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历史学三系统说”的提出以往我们研究历史,之所以出现很多不必要的争端,尤其在如何看待历史学的科学性(学术价值)与实用性(社会价值)上,争吵更是喋喋不休,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忽视了从理论上对历史学不同系统的划分。在实践中由于我们不自觉地从不同系统的视角观察、思考、判断史学问题,对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就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答案,也就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一些历史教育工作者已经发现了历史的美育功能,并进行了—定的美育实践, 但大都没有上升到历史美学的高度进行系统的总结。在成人高教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历史的美育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历史学的审美价值以及成人高教历史教学如何在历史美学指导下自觉搞好审美教育等问题作进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以期给历史美育以理性的指导。要充分挖掘历史学中的美育因素,搞好历史审美教育,就要研究探讨历史学的理论。历史美学是以普通美  相似文献   

3.
时下学界谈到历史类图书的传播问题时,多聚焦于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功用、历史传播者的社会责任之类的问题上,导致历史类图书的研究不能深入和拓宽。本文试图从历史学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三个方面来探索历史类图书的传播价值,以期开拓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当西方历史学在希罗多德笔下诞生的时候,尚不具有完全的自觉意识,社会现实对历史学的要求以及历史学因而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就更直接地从希罗多德的著作中反映出来。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通过对希罗多德《历史》起源问题的分析,试图考察历史学与生俱来的某些特性。西方学者在该方向上进行的深入研究,本文也将特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是指1912—1949年间面向普及性强、科学严谨、体例新颖的历史著作。历史普及读物长期以来被传统史学界忽视,史学史大多没有研究这类历史著作,学界认为其学术价值不大,系统论述其意义与写作特色的成果较少。事实上,历史普及读物普及传播历史知识的社会价值,推动人们了解历史的文化价值不容小觑。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延续了明清史学大众化的传统。开启了建国后的史学通俗化的潮流。通过研究民国历史普及问题,既可以推动历史学现代社会中的科学定位,为历史学的长远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学,代表党中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发了贺信,在广大史学工作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本文就贺信内容,从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角度,阐述了历史学的社会责任;认为,求真是历史学的基本要求,致用是历史学的最终归宿,历史学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新时期需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的关系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学习和研究。历史教育在内容概念与形式概念上,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学的内容与形式概念。本世纪60年代以前,我们只能将历史研究与历史学习,历史学习与历史教育混同起来,根本无须顾及诸如学科本质、学科属性一类的问题。但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将历史学与历史教育的关系搞清楚,否则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教育观念就不能确立。这是直接关系学校历史教育的存在质量与育人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学科教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1.现代历史学的变化及历史教育的存…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有重视历史学的传统,各种历史典籍可谓汗牛充栋。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算机、外语等科目的强化,大学与中学的历史课程都在萎缩,历史教师的数量在减少,学历史的学生在减少,历史学的作用也在质疑与拷问声中被冲击着,历史学的价值也在多元与实用中被削弱着。然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恰恰相反,历史学是一门亟待加强的人文科学。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论述历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9月21日至24日,河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第十三届两岸四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围绕相关议题,提出了很多新方法、新观点。一、中国环境史研究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影响环境的力量越来越大,资源分配矛盾逐渐凸显,近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西方史学界已较早开始关注环境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环境史作为史学中新兴的研究领域,多聚集于对历史上环境与社会互动关系及其影响的探讨。水环境问题最为突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在诞生之日起,历史学家们就为其定位争论不休。从兰克到实证主义,从年鉴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到美国计量史学,再到后现代主义历史学,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历史学定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学家的思维有着莫大关系。历史学家试图保住历史学的一级学科地位而努力使历史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实际历史的非科学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危机状况,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提升学科自身价值而不是攀附于科学。  相似文献   

11.
垃圾:城市环境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史是环境史研究的新领域,它是环境史、城市史,技术史及公共工程史各自发展并有机融合的产物。它的成熟也有赖于对城市及城市环境的深入理解。垃圾问题是城市环境史的一个重要主题,其原因在于:垃圾问题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重要的城市环境问题;对垃圾进行历史研究既有助于理解人与社会的发展,也有助于现实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尽管国外关于垃圾问题的历史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相对于城市环境史的其他课题而言还显得比较薄弱,中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更是欠缺。参考已有的成果,开展垃圾的历史研究应特别注意完善相关知识体系,拓展研究思路,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独立性不强,形成对其他学科严重依赖性的重要原因是教育学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问题、核心概念等稳定范式。教育学在中外教育史上就没有成为过独立性的学科。教育学独立性不强既有国内的环境因素与历史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教育自身的因素。由于教育学研究对象作为事实层面所特有的综合性、整体性、终身性以及经验与实践的个性特征和作为价值层面的多元性,共同构成了教育特有的复杂性,教育学先天比其他学科更易受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制约,教育学在社会功效上难以实现社会的需要,这些都使教育学难以建构自己独立而严谨的学科。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新形势下,探索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资源与构建生态文明战略相结合的环境教育内容体系创新与实施途径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本文结合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在深入分析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所具有的环境意识特征和所体现的生态环境价值观的基础上,明确了景观基因的环境教育内涵,分析了景观基因对古代环境生态观的传承、认知与体验功能。在前述基础上,本文就实施以景观基因为特色的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做了探讨。该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将我国传统聚落所体现的生态环境特征纳入到当前的环境教育内容体系当中,是一个值得深入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20世纪美国课程史研究的历程表明,美国课程史研究先后经历了进步取向、修正主义取向和文化历史取向。不同取向的课程史研究的兴起,有着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并导致在价值预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基于已有的课程史研究及其所展现的研究取向,展开批判性反思,形成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取向,是我国课程史研究需要回答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非常严峻的、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而解决现今社会现实的就业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改变精英意识的就业观念,当然这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就业观培养和改造机制,只有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就业观念被大学生广泛的接受,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之间找到理想的结合点。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教育问题,找出择业观问题的解决途径,这个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与社会环境污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环境保护往往只偏重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治理,这是片面的,必须强调社会环境条件对解决环保问题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忽视对社会环境及其污染的研究和治理,不仅对环保问题的解决,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应予重视和强调。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方言研究不但可以为推广普通话提供可资比较的语言材料和为汉语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充分的语料依据,而且因为方言是语言与文化互动的结果,是文化的接触与扩散,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关系史、民族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也有着重要的论证价值.因此,方言研究不仅具有语言学价值,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地名及其演化综合反映了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特征及其发展演变状况,成为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途径.以东兴区为例,分析探讨了东兴区地名的类型、命名方式及演化特征,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匪患问题是近代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土匪史研究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史研究必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此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一定研究范式,然由于各种原因,尚存在很多不足。对目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有利于相关问题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veal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changing concerns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its associated problems and the way in whi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defined and promoted. In the 1990s, mounting concern ove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has meant greater support for an educational approach, which not only considers immediate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s an actual goal, but also addresses educating for ‘sustainability’ in the long term. Although some education literature has embraced this new focu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EEFS), it has failed to outline the essence of this approach and has neglected questions about how it differs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the 1980s. No document exists to date which translates the goals of EEFS into guiding principles for its development in schools. Essentially, EEFS needs further definition.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engage the debate about what constitutes this new focu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how it may differ from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