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城乡群众体育的非衡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存在的差距,为解决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公平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热点,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已势在必行,体育领域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方面,构建体育利益均衡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保障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可以为其均衡发展提供可能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其基本目标就在于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差距,结束城乡分割发展状态和不均衡状态,统筹的责任主体应该在于县级政府。同时,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体系,其评价目的应意在监测群众体育投入与需求平衡,注重群众体育资源的结构性优化,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我国群众体育有多种形式,由此产生了城乡均衡论、政府主控论、转型发展论、经济链条论等理论范畴,奠定了实践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群众体育面临着城乡群众体育的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组织群众体育的市场参与机制不足、社区群众体育的运行方略与长效机制缺失、社会组织的文化价值孱弱的问题,需要不断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支配作用,统筹城乡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全民化体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选择非均衡发展战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回顾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通过奥运战略、体育社会化、体育市场化三种方式确立的;中国体育发展的非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体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以及竞技体育内部发展不平衡;中国体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必须警惕发展失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体育非均衡发展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当前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可行性,提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从发展规划、政策体制、场地设施、组织管理、人才服务及活动开展6方面阐述了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内容,提出了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战略举措:制定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首要任务;采取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基本前提;制定专门法规和成立相关机构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制度保证;加大财政支持和实行多种经济措施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主要手段;重视基础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体育投资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硬件支撑;发挥地方及民间力量参与是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基本动力。为政府部门实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对江苏省群众体育城乡统筹的基本理论的阐释以及群众体育发展原则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阶段江苏省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和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省城乡统筹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内涵及意义,论证了其理论基础,分析了其有利条件:党和国家对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日趋良好,以城带乡的群众体育发展时机已经成熟;并剖析了在经济条件、文化观念、人口地域和资源环境上的制约因素.旨在丰富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以促进城乡群众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十九大报告文本,阐释了建设体育强国背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价值,分析当下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群众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城乡及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同年龄层健身情况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创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区域体育协调发展以及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等措施,科学配置公共体育资源,让体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福建省城乡群众体育的调查与分析,揭示了福建省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认为发展势头较好,但仍存在许多不平衡现象.认为应加大立法力度、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并重、增加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多渠道融资、增加体育指导员、发展农村群众体育、开放体育场馆、开展群众体育比赛,以促进福建群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共生理论视角下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体系和经济体系中.尝试运用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对城乡群众体育统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推进小城镇、农民工体育建设,提高城乡群众体育共生单元的关联度;创造有利条件,构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互惠共生模式;建立健全城乡群众体育共生体制,优化共生环境;构建多元化共生界面,注重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界面畅通等.  相似文献   

12.
社会观念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社会政治制约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作为社会观念的群众体育公平问题同样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目前,我国群众体育的不公平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我国群众体育资源总体匮乏;群众体育资源配置的区域不公;群众体育参与不公。造成这些不公的主要原因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关政策偏向;群众体育活动主体的社会阶层等级分化等造成。建议从实施扶持落后地区群众体育的倾斜政策;加强体育的相关法制建设;树立科学体育发展观;实行城乡统筹的发展道路;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体育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等方面来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于6月24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会议重点推介了晋中市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先进经验,还交流了山西省、天津市、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岛市、广东省惠州市、北京市顺义区、河北省曲周县等地在统筹城乡义务均衡发展、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改革试点等方面的做法,并实地考察了晋中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1  
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自身发展的非均衡性.本文简要介绍了非均衡理论,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并借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群众体育非均衡发展的几种可能模式,旨在为群众体育的合理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结构导致了城乡间外语教育资源配置、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均衡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调研形式,探讨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外语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并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城乡外语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我国中南红色苏区群众体育资源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导致其红色苏区群众体育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存在优势不明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费投入单一;制度改革滞后;体育信息资源匮乏等问题.积极探索特色化、多元化、可持续的群众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是红色苏区群众体育工作深化改革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包头市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着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不均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其解决对策有:不断加大城乡教育统筹管理力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科学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规模办学;加强师资建设,促进城乡师资均衡;优化教育结构,发展学前教育,抓好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重庆市统筹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学校体育地位的不公平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城乡统筹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提出:转变观念,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地位公平;加强城乡学校体育师资流动,促进农村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均衡;加大投入,促进城乡学校体育物力资源公平;提高课程内容的区域适应性和推广性,统筹城乡学校体育特色等建议,以期能为学校体育城乡统筹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公共资源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当前义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取向、城乡财政投入的不平衡以及教师资源的不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调整城乡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农村职业和义务教育的衔接、改革财政中的转移制度和均衡师资配制是保证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0.
城乡教育不均衡一直是人们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在权利规定已实现平等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了当今教育发展中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原因进行了探析,进而提出了几点建议,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