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馆展示的总面积为9000m2,其中包括900m2的临展面积,年参观量大约为20万人次。是继德意志博物馆(慕尼黑)、德国科技博物馆(柏林)之后,德国境内第三大的科技馆。  相似文献   

2.
王海 《科学文化评论》2009,6(3):123-128,F0002,F0003
在德国一提到科学技术博物馆,无论成年人还是学龄儿童,几乎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您应该去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Deutsch Museum)看看,有的人甚至还会向您津津乐道地谈起他们对该博物馆最为深刻的记忆和感触。这是一个享有盛名的科学技术主题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去年下半年,我去法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术及艺术交流活动。这期间,除了对欧洲、埃及的艺术进行研究之外,我相继详细地考察了欧洲许多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如巴黎雷威物科学工业城、英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建馆规模都非常可观,其展出门类更是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生物学,无所不包。每个门类都有相当多的实物收藏,  相似文献   

4.
德国专利商标局成立于1877年.1945年以前称为德意志帝国专利局,1949年,原德意志帝国专利局更名为德国专利局,总部设在慕尼黑,隶属联邦司法部.东、西德合并后,1990年10月3日,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明和专利事务局的工作职责并入德国专利局,约600名工作人员和1350万多件专利文献一并归入.1998年11月1日,德国专利局正式更名为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主要办公地点分别设在慕尼黑、耶拿(自1998年9月)和柏林(柏林技术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31日在慕尼黑召开的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年会上产生了新一届DFG主席,他是多特蒙德大学的马蒂亚斯·克莱讷尔教授。这位51岁的工程科学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接替已连任9年主席的温纳克教授的职位,任期3年,任职期限为2007年初至2009年底。  相似文献   

6.
刘少才 《知识窗》2006,(1):26-26
慕尼黑位于德国东南部,是德国第三大城市,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游客来慕尼黑有四大理由,一是啤酒多,举世闻名的啤酒节吊足了游客的胃口,所以一提到慕尼黑就会想到当地产的啤酒。二是该市博物馆多,全市有50多座博物馆,如果参观完这些博物馆最少需要十天半月。三是公园、喷泉多,全市共有40个公园,2000多个喷泉,有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四是雕塑多,慕尼黑的宫殿、王府建筑多为巴洛克和哥特式风格,各种雕塑比比皆是、栩栩如生。就是这“四多”足以让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来到慕尼黑。  相似文献   

7.
1989年,中德签订了物保护科技合作的“慕尼黑协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德国美茵兹罗巴-日耳曼中央博物馆的合作由此时发端。  相似文献   

8.
<正>在2010年3月1日于慕尼黑召开的欧洲专利组织行政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政管理委员会)特别会议上,法国工业产权局局长巴努瓦·巴迪斯戴利获得法定3/4的选票,当选为欧洲专  相似文献   

9.
李元 《今日科苑》2007,(7):26-26
奇特的订货 在德意志博物馆中的众多展品中,有一件具有世界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就是全世界第一架天象仪和第一座天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我院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将在慕尼黑举办庆祝两个科研机构开展科学交流、合作20周年的活动。双方将总结20年来科学交流与合作的经验;探讨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科学合作的领域;向德国民众展示20年来双方共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收藏迷的昭示汤志鸿钳工师傅收藏锁头原联邦德国的慕尼黑,有一位名叫根里赫·潘柯费尔的钳工老师傅,十分酷爱收藏锁头和钥匙。他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收藏了世界各地不同年代所产的锁头和钥匙数以千计。80年代初,他将这些宝物献给当地一家博物馆展出,供人们观赏。...  相似文献   

12.
在这座两吨重的冰雕中是一辆速度可达300千米/小时的氢动力宝马跑车。这是宝马“艺术汽车展示会”中的一件作品,它首先于今年5月在美国旧金山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展示,之后将被送到德国慕尼黑现代艺术画廊。为了制作它,艺术家奥拉夫&#183;伊莱亚森将宝马H2R概念车原有的塑料外壳替换成了两层钢丝网。  相似文献   

13.
对科技馆教育功能开发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功能是科技馆的核心功能 1、从科技馆的发展历史看,科技馆一直围绕着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升而发展的。科技馆最早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以各种科技成果的原始物件作为主要展示内容,以请勿动手的展教方式大大限制了展示的教育效能,与科学技术的实践性、探索性不相适应。随后出现的德意志科技博物馆以提倡观众参与而被称为“按电钮博物馆”,可以说是注重教育为基本属性的现代流派科技馆的新起源。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汇》2013,(6):F0004-F0004
马克斯·普朗克(德国,1858-1947年),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出生于法国基尔。他从小就兴趣广泛,尤其爱好音乐。9岁时随父亲到慕尼黑,进入了慕尼黑著名的麦克西米兰文科中学,一名为弥勒的教师首次激励了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兴趣。尽管他各科成绩均属优等,但最终放弃了音  相似文献   

15.
科苑 《金秋科苑》2013,(20):53-59
生平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  相似文献   

16.
正书名:《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定价:60.00元作者:阿瑟·|·米勒译者:方在庆伍梅红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 6年6月ISBN:978-7-5428-6101-6/N·970说起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爱因斯坦;说起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许多人都会提名毕加索。两人似乎相去甚远,但《爱因斯坦·毕加索》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相似陛和密切联系。20世纪初,他俩都20出头,默默无闻但精力充沛,一无所有却麻烦不断。毕加索在画作尚未走俏之前穷困潦倒,常常忍饥挨饿,  相似文献   

17.
2014年9月30日,世界首家互动式微生物博物馆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开门迎客,让参观者得以和这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微小个体来一次亲密接触.馆长黑格·巴利安是这样描述它奇妙之处的:“来一趟微生物博物馆吧,它将从此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孙长乐 《知识窗》2014,(17):35-35
休格·米勒是19世纪苏格兰杰出的地质学家,幼年时,他父亲在一次事故中丧生,是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成人。因家里生活窘迫,他只在学校读了五年书,就被迫辍学。他的爷爷曾当过海盗,死时留下了一把铁锤,少年时期的休格,就把这把锤子当作了玩耍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小领 《世界发明》2002,25(11):42-42
一、发明 1935年瑞典化学家米勒开始探索一种能干扰昆虫而对其他动物无害的化合物。1939年9月,米勒在研究中碰到了一种化合物“二氯二笨基三氯乙烷”,正是自己苦心寻找的那种无臭、价廉、对绝大多数生物几乎无害,但对昆虫则意着死亡的化合物。鉴于化合物名字太长,米勒只取每个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称其为DDT(中文译作滴滴涕)。  相似文献   

20.
<正>从古自今,人类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生命起源的脚步。可惜,我们对于生命的发生史只能猜想,却不能实证。或许,科学家最热衷的就是在实验室创造原始生命的各种"零件"了。而这其中最著名的要属1953年的"米勒实验",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的实验。在实验中,米勒得到了多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这个实验向我们表明,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可能的,氨基酸便是电闪雷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