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正>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现在,人类正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开发利用月球的能源和资源而做着不懈的努力。其中,对月壤资源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窦光宇 《百科知识》2009,(20):21-21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现在,人类正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开发利用月球的能源和资源做出不懈的努力。其中,对月壤资源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人类进行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目的在于研究和了解月球,利用月球上特有的环境,建立天文观测台和多学科实验室,进行天体观测,生物医学和有关月球物理、化学与地质变化的研究,了解地-月系统和太阳系的起源;进而利用月球作为未来航天飞行进入深空的中转站和人类进入太阳系空间的第一个定居点;为建立利用月球资源的月球工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嫦娥飞天     
中国人何时也可在月球上留下一行足迹,在那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些期盼将伴随"嫦娥1号"卫星的发射,一步步变成现实。对科学家而言,月球依然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月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地球和月球是兄妹关系、母子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关系?月球能告诉我们有关地球的新信息,如地球的起源、地球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5.
<正>2004年初,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启动绕月探测一期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是整个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就像其他国家都为自己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一个名字一样,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嫦娥工程"。实施"嫦娥工程",将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比如,月球上大  相似文献   

6.
金鸟西坠,玉兔东升,冰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夜生活也开始了。人们望着美丽的月光,编出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老穿线”等等。随着望远镜的发明,特别是载人卫星升天,人类逐渐看到真实的月球面貌。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质量的1/81,月球地球的平均相距384401千米。月球表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严格来讲,地球和月亮绕共同的质点在相互旋转。只是质点离地球很近,我们感觉不到相互绕动。月球作用地球最显著的特例便是以反射太阳光——月光照射地球,影响着人类的起居和生活。月球…  相似文献   

7.
漫步月球     
1966年苏联的“登月9号”太空船首次在月球上着陆。三年后,1969年7月,美国太空人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登月小艇走下来,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人。随后“阿波罗”号太空船六次登陆月球。 月球是我们地球的天然卫星,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着从月球采集到的1731克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44年后再次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的国家。月壤是月球上最重要的资源,对月壤的研究将为人类进一步了解行星起源、探索宇宙奥秘、开展星际探测提供重要信息。这些月壤能为我们揭开地月系统的奥秘,而它又能为人类通过月球这个跳板迈入深空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月球探测将为开发和利用月球的  相似文献   

10.
就目前所知,太阳系里除人造卫星以外,还拥有70多颗大小不一的天然卫星.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么多携带卫星的行星中惟独只有我们的地球可以较常观察到日全蚀壮丽的天文景观.事实上,尽管月球直径仅为太阳的1/400分之一,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刚好大400倍,所以月球却有机会周期性地利用地球来遮挡太阳的光线.  相似文献   

11.
正假如没有月亮,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还会有生命出现在地球上吗?以下是在没有月球的假设下,地球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地球不会有四季变化,甚至不会有生命月球是太阳系卫星中的一个大个头,在太阳系已知的66  相似文献   

12.
郑亚 《青海科技》2014,(1):76-79
<正>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对茫茫宇宙的探测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环绕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其独特的空间位置和潜在资源,成为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在地球上看"海上生明月"或"月落星稀天欲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在月球上看"地出"或"地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呢?月亮"眼"中的地球在月亮上如果能看到"地出"或"地落",应该是很壮观的,因为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一轮又大又亮的"月亮",直径大约是在地球上看月亮的4倍。但遗憾的是,在月球上很难每天看到"地出"或"地落"。由于月球自转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因而月球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正>月球正对着我们地球这一面,明暗相间,异常美丽,激发了无数文人的灵感;而月球的背面却长着个麻花脸,异常丑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差距呢?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在晴朗的夜晚,当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时,古人甚至仅凭肉眼就能分辨出月面的大体结构——明亮的地方是月陆,黯淡的地方是月海。今天,借助于宇宙飞船和太空探测器,我们已经可以绘制出完整的月面地图,检测出月球的物质组成,甚至模拟出月球的内部结构。但是,月球仍有尚未解开的谜团,比如它的起源问题,还有它的  相似文献   

15.
本刊2000年11期刊登了美国科学家阿列克桑德·亚伯提出的设想,认为炸毁月球可以消除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灾害,人类可进入一个风调雨顺的理想境界。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首先,地球的自转赤道面与公转黄道面间的23度26分倾角,亚伯认为是由于同球的存在才有的,但我认为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如果月球的引力能把地球拉歪了,那么比月球质量大81倍的地球为什么反而不能把小小的月球拉歪呢?事实上月球的倾角是很小的,对这一点亚伯该作何解释?  再看火星,它的2颗小卫星与月球比起来小极了,按亚伯的说法火星的倾角就应该是零…  相似文献   

16.
<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没错。但是在地球周围还可能有一些来自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临时卫星"。通常情况下,这个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不会与地球有任何交集,但是有一部分小行星由于轨道的原因,会跑到地球附近,并绕地球运行。科学家们曾经发现过这类小天体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知道,人在月球上跳出的高度是地球的6倍,那么,人在其他外星球上又能跳到多高呢?到目前为止,地球上已有12名宇航员造访过月球,我们通过电视影像,看到他们在月球上即使穿着笨重的宇航服,也能跳跃如飞。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因为月球质量只有地球的1/6,所以月球引力也只有地球引力的1/6。同样的腿脚在各个星球上跳跃高度的差别主要看星球的引力有多  相似文献   

18.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在利用空间物质资源方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月球,平均地一月距离为384402千米,只为地球静止轨道的10倍左右,人类到达月球只需3天时间。月球半径为1738千米,只为地球的27%,月球质量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上无大气、无电离层、无风霜雨雪、无生命、无水,其磁场不到地球的1‰,是一个冷热剧变、非常干旱的天体。因月球自转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因而它总是把正面对着地球,使人难见其背面的真面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对月球的了解比过去清楚多了。当然,我们对月球的了解还很不够,月球对于我们还有许多秘密。是从地球分出来的吗?很久以前,有一个巨大的半液体圆球,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疾  相似文献   

20.
自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那天起,到1997年已满四十年了。那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1957年10月4日的情景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人造地球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或卫星。在100多年前,世界上只有一人首先提到它的名字,这就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地球与天空之梦》一书中曾这样写道:设想中的地球卫星是同月球相似,不过它离地球比较近,只在地球大气层外足够远。也就是说,离地球300俄里远(1俄里=1067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