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技风》2020,(9)
3D打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结合计算机模型设计进行较为快速的加工以及对复杂结合形状进行制造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3D打印技术和以往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制造方法进行比较可知,这种技术不仅能对工时进行节约,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不需要任何模具等优点,由于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根据打印技术成型的核心以及设备等有效的生产熔融沉积塑型等一系列类型的3D打印技术,所以本文主要对现阶段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过程中的3D打印技术进行不断的分析,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9,(11):9-9
据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网站近期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简单、可行的碳纳米管混合物的净化方式。其可借助紫外线和空气中的氧生成净化的半导性纳米管,这对发展下一代计算机芯片具有非凡价值。相关文章发表于近期的《纳米快报》网络版。  相似文献   

3.
<正>芯片行业绵长而复杂,上下游相互联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E D A)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命脉,自始至终连接和贯穿着芯片制造和科技应用的发展——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每个环节都离不开E D A工具。最初,EDA工具是为了解决集成电路的布局布线问题而诞生,但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腾飞与发展,设计人员发现,在计算机上利用EDA软件可以使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布局布线、逻辑优化及仿真测试等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从而使效率发生质的改变。也正因如此,E D A工具一度被赋予“半导体产业皇冠上的明珠”的美称。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
设计领域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带动下,产生了3D打印技术,并且3D打印技术越来越成熟。本文着重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和3D打印技术,以期待对两者的更好融合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根据表达零部件结构、形状、尺寸及加工、装配等技术的要求,分析了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生成3D视图、3D爆炸图等原理,探究了计算机三维模型生成3D视图的优化表达方案。  相似文献   

6.
一台普通液晶电视,只需装入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出来的画面就产生了三维立体的视觉。这个名为清立方的立体视频芯片,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实现了平面视频高质量的立体转换,行话说就是2D转3D。日前,清华大学对外演示了这项立体视频技术,一台安装了清立方芯片的电视,裸眼看上去与普通2D电视没区别,当戴上特制的眼镜再看时,看到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由C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原料(CNTs-1)、经加热处理的碳纳米管(CNTs-2)和经硝酸酸化处理的碳纳米管(CNTs-3)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测定了20℃下三种碳纳米管吸附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等温线,并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探讨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对-硝基苯酚在三种碳纳米管上的吸附量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经加热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的吸附性能优于碳纳米管原料,而经硝酸酸化处理的碳纳米管的吸附性能反而低于碳纳米管原料。  相似文献   

8.
用Ni/AI2O3催化剂催化裂解甲烷叮制备大管径的碳纳米管,反应时间的加长只使得碳纳米管的长度增加,而管径并不改变;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生产符合VLS模型;反应温度对碳纳米管的管径影响很大,因此要制备相同管径的碳纳米管时,必须严格按制反应温度;氩气对管径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奇特3D漫画     
<正>日前,一家名为Mental Canvas的公司推出一种新技术,可将静态图像以3D模式呈现。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家Julie Dorsey设计了这款软件,能让用户在三维空间中"看漫画"。和传统3D建模从无到有的原理不同的是,Mental Canvas是基于原有的绘画进行立体化改造。比如在普通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针对碳纳米管的制备工艺的相关专利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碳纳米管工艺发展方向的研究现状的观点。在碳纳米管材料制备行业起到指引作用。碳纳米管属于一种一维纳米材料,其可以被认为是由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单层石墨烯可以卷曲形成单壁碳纳米管,多层石墨烯可以卷曲形成多壁碳纳米管;根据碳纳米管导电性的不同,碳纳米管可以呈现金属性或半导体性;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美国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一个研究小组发布了他们在3D打印技术方面的新应用:打印具有集成传感功能的器官芯片。他们打印出了可快速组装和定制的心脏芯片,使心脏数据收集更容易,为药物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相关研究刊发在《自然·材料》杂志上。SEAS的这个研究小组将柔性应变传感器与人体组织微架构集成,  相似文献   

12.
A\D转换器是将连续变幻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于计算机进行处理。它与D\A转换器一样,是微型机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接口。通过研究逐位反馈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的技术指标,以典型A\D转换器芯片ADC0809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而探究A\D转换器的应用——数据采集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数据采集所需要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孔宪敏  田姗姗  陈涛  盛望 《科技通报》2020,36(4):40-44,71
在微流控技术加工的网络图案化芯片上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从而探究体外神经元网络的生物学功能。目的:在培养过程中,我们设计的网络化图案来限定海马神经元的体外的粘附,生长及形成具有功能性的神经网络,在此基础上研究网络图案化的微流控芯片3D微通道中单个海马神经元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膜片钳技术探测微通道中不同区域单个海马神经元的膜突触后电位,从而验证单个海马神经元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细胞形成有效的突触连接,从而保证单一神经元具有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继而运用Image J软件进行神经突起结构的定量分析,并通过软件分析输出突起长度数据,并进行SPSS统计分析得到3D微通道培养单个海马神经元细胞平均突起长度。结果:3D微通道不同区域随机探测,均可探测到单个海马神经元的膜突触后电位;同时神经突起结构的定量分析反映了实际的神经元结构分布趋势,且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单个海马神经元平均突起长度为68. 3μm。结论: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3D微通道可以使神经元细胞按照图案化的路径生长从而形成特定神经网络,而且其中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均具有成熟生物学功能,可以形成有效的突触连接,也为单个海马神经元功能的探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革新》2014,(2):18-19
用手机一“嘀”,无需信用卡和钱包,支付就搞掂;加一颗芯片,空调、扫地机“变身”家庭监控器;可穿戴设备眼镜、手表升级换代、3D打印登堂入室……过去一年,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50年中,“精确”是整个计算机芯片行业始终追求的目标。然而,美国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新开发的则是“非精确”(inexact)计算机芯片。这种芯片的设计由于允许处理过程偶尔出现错误,因此提高了芯片的处理能力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传真海外     
<正>碳纳米管晶体管迈出商用关键一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日前在碳纳米管晶体管制造技术上获得突破。由他们开发的新型高性能碳纳米管晶体管成功突破了纯度和阵列控制两大难题,在开关速度上获得了比普通硅晶体管快1000倍、比此前最快的碳纳米管晶体管快100倍的成绩,这意味着碳纳米管晶体管向正式商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FS9721-LP3芯片的数字式万用表及其RS232通讯接口原理.采用Visual C++6.0及其串行通信控件MSComm实现了数字式万用表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并开发了数据显示的计算机界面,将数字万用表测量到的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方便用户直观地读取数据和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是在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速成三维实体模型技术,主要优点是快速、精密。目前,3D打印技术已成功在生物医学、航天航空、装备制造、建筑设计装修等领域得到应用,但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鲜有报导。笔者对3D打印技术开展了一系列测绘应用研究,打印出了漂亮实用的3D地图。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机作为3D领域的一种前瞻性产品,带来了世界性制造业的革命,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目前成为一种潮流正迅猛发展,应用于各行各业。随着3D打印机的迅猛发展和普及,3D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使得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也使得大众烦恼。本文针对3D打印机中常见的一些影响打印机正常工作问题进行浅要解析。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制图学于19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开始发展,3D曲线及曲面的应用软件也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研发。到了1979年,第一次CAD,CAM会议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制定了一些规格。但由于当时计算机使用尚不普及,引用在制图领域的技巧也不成熟,所以大多是由相关的专业人士用来做辅助设计的工作,故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