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言语感知遵循音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除了语音特征、音位和单词三个感知单元外,句子单元也参与了言语感知的过程。在这一感知过程中,句子语境分别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对词汇的识别发生影响。在句法方面,句子层依据句法规则对词汇层产生自上而下的反馈作用,通过词类限制和曲折形态特征核查等方式实现对词汇层上备选单词的筛选;在语义方面,句子层根据语义限制条件对备选单词产生激活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词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们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世界知识对事物的体验和感知。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出发,解释词汇理据产生的认知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习得词汇的热情,还为词汇教学研究指明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离合词"的认识人们并不统一,其实,"离合词"是扩展法留给我们的难题,在扩展法的指挥棒下,词可离可合的形式阻碍了我们对这种现象的本质的认识.事实上,离合现象并非词独有,而是词汇单位的一种普遍现象.词汇单位的历时态为词汇单位的离合提供了可能性,在共时平面,这种可能性在语境中得以实现.语言中的词汇单位是抽象的、概括的,以各种具体形式存在于言语中,包括凝固形式和分离形式.表面形式被分离的词汇单位是语言中的词汇单位在言语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变异形式.因此,离合词是词汇单位动态性的一种体现,而不是一种特殊的词.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词汇判断法考察词的情绪性和具体性对词汇识别的影响,发现在词汇判定任务中,词的情绪性影响词汇判断的反应时,积极词的反应时比消极词短;在词汇判定任务中,存在具体性效应,但具体性效应只存在于消极词汇中,说明词的情绪性会影响词的具体性效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言语感知神经机制认识的深入,语调研究成为热点,其原因在于它的(语言和副语言)功能划分直接奠定了大脑功能侧化假说的基础。汉语,作为声调语言,它的音高特征既能在单音节层面区分词汇意义,又能在词以上层面辨别句子意义。显而易见,通过汉语语调感知研究,我们得以控制副语言(情感语调)和词汇(声调)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细化语调的区别性特征,确定语调的概念,探索言语感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文章从三方面全面阐述汉语语调感知的研究成果,首先回顾语调和语调感知的基本概念,随后梳理汉语语调感知的主要观点和影响因素,最后评述该研究在认知领域的贡献及不足,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是研究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对英语词汇本身所反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词汇空缺现象、来自典故的词汇、词的概念意义、词的内涵意义、词的搭配意义、词的联想意义、词的社会文化意象差异等几个方面比较了英汉词汇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而得出文化差异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 感知法感知活动是幼儿认识事物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儿学习词汇的重要方式。因此我总是尽量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时词汇的感性认识,以促使幼儿从粗浅的抽象与概括中掌握词义。不仅学习实词时这样做,学习虚词也可这样做。如学习“渐渐”一词,我让幼儿通过听觉感知声音渐渐变大与渐渐变小;通过视觉感知气球渐渐吹大或渐渐缩小;通过运动感知皮筋渐渐拉长或渐渐缩短,从而让他们获得“渐渐”一词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幼儿就能较快地正确运用这个词。  相似文献   

8.
多语素词广泛存在于形态复杂语言中,是词汇加工研究的重点。研究通过梳理近40年来有关多语素词的在线加工研究成果,对母语与二语多语素词的加工模型、影响因素、加工阶段及发展进程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认为母语—二语多语素词的加工机制同质性仍需厘清,各影响因子间的协同作用影响有待明确,而感知—产出加工对比研究则将成为未来研究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一个词形具有两个完全相反的意义,这一有趣的词汇现象被称作反义同词现象。反义同词现象在多种语言中存在,英汉语中也存在大量此类词汇。认识语言学的体验哲学从体验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现象,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来探讨产生反义同形这一现象的可能根源。  相似文献   

10.
根据144名工科学生的自命题作文,统计分析了实词的使用、名词与形容词的搭配、动词的结构及虚化动词现象.结果表明:学生写作中产出性词汇不够丰富,实词词汇的覆盖面小;受母语影响,搭配不符合英语习惯;某些词块出现频率高且使用正确率高.因此,在加强词汇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将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以及重视词块教学和常用词的深层含义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分析现有的词表切分法、自动切分算法的不足,通过改进Lucene系统的分词功能,设计了一个基于Lucene的中文数码产品搜索引擎,重点探讨了该搜索引擎的中文分词功能,实验证明本方法对中文词语可以设定正向匹配的字数,从而灵活的有效地进行中文分词。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基本材料是词。词汇是目前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词汇识别也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目前的研究中,汉语词汇的几种表征与加工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并且汉语词汇的横向、纵向研究发展迅速。回顾以往研究我们发现,汉语词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双字词使用频率的研究、汉语双字词语义作用的研究、汉语合成双字词的研究,以及汉语成语加工的研究。今后汉语词汇加工研究的重点是:寻找出汉语词汇通达的规律以及通达过程中的眼动机制和脑机制,建立汉语词汇识别的认知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13.
“形容词+双音节名词”构成的“1+2偏正形式”在汉语中很常见。文章运用“词汇的完整性”原则。通过区分“句法词”和“词汇词”得出结论:汉语的词具有“多维性”,“1+2偏正形式’’的是以短语的生成方式所造的词,既有词汇特征。又有短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汉语拼音形式字母词语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用“汉语拼音字母词”来称说这一类词最为合适。丈章分析和探讨了汉语拼音字母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定性问题,认为它们是汉语词汇中字母词的一部分,分析和探讨了关于这类字母词的定义界说问题.提出了对汉语拼音字母词的规范使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组合度的汉语分词决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汉字组合的组合度概念,讨论了组合度与组合的成词能力之间的关系,利用决策树的方法挖掘了组合度与分词模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种新的分词算法.实验表明组合度对组合成词能力的影响远远大于组合频率的影响.这种分词方法对汉语分词的歧义问题、人名、地名识别问题;新词识别问题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词规范》与《正词法》1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有着同样重要作用,两者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存在一些共性的,两者所规定的词均与"语法词"、"词汇词"存在着联系,但《正词法》规定的分词连写方式并不能够解决中文信息处理的分词问题,只有充分利用《正词法》的研究成果,再结合中文信息处理的特点,才能使《分词规范》更加完善,促进中文信息处理分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两种语言的词汇的理据分析,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差异条件下词语的理据差异及语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生成语法理论为框架,通过对位于实义动词之前的“去”的考察,提出位于实义动词之前“去”已经失去了作为实义动词的功能和词性,具有[-v]的特点,偏向于助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前,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研究中,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采用句法与构词法同一的纯形式方法成为主流。近年来,学界已经感到用这种方法研究双音合成词有明显的局限。汉语双音合成词在结构形式上具有非句法的特性,对构词法与句法采用相同的术语和结构分析法的做法存在问题,构词法应当脱离语法学而进入词汇学领域,并且应接受理论训诂学语义中心的观点,重视从意义的角度来分析双音合成词的结构模式和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