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陆游的《入蜀记》叙其入蜀途中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在奇山丽水的游览之中,抒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并借古讽今,抨击时政,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主战精神,从而树立了南宋一代昂扬刚健的美学典范。  相似文献   

2.
陆游往返四川途中,多有创作和评论.其《入蜀记》喜欢“引据诗文”,所引诗文达40多家180余篇.亲临实地激发陆游联想起相关诗歌,即景即兴发表有关评论,对这些过去自己有所忽略、诗论家不曾关注的诗歌作出了真切具体的解读,纠正了以往的一些模糊认识.陆游在回望先贤时,不时发表一些见解,其中有关李白、梅尧臣、简栖碑以及骈文的独特评价,富有新意与卓识,体现了他的文学批评观.此外,《入蜀记》所引的名家诗文,在今天仍然具有校勘和辑佚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著名的游记,《入蜀记》较典型地体现了陆游彼时彼地的写作心态.政治型心态、人文型心态、超然型心态等在文中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尤其是超然型心态赋予《入蜀记》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陆游在入蜀途中多有创作和评论,其《入蜀记》是他在乾道六年自山阴赴任夔州通判途中所写的日记体游记。《入蜀记》称引唐诗凡六十多处,分为即景忆诗、借诗抒情、文献考证和地理考辨四类,形式上以一联两句为主。《入蜀记》称引唐诗最多,这体现出宋人对唐诗的推崇;而其中又以李杜的诗句居多,这反映出陆游对李杜作品的喜爱,也透露出陆游的诗学观念。对唐诗的称引不仅增强了《入蜀记》的艺术表现力,也对陆游入蜀诗的创作和后世游记的写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陆游的散文名篇《入蜀记》是宋代日记体游记的代表作,对日记体游记基本格局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启了日记体游记的人文转向。《入蜀记》文史兼长,为历代读者所激赏。人们不仅称扬《入蜀记》自然的文风与严谨的考证,亦对陆游寄寓其间的恢复之志与爱国情怀深有体察。《入蜀记》为读者构建了一方历史的山水和想象的空间,使读者得以在不同的接受情境中与放翁同游和对话,留下诸多带有私人印记的阅读体会。《入蜀记》对后世纪游类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但成为明清诸多日记体游记的仿写典范,对纪行题材诗歌的写作与编排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6.
陆游的《关山月》是一首体现陆游爱国思想的佳作,通过对该诗的赏析,进一步研究分析陆游的“至死不变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入蜀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途中所写下的诗歌,总共58首。这些诗歌体现了作者早期的创作风格,既有对沿途风景、民俗的描写,又有作者触景伤怀、忧国忧民的感慨,对帮助读者更加全面了解陆游的创作、陆游的爱国情怀,了解长江一带的山水景色、民俗风情,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谢成先 《学语文》2005,(6):14-15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奋斗了一生,拼搏了一生,也失望了一生,最后在弥留之际唱出了充满血泪的悲歌《示儿》:  相似文献   

9.
陆游洞悉科举的弊病,由此而厌恶充任监试官;入蜀时写了思想风格完全不同的《入蜀记》和入蜀诗;尤其是对宋代的《农器谱》给予了热情赞扬与高度评价,显示了他的重农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生活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社会斗争十分激烈的南宋时代。他的一生始终坚持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正义斗争,强烈要求收复失地,渴望实现祖国的重新统一。  相似文献   

11.
陆游(1125—1210)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复国呐喊,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其饱满的奋斗精神和感人的艺术魅力深为后人景仰,古今研究者甚蕃。这里,笔者拟通过对《金错刀行》、《书愤》和《关山月》的简析,来概括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乐府诗《金错刀行》写于乾道九年(1173年)10月,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抗敌必胜的坚定信念。“金错刀”指用黄金装饰的刀,“行”是乐曲的意思。“黄金错  相似文献   

12.
王雅静 《考试周刊》2013,(28):20-20
陆游的作品大多隐含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英雄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是南宋爱国主义士大夫的典型,他的一生都是在民族忧患中度过的,他目睹统治者偏安江南、妥协投降,他在动荡游离中饱尝忧患。正是这一切促成陆游诗歌的基本主题——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可以说爱国主义是贯穿陆游诗歌创作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13.
何万涛 《快乐阅读》2011,(7):126-127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诗风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还饱含着对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  相似文献   

14.
王永刚 《文教资料》2006,(20):82-83
陆游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其爱国诗思想内容丰富,文学、文化价值极高。本文就这方面的诗作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作了详尽的分析,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花间集》中屡屡出现的江南美景、风物、人情等意象反映了积淀在花间词人心中的“江南情结”。这种情结是花问词人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它的产生与“江南”在中国文坛上的传统意义、当时西蜀的社会风气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寄托了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清平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孙苑 《语文天地》2010,(10):5-6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相似文献   

17.
分析比较屈原、杜甫、陆游爱国诗的异同。从忠君、忧国议其同;从爱国思想表达的深度、时间长度、题材范围及创作方法论其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种研究方法的深入和经典重读的进行,华盛顿·欧文与其作品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被审视。在借鉴民间传说的同时,欧文也将个人经历和心迹隐现其中。他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就是一篇再现其逃遁历程的故事。综合考查《瑞普·凡·温克尔》及欧文自身所处的环境,运用心理分析的研究方法,不难发现欧文频繁的逃遁是其拒绝遵从传统的个性、欧美社会和文化氛围的反差以及祖先们频繁逃遁潜移默化下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19.
陆游一生信奉道教,对陆游而言,道教信仰并非出于对现实的逃避,与其爱国思想并不矛盾。陆游诗歌创作与道教有着密切联系,追慕神仙长生与渴望恢复故土并存于其诗歌当中,这在诸多以“华山”为意象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海外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态度不一,但大量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建设,则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历史传统。在当时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阻挠下,海外知识分子顶住重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毅然踏上了归国之路,显示了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情结。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使命感,构成了建国初期海外知识分子爱国情结的基本元素。建国初期海外知识分子回国报效祖国的举动和爱国情结,对于现实中国极具弘扬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