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迷魂嶂,地处秦巴余脉。山崖陡峭,云雾缭绕。进山是40里的泥泞坎坷,出山是两个多小时的步行。这里稀稀疏疏的散居着九个组1100余口人,分布于十岭九沟。在这条沟的沟垴上,坐落着一个全镇最远、但管辖面却最大的教学点——鲜鱼寺村枣树垭教学点,教学点的“主人”叫董祥国。1978年,高中毕业的董祥国回到了家乡。在父老乡亲们的眼里,董祥国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董祥国也  相似文献   

2.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下面以如何讲好数列极限的概念为例,探讨一下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问题.1.课前:既要认真分析教材,又要具体分析学生数列极限概念是高中阶段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1“无限概念”的理解;学生在以前的生活和学习中,没有注意过无限的数学模型,更没有无限变化过程的实践.可是在数列{a_n}的极限是A的定义中,恰巧有两个“无限”,一个是“自然数n无限增大”,另一个是“a_n无限的趋近于A”.而这两个“无限”又是数列极限定义的核心.学生对无限没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是极限难学的原因之一.以前学生接受的是有限的过程,而人们为了认识某些客观事物的本质,必须把它们放在无限的过程之中,才能完成这个认识.这就需要老师的诱导达到思维上的一个飞跃.1.2 学会和理解用数学语言描述无限:无限不能脱离有限而存在,没有有限也就没有无限.定性地“描述”a_n无限趋近于A,必须借助于“任意小的ε>0,总有|a_n-A|<ε”的数学语言.这样的数学描述,将数列极限定义的“两个无限”的表述的准确、清晰.学生不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列极限的“两个无限过程”是极限难学的原因之二.鉴于上述原因,在备课时必须把握重点,除着重分析好这两个无限的过程外,还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数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中,有关光的衍射及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最重要实验。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只能做两个传统的学生实验:一个是“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另一个是在光具座上的遮光筒里“观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只能作为学生实验,实验现象只能由学生本人观察到,不能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师解说介绍用。虽然在近年来出版的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也介绍了诸如“泊松亮斑”之类的一些自制教具,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大部分不能做为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用。  相似文献   

5.
一、用学具,促进数学概念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让学生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一年级学生学习“__比__多__、__比__少__”这节课时,先让学生摆一摆苹果和梨子,比一比,谁多谁少,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感受到两个不同数量相比较有同样多的部分和相差的部分(多的部分或少的部分)。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用学具先拿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去分一分,看每份有几个苹果。还可以让学生把6个  相似文献   

6.
提起古诗教学,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感受:这短短的几十个字,教起来可不那么容易。就是平时的一些公开课上,也极少有老师选上有关古诗词教学的课。也许,是我们大家不够重视,觉得一首古诗词就这么几十个字,信息量太少,不屑一教;也许,古诗词真的很难教,这样的课堂太难“出彩”了,大家都不想吃力不讨好。于是乎,在古诗词教学上,大家几乎都怀...  相似文献   

7.
雷北大队的领导成员在做“农业学大家”的带头人时,有一条重要经验,叫做“凭觉悟去管!”白天同社员一起苦战,晚上学习、开会到深夜才得休息。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便又投入了第二天的战斗。虽然腰酸腿疼,但他们有“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为革命做到忘我地工作,这就是“凭觉悟去管!”苦干一天可以,十天也行,能不能三百六十天苦干,几年、几十年苦干,一辈子苦干?他(她)们的口号是:“打三千六百个早起,熬三千六百个夜晚,奋斗十年,改变雷北面貌!”他(她)们认为:身上没土,头上没汗,腿上没泥,手上没茧,就不是好干部!这就要“凭觉悟去管!”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美国数学家波利亚说:“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在求解任何问题的过程中,也都会有点滴的发现。”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从国情出发提出:“数学教育应该以解题为中心”。“解题教学正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好手段”。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数学教材在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的前提下,与统编教材相比,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更注重学生数学思  相似文献   

9.
朱国来 《阅读》2011,(3):18-19
《苹果里的五角星》讲的是发生在美国人迪·恩·帕金斯身上的真实故事。文中的“小男孩”就是他的儿子,孩子用那神奇的“刀法”为我们雕刻出了精美的“五角星”图案。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听完下面的故事,或许你就更明白了。  相似文献   

