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精选了赵启正自1998年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以来的22篇对外演讲和41篇访谈。这些演讲基本上是在对外公开场合进行的,有不少是即兴发挥,充分展示了赵启正作为新一代政府新闻发言人所具有的激情与才识,以及他特有的坦率、开放的态度。本书中,与赵启正进行访谈的既有政界名流,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等,又有外国新闻及出版集团的主管,像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总裁、法国桦谢出版集团总裁等,许多材料都是首次完整公开。 相似文献
2.
“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具有普遍哲学意义的思想价值资源。“复合图书馆”是“和而不同”的最佳体现,能动地以“和而不同”协调“复合图书馆”系统。可便其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3.
4.
任何一本期刊,尤其是专业期刊,编辑部和广告部都是一个杂志社既传统又重要的部门.一般来说,主编坐镇编辑部,总监坐镇广告部,都是重量级人物,但也是矛盾最多的部门.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些是你的事";"你们这样,叫我们怎么做";"如果这样,刊物的商业味太浓会毁掉杂志"等等说法.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似乎一直不好处理,编辑部说得最多的是"一切为读者服务",广告部讲得最多的是"一切为客户让路",其结果是编辑人人都努力,文章的科技及文化水平既高雅又深邃,但叫好不叫座;市场人员辛勤加殷勤,经营还是开发乏力、裹足不前.两部门有这么多的"不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呢?本文就在统一的办刊宗旨下,探讨编辑部和广告部能否"和而不同",找出两部门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生代的社会文化形态的现代广告,既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又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星球上,中国广告要想不辱使命,必须学会观照他者,在差异中寻找对话,在对话中寻求发展。一、广告文化内涵的差异中国的广告文化注重深厚的人情味和体现传统文化的东方价值观,“重群体、轻个体”的意识较为突出,重人情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国人极重亲情、友情,在世界各民族中,再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团圆了。香港老字号“荣华月饼”的电视广告正是深谙“团圆”之道,大打文化战,赢得了消费者的心,成功占领了市场。在广告… 相似文献
6.
7.
赵锐 《记者观察(上半月)》2006,(12):24-25
我们习惯用眼睛看这个世界,看我们生活的城市,看周围的一切。当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用“听”这种方式,用最简短的语言被“拷贝”、被记录下来,并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时,我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开始更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9.
<正> 由中美合作,预计耗资近2000万美元的“中美数字图书馆”工程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启动。该工程计划在今后3年内对100万册中、英文图书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网上全文检索、阅读。在计划完成的100万册图书中,美方将选择50万册最新出版的科技类图书和一些学科的核心参考书,中方将选择50万册适合教育、科研需要的图书及一些特有的传统馆藏,比如珍贵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视野下跨国合作的差异与冲突一直都是备受世界关注的热点.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美国工厂》通过曹德旺在美国投资建厂的真实故事,客观展示了中美两国合作中多方面的差异性,体现了在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上跨国合作中和而不同的重要性.该片以真实为核心,客观冷静地呈现中美两国的差异性,并围绕当下存在的文化壁垒,对未来...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从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阅读入手,将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运用到图书馆的社会阅读活动的开展和社会阅读文化的培植,这对我国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图书纲目采购计划"之概述 所谓"图书纲目采购计划"(Approval Plan)就是由书店按事先制定的购书纲目(Profile),主动地将有关新书或新书出版消息提供给图书馆.它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的书商从"长期订单"和"提类订单"中演变出来的.不同的是长期订单和提类订单供应的书籍,不管是否适合图书馆的要求,都不能退还给书商;而"图书纲目采购计划"供应的书籍,图书馆可以将不适合的图书在一定期限内退还给书商.当然,退还的数量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1893年10月18日出生于北京.梁漱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仅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7年,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在山东7年,梁漱溟成为中国乡村建设的代表人物,是个有个性、有骨气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始终说真话,长年茹素且不蓄发,被人称为"不穿袈裟的和尚".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第7期,我刊发表了王德有先生的《沿用的"审稿"界定应该修订》一文,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概念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既然编辑实践向前发展了,那么审稿的概念也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审稿"是编辑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重新审视它,毫无疑问,是有实践意义的。仔细品味便会发现,"审稿"概念的内涵外延其实已然今非昔比,相信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审读流程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及时把过时的理论进行更新,对编辑实践的指导定会产生积极意义。基于此,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来稿,建言献策,为审稿概念的界定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18.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很多一线记者常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坚持发独家新闻,可能会失去其他媒体的同行朋友;如果不发独家,可能会得不到所在媒体的认可.作为一名跑了3年城建新闻的记者,我想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摄影记者如何"两栖作战"?通俗地讲,就是既得拍好照片又能写好文章,做一名复合型记者。媒体需要"两栖记者"眼下,不少报社对记者的分工仍是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以来在丰田"召回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事件很值得关注和深思:2月24日,丰田公司社长丰田章男赴美出席听证会,接受质问;3月1日章男在中国举行记者见面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