天乐”。他认为:“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自明朝建立以后,汉族统治者重掌政权。当时的明朝正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的晚期阶段,同时也是国家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期间,统治者大力推行恢复汉制及复兴儒学的政策。虽然被破坏的汉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社会经济也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仍未能改变封建制度日益衰败的命运。在思想文化上,统治者极力推崇儒家思想中的程朱理学,对大量的以汉文化为基础的雅乐进行恢复、重建工作,希望以雅乐来维护封建政治统治秩序。宫廷乐舞被扶持的同时民间杂剧、戏曲却被严厉打压。虽然严苛的思想禁锢与制度的束缚并没有阻挡其发展以及对宫廷乐舞的影响,但残酷的销毁、限制手段依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戏剧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纳兰性德以词著称文坛,其诗歌向来不被重视。但是作为康熙一等御前侍卫的纳兰性德,宫内宫外常伴君侧,他特殊的政治地位和际遇决定了他诗歌内容和风格的特殊性。本文将对他的宫廷侍卫诗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雅乐作为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代表着统治阶级的音乐思想,"和"文化正是这一音乐形态的核心内容。"容胡俗之声于大雅之中",雅乐在唐代宫廷礼乐中比重较大,但主流音乐绝不是雅乐所能担当的,导致这一现象与当时的人文思想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馆驿诗属于行旅诗的一种 ,在唐代达到了高度繁荣 ,这类诗歌以羁旅行役为中心母题 ,全面、生动地记录了唐文人的行旅生活 ,表现了他们放荡、洒脱、执着的漂泊精神与游子品性  相似文献   

15.
闫盼盼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5):64-65,68
唐朝是一个流光溢彩的时代,乐舞尤为辉煌。雄厚的国力成为宫廷乐舞繁荣的强有力支撑;相较宫廷乐舞这股庞大的洪流而言,民间乐舞如潺潺细流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借助全唐诗指出,乐舞作为一种资本,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并成为部分人谋生的手段,而这正是唐代乐舞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燕 《甘肃教育》2008,(7):39-40
自周代始,我国就已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负责君王的饮食,随着历史的发展,皇帝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宫廷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颪,专门负责宫廷饮食的机构和官制也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馆驿诗属于行旅诗的一种,在唐代达到了高度繁荣,这类诗歌以羁旅行役为中心母题,全面、生动地记录了唐人的行旅生活,表现了他们放荡、洒脱、执着的漂泊精神与游子品性。  相似文献   

18.
赵盛国 《考试周刊》2011,(84):22-23
作为贞观年间最重要的诗歌类别——宫廷唱和诗,历代以来评论褒贬不一,但多集中于对其文学价值的否定与文学史功绩的肯定两类片段式的评判上,鲜有将宫廷唱和诗结合政治经济背景与各类社会文化因素起来研究其发展脉络。本文试图通过对贞观年间宫廷唱和诗进行全方位剖析时解读出演进过程中暗藏的"对立诗论"实践的线索,以理清脉络,从而加深对贞观年间宫廷唱和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歌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唐代的"送别诗"继承并发展了前代的诗风,而又独具自己本时代的特点.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20.
多方向、多民族、多层次的文化交流融合使汉代乐舞不同于周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乐舞的审美特征,呈现出以"荆歌楚舞"为表现形式,其中一个主要的审美特征,那就是以现实化、世俗化、感性化的审美基调表现一种阳刚、矫健、豪迈而张扬的雄壮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