10.
草包与饭桶     
从前,山东乡下有个土财主,一心巴结官府,常搜罗一些土特产去打点州县长官。一年中秋节,土财主挑选了上等的梨、苹果,装了整整四个草包,又买了好多点心,亲自乘船前往县衙送礼。县官是进士出身,对土财主一向瞧不起。听土财主禀明来意后,县官有些漫不经心地问:“船在哪里?”“船在…河里。”土财主见县太爷问话,受宠若惊。二县官一听老大不高兴,斥责道:“废话!船不在河里难道还能在山上?真是个草包!”三四“草包”这个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原义,指用草编织或装草的袋子;一种是比喻义,比喻像草包一样没有多大用处的人。县官说的是比喻义,是对土财…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二氧化碳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书中的三个实验要力求准确,操作稍有疏忽,都会影响实验效果。例如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取。在一个瓶里放入一些碱的粉末,倒入一点水,使其湿润,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大家都知道许多农村小学只能买到料醋,由于各地料醋品种不同,以及质量的差异在实验时多少会影响制取的效果。实验二:由于二氧化碳和空气都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无法看到二氧化碳能像倒水一样“流入”杯…  相似文献   

12.
“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老师的追求目标,也是教师提升自我教学艺术的基本途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却陷入了一种状态:教者总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最优化”,知识的由来常常被不经意地省略,习惯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发问“牵”着学生,不惜为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以便学生尽快接受知识,使学生不得不亦步亦趋,盲从师教,被动地习得教师赏给的一个个数学结论。这样的课也许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但学生却无法感受到真正的“数学化”,“长了知识”却达不到“长智慧”的境界,就像“被缝了翅的老鹰”,无法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13.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前,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蓝。”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一个大规模的批林批孔运动,正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兴起。当前,许多地方的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首先集中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效果较好。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克己复礼”。他把孔老二复辟奴隶制的这面破旗,视为至宝,称为万事中的大事。在九大以后,从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九日到一九七○年元旦,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林彪及其死党就写了四条“悠悠万事,唯此为  相似文献   

15.
物理专业“高数”与“普物”的矛盾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物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大学一年级“高等数学”总是落在后头.物理上要用了.数学还没上到,学生看书.做思考题习题方面都存在问题.有些内容不得不放弃.讲授力学.电磁学,普通物理实验的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常常是在讲物理的同时要插点数学,分散了“教”,“学”双方的注意力.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理解都不能到位.无法达到教学应有的深度.这个“高数”与“普物”的矛盾始终没能很好的解决.例如力学一开始就要讲速度.加速度概念需要极限和导数的知识.这时的数学还没讲到,当力学讲到功的概念时就需要用到定积分知识了.这时数学肯定是在后头.再看第二学期电磁学,很快要上静电场的高斯定理,这要用到数学上的曲面积分.“奥高定理”,数学还是跟不上.这个问题一直要持继到二年级.物理专业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同是专业基础课,一定意义来说,这里的数学主要是为物理的应用而开设的,在课程安排上要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虽是两类课,也要有一些系统性,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结构.符合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根据上面的想法.这里设计了几个方案,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思维的个性差异,是判断智力层次,确定一个人智力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由此可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把培养数学思维品质这一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下面,就如何培养数学思维的灵活性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考虑,它至少应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思维起点灵活,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三是概括一一一一移能力强,四是善…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第六章“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中讲到:“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积极的认识活动”。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所应注意的教学环节是很多的。而“课堂提问”就是这许多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这个教学环节呢?现就我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课堂的不同时间所提出的不同问题,由谁来回答更好”这个问题。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一、讲授新课前的提问由谁来回答《教育学》中讲到,在开始学习一个课题时,启发学生积极学习,诱导他们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  相似文献   

18.
说“阿”     
一个名素前冠以“阿”字,这种构词形式此自古然,魏晋以后受佛经的影响其风尤盛.这个“阿”一般认为是发语词或前缀,对此我们不持疑义.但是一般说来作为缀(一)它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也就是说它有源可寻,且从语源看,“阿”和它后面的实素的语义结合具有可解释性.那么,“阿”虚化之前的词义是什么呢?(二)它是一个不自由语素,只能与另一个单音节词构成一个双音节词,不能游离于词以外自由运用,那么“阿”有无以词的形式自由运用的情况,并以此来证明它的初始义呢?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有讨论之必要,且本文就是围绕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的.我们认为前缀“阿”的来源至少有四个:(一)同“(?)”,(二)梵语或其它外来语A或uo的音译,(三)第一人称代词“我”,(四)疑问代词“何”.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性的识别,真命题需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假命题只需举一具反例就可以了。初中几何第二册,所谓“边边角”,是命题“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的简称。初中教材中,就这个命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它不成立,对例子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如何构造的就省略了。但在学习中,经常涉及“边边角”问  相似文献   

20.
从“学生习得盲从”说起“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老师的追求目标,也是教师提升自我教学艺术的基本途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却陷入了一种状态:教者总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最优化”,知识的由来常常被不经意地省略,习惯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发问“牵”着学生,不惜为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以便学生尽快接受知识,使学生不得不亦步亦趋,盲从师教,被动地习得教师赏给的一个个数学结论。这样的课也许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但学生却无法感受到真正的“数学化”,“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