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有吉 《阅读》2008,(11):1-1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读书》一文对读书的意义、作用和方法都作了透彻的论述,其中他写道:“Reading makes a fullman.”意思是“读书成就完善的人。”是啊,千百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沐浴书的甘霖而成就丰功伟绩,又有多少芸芸众生因读书而使生命不再凡俗。莎士比亚、培根、丘吉尔、  相似文献   

2.
书虫T型台     
《阅读》2014,(4):F0002-F0002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相似文献   

3.
1771年10月4日,在法兰克福举行的莎士比亚纪念会上,德国大诗人歌德在讲演中热情洋溢地赞美莎士比亚:“我初次看了一页他的著作之后,就使我终身折服,当我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时,我好象一个生来盲目的人,由于神手一指而突然获得天光。”确实,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和诗人。无论在他生前,还是后来漫长的世纪里,他那充满青春活力和艺术魅  相似文献   

4.
自从莎士比亚的作品诞生以来并逐渐被世界所意识到它的文学价值之后,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成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们挖掘、介绍、演出、评论、研究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印刷、广播、电视、电影传播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其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了文学范畴,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组成了一种‘工业托拉斯’,形成了‘一种系列文化’”(1)实在是难以说尽。歌德曾经感慨的“说不尽的莎士比亚”。(2)这种文学现象,今天仍在继续,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任存金 《阅读》2013,(7):68-72
西伯尔星球的科学家劫走了豆豆,改变了他的大脑磁晶体,并为其改名为“李大米”,派他到地球来。“李大米”随身带着一个神奇的游戏光盘,这个光盘令很多同学失去了理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将分配领域的方针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成“效率与公平并重”,提高了“公平”的地位。为了践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方针,为了解决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的权益保障问题,本文从法理学角度分对象探讨了失去农用地农民和失去宅基地农民的权益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7.
王俊景 《阅读》2016,(6):40-43
由于被冠以“铁饭碗”的头衔,公务员在不少国家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受到大众追捧。在国外,公务员是不是一样难考?待遇有没有传说中那么高?又有哪些制度或举措确保他们洁身自好?各国公务员考试有多难?印度:“世界上最难的考试”当公务员在印度被认为“很有面子”,是光宗耀祖的行业。优厚的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是促使印度人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国家招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自知”)的内核为“用理性去指导实践”和“对人类有限性的体认”。然而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告诫逐渐被人遗忘,现在,人类在因失去它而带来的沉痛教训面前,应重识“认识你自己”,并把它诠释为:自我反省、自我创造、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9.
远程开放教育文化是2013年IOA16日至18日召开的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第25届世界大会研讨的重要主题。这次会议上,各国学者就“远程开放学习的新兴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境遇”、“远程开放学习的双模式文化: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案例”、“远程开放学习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文化:素质教育透视”、“移动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微文化特色:短信与微视频的资源开发视角”、“远程高等教育校园文化发展困境:调查和回应”、“远程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思考”、“远程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文化:计算机媒介传播中的社会身份认同形成”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对于远程开放学习发展中的各种文化问题现象所做的深刻分析,为以后深化研究远程开放学习中出现的文化现象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信心教育要转变观念一位学者调查了世界上一些杰出人物,其中一些人在中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拿破仑、丘吉尔、巴尔扎克、雨果、黑格尔等。著名的陶行知先生有一句教育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  相似文献   

11.
哈尔王子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主人公。这部戏剧表面看起来是以“浪子回头”为主题的,其线索之一是关于哈尔王子如何由一个浪子转变为理想君主的。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哈尔之所以与强盗为伍,并非因为年少无知,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哈尔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格。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汉语的词汇中,有一种特殊的复音词——偏义复词,是颇值得重视的一类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用两个单音节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而组合成的一个复音词,但是在使用时,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了这个复音词的词义,而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在这个复音词的意义构成上巳失去了任何作用,即失去了它作为单音词时的实在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色花     
许多批评家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善良的。在现代的许多诗人中,印度泰戈尔更是一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能感到和平,感到安慰。他的散文诗《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民族历代先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实录,是一个民族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它所承载的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文化精神。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我国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面临灭绝或处于濒危状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挠羊赛”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进行了理论研究,为“挠羊赛”的抢救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起莎士比亚的名字,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对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是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共同追求的,其中,针对莎士比亚的悲剧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对于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相比较于悲剧而言却少了许多。《空爱一场》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喜剧作品,从《空爱一场》中,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对于人性中真挚感情的赞美,同时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亚为我们构建出来的美好世界中不可忽视的暗色因素,这些暗色因素让莎士比亚的喜剧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喜剧,在让读者发笑的同时,能够进行对于一些人类大主题的深刻思考,能够在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看到更加严肃的东西。本文就莎士比亚《空爱一场》的写作风格进行简要研究,旨在帮助广大文学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这段话道出了解数学题的一个重要策略。当学生遇到难题束手无策时,不妨教学生从简单的情况或从小一点的数入手,从中获得某些启示后,再来考虑原题的解,或从正面顺推解题困难时,可以尝试从反面倒推等等。总之是为了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基本形态问题上来。“退”是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17.
摘要:量化指标为特征的知识中心教育使体育教育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成为数字表征的抽象人。在此“刺激-反应”话语下,学校武术表现出实践性本体教育缺失的“去中国”化异化现象。鉴于此,通过文献资料法、辩证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传承进行分析,认为:拳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话语的隐喻,传统武术以“拳种人-武术人-中国人”的教育模式,在生理身体、社会身体、心理身体教育方面实现对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而进行自我认同人化教育。当前学校武术要进行拳种的“内外、己人、身心”话语转换,以“己-人-己”路径进行精神培育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的育人,服从“学武术,做中国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8.
在中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缺乏认识,误称中国人为契丹人,又贬称“契丹人”为骗子手、盗贼、坏蛋。莎士比亚在他的两个剧本里用了“契丹人”一词,也人云亦云,把这个字当作贬词。这种文化的对立是由当时中西文化的隔绝和欧洲人对东方文化的偏见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拉什迪在《子夜诞生的孩子》中通过魔幻主义审视了1910年到1976年间印度的重大政治、社会事件,表达了对印度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对印度独立与解放后出现的不和谐和混乱的关注,讽刺和批判了印度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文坛的多元文化增添了一抹奇异的“魔幻”色彩。  相似文献   

20.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代表作品 ,书名来源于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台词 :“人生如痴人说梦 ,充满着喧哗与骚动 ,却没有任何意义。”福克纳借助高难复杂的写作技巧 ,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古老的、衰落的南方家族的消亡。“由于他对于当代美国小说所作的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4 9年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喧哗与骚动》的主题 ,主要是表现了美国南方昔日贵族康普生家族经济、精神和血缘关系崩溃的过程。康普生家原是杰弗逊镇上有名的大庄园主 ,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到了康普生这一代 ,家道中落 ,经济衰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