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而基于网络环境的专题学习网站已成为研究性学习强有力的平台。本文讨论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长河古韵”专题学习网站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二是“长河古韵”专题学习网站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色;三是专题学习网站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保障,即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硬件环境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英语学习网站的开发和制作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建构主义自主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个性化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探讨了“英语在线”网站的技术基础和内容设计.通过实际调查.设计并实现本网站的运行。这是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一次实践。是一次颇具价值的探索。本网站的设计及特点将为其他高校构建英语自主学习平台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网站制作》课程日益成为当代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基础课程。当前高职院校《网站制作》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应以“干线式”教学法来优化《网站制作》课程教学路径,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高度精炼课程教学内容;二是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知识结构;三是符合知识学习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干线式”...  相似文献   

4.
专题学习网站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学习资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以“专题”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它提供协商探究工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网络协作能力。在本研究中,我以自己多年来围绕小学美术的“欣赏篇”课程所设计制作的五个专题学习网站为依托,深入探讨如何借助专题网站为平台,更广泛、有效地进行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在静态网页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让“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同步进行,教师不仅负责课堂教学,同时也负责课程学习网站内容与设计,让网站的相关内容与课堂同步进行,能进行良好的互动,且能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检验,通过课堂与课外的相互的补充与促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专题学习网站上实现学习的内在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学习网站是适合的信息技术、学习方式、课程之间多层次多向度整合的学习系统。专题学习网站整合学习的实现,选题、内容、过程是三个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和氏壁之谜”专题网站,具体介绍了实现学习整合的环节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利用“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专题学习网站(http//:wwwIDonline.com.cn),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专业骨干课程《教学设计》的教学中,开展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案例学习—专题研讨—设计实践”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试验研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能力、测试成绩和参与网站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说明这种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校园电子新闻网2012年11月1日报道,社交学习网站的功能之一就是突破学习地域限制,带领学生体验不同文化和地域的差异性,开启面向世界的窗口,让学生的学习经验扩展到世界各地,拓宽其视野。对教师来说,社交学习网站提供了最佳的联络世界各地合作教学伙伴的平台,可以让教学更生动活泼。美国社交学习网络ePals现已连接200个国家、超过50万个中小学教室。经过数年的观察,专家发现每当使用ePals与其他教室联网时,学生们  相似文献   

9.
Blog简单地说是一种个人可以在线管理的动态网站。有人形象地说:Blog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Blog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思考如何利用Blog整合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构建一个动态生成的个性化学习环境。随着Blog技术的发展,日志撰写功能逐渐完善,我尝试利用Blog技术构建学习社区,希望它能促进我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其误区,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是丰富的资源,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法: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交流的工具、个别辅导的工具、信息获取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最后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实现:建立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在学科专题网站中,既应该有丰富的本地资源,也应该Internet资源的超连接,另外在网站上建立“留言簿”、“学习论坛”等栏目。  相似文献   

11.
为化解混合式教学形式新、要素多,教学活动组织复杂,学生不好理解的问题,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在大量实践反馈基础上建构“全时多域五三三”教学方式。“全时”是指借助视频与在线平台,利用碎片化时间“全时”学习。“多域”是打破传统教室物理局限,在虚拟空间安排多个平行教室以个性化培养。“五三三”指教学思想“三念三要三则”、教学资源“三建三用三研”、课堂教学内容“三察三讲三评”、教学评价“三立三一三化”和助学机制“三导三助三结”。该方法成功实现混合式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经数千学生(线下)数万学生(线上)实践取得多项奖励并已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将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改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枯燥的课堂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以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点进行概况,并分析了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专题学习网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资源 ,如何应用其进行有效的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是当前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新问题。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专业骨干课程“教学设计”的教学改革试验为例 ,介绍如何运用行动研究方法 ,探索和构建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其误区,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是丰富的资源,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法: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交流的工具、个别辅导的工具、信息获取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最后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实现:建立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在学科专题网站中,既应该有丰富的本地资源,也应该Internet资源的超连接,另外在网站上建立“留言簿”、“学习论坛”等栏目。  相似文献   

15.
现代远程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高校网络课程,它定位于对在线学习的全方位支持,重视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支持服务。为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水平,急需明确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框架。从设计类别、要素组成到具体内容对网络课程的建设内容进行梳理发现,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和课程网站两大类,课程内容以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支持服务为要素,课程网站以课程首页和课程主页为要素。教学设计人员在教师与技术人员之间进行沟通,设计课程整体框架,三类人员共同搭建课程内容与课程网站之间的桥梁,形成完整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  相似文献   

16.
本报讯6月14日,由省委组织部依托山西电大建设的“山西干部在线学院”正式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的主要目的,一是检测“山西干部在线学院”运行情况;二是了解掌握干部对在线学习课程内容、模块设置和课件形式需求;三是征求干部对在线学习和网站建设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课件开发”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学习网站是一种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探讨了“多媒体课件开发”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和系统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8.
《云冈石窟》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Internet的研究性学习网站的建设,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近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目前在学校具备校园网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网站建设?如何运用网络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这都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山西的现状对大同市乡土教材研究性专题学习网站——“云冈石窟”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做了全面系统地研究,以促进专题网站的快速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课程教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离散数学立体化教学资源网站。网站实现个人信息注册、在线学习、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实践教学、互动交流、浏览消息、发布公告等学习功能和课程资料库的添加、删除、修改等管理功能。实践表明,离散数学立体化资源网站的建设实践深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2005,(3):39-39
http://www.1s11.com/这个网站具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更新做得非常好,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内容上传;二是网站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历史教学诸如备课、中考、高考等基本项目之外,还设立了“时事背景综述”“史学文物考古”“历史主题探究”“历史在线纵横”“历史人物宝典”“古今中外战争”等视野更广的栏目,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