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非老年(年龄60岁)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老年(年龄≥60岁)APE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老年人群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疗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0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通过肺动脉造影或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APE藏族患者,对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基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实验室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果(1)胸痛、心动过速症状的发生率非老年发生率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收缩压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血气分析氧分压低于非老年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非老年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组房颤、高血压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组在危险分层中主要中低危、中危,与非老年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咯血,存在较明显的低氧血症及血红蛋白含量增高,高血压病史、下肢血栓形成、骨折或手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功能不全(房颤)为常见发病诱因。观察对象在临床分层中无高危患者,治疗均为抗凝治疗。对于医疗水平欠缺的西藏高原地区,不能明确诊断急性肺栓塞但倾向怀疑时,可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相关实验室指标,早期给予一般抗凝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ST段回落及出血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急诊PCI后的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7天,观察术后24h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及7天内出血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ST段回落幅度及ST段回落发生率(P0.05),且并未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症状,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PCI术后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以及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西藏高原地区不同性别、民族及年龄段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确诊为STEMI的住院患者共300例,其中青年组(45岁)62例,中年组(46岁且65岁)170例,老年组(>65岁)68例;男性261例,女性39例;藏族215例,汉族83例。按不同年龄段、性别及民族观察各组患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饮酒史、家族史等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浓度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的差异。结果 青年组STEMI患者具有较高的吸烟史、家族史、饮酒史,且与老年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血压史合并率随着年龄增高而进行性增高。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TG显著高于中年组及老年组(P<0.05),中、青年STEMI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老年组。男性STEMI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女性组(P<0.05)。女性STEMI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大于男性(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使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院前急救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雷贝拉唑等西药治疗;研究组30例,在给予对照组用药的同时,在院前急救时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通后24h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肌钙蛋白I(c TnI)水平和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使用生脉注射液对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去少见的痛风疾病,已越来越成为多发疾病。对痛风疾病需要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特别是痛风患者更需要有自我护理意识,减少疾病的危害,下面就痛风症状和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做一些介绍。1临床表现痛风,发病前没有任何先兆。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疲劳,内科急症(如血管阻塞)等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急性病发作时大部分在夜间,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通常是首发症状,疼痛性加重,呈剧痛。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局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老年体检人群听力损失的流行状况,探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度60岁以上人群的体检资料,采用老年人听力障碍量表筛查问卷调查,结合一般人口学的内容、体检数据分析比较年龄、性别、方化程度、家庭收入、吸烟、饮酒、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对HHIE-S评分的影响。结果:老年体检人群听力损失患病率为64.29%(2209/3436),不同特征人群,听力损失的患病率有所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与听力损失有关;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长、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吸烟及饮酒可能是听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群听力受损的患病率较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增长、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吸烟及饮酒是听力受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较低者,听力受损的风险较大,听力损失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疾病。  相似文献   

7.
彭景添 《科技广场》2002,(11):45-4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食的脂肪和热能也不断增加,而人们的体力活动却明显减少;加之生活节奏紧张,吸烟、饮酒等诸多原因,遂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并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势在必行。 秋冬季节,气候变幻莫测,是一年一度的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如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心痛等。因此,在此季节加强心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期间急性疼痛(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EIE)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2014年进行根管治疗的16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疼痛(EIE)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疼痛(EIE)发生率为9.12%。随患者年龄增长,急性疼痛(EIE)发生率逐渐升高,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20岁以下最低。健康状况自我评价良好者急性疼痛(EIE)发生率低于健康状况自我评价较差者;下颌牙急性疼痛(EIE)发生率高于上颌牙;术前症状明显者急性疼痛(EIE)发生率高于症状不明显者;有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病变者急性疼痛(EIE)发生率高于无病变者。结论:根管治疗期间急性疼痛(EIE)的发生与年龄、牙位、术前叩痛及牙髓状况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贾双燕 《西藏科技》2010,(9):48-49,29
目的调查高原地区消防官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情况,以及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国际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设计的FD症状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00名生活在海拔3650m以上的消防官兵进行了调查,并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发现高原消防官兵患FD的人数为178例,患病率为35.6%,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者115例(64.6%)、餐后饱胀者76例(42.7%)、早饱者46例(25.8%)、反酸者44例(24.7%)、上腹部烧灼感者26例(14.6%)、恶心者19例(10.6%)以及嗳气者10例(5.6%)。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原地区消防官兵FD的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经常站岗放哨、劳累和焦虑抑郁,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原消防官兵FD的危险因素中只有吸烟和饮酒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消防官兵中FD的患病率较高,吸烟和饮酒是发生FD的危险因素,提倡在高原消防官兵中戒烟和戒酒,以减少F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ardiac troponin T,cT nI/T)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4例以胸痛6-小时为主诉,并最终以临床金标准确诊的患者(ACS组),入院即留取静脉血检测c Tn I/c Tn T、hs-CRP,并定时采集静脉血检测c Tn I/c Tn T、hs-CRP。同时收集20例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c Tn I/c Tn T、hs-CRP。结论:c Tn I/c Tn T、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方面各有优缺点,联合检测以上指标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藏大学进藏新生发生急性高原反应(AcuteMountainSickness,AMS)的危险因素,为降低进藏大学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考入西藏大学的300名来自平原地区17~21岁汉族大学生,分别在进藏第1~3天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相关问卷调查。问卷根据急性高原病路易斯湖国际诊断标准LLSS(LakeLouiseScoreSystem)及相关危险因素设计制定。结果进藏后第一天高原反应发生率最高38%,随后降低(第二天:37%,第三天:35%)。进藏前不良身体状况,快速进藏以及进藏后高强度活动是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应提倡大学生在进藏前注意避免生病,进藏选择的交通工具速度较慢以及进藏后前几天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脂血症能够迅速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抽选近二年我院普通外科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24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老年人是一特殊群体,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断复杂。给医护工作带来较多困难,在基础治疗上应辅以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人迅速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老年急性阑尾炎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体温不高,白细胞不升,就诊时间晚,容易出现化脓、坏疽和穿孔,甚至会导致休克,且患者多合并有多种合并症,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从延误病情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早期正确诊断,严格注意患者病情变化,早期给予治疗并辅以精心的护理工作,是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顺利的重要环节。本文选择我院24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研究。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散发型戊型肝炎与急性乙肝临床的临床特征。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40例戊型肝炎和40例急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戊型肝炎组、急性乙肝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和对比。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戊肝组患者肝脏的损伤程度较重,与急性乙肝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比急性乙肝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多排螺旋CT(MS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2例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MSCT检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2例423支血管同时经MSCT和CAG成像。MSCT发现157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LAD 79支,LCX 22支,LM 10支,RCA 40支,桥支6支。CAG检查发现149支冠状动脉狭窄,LAD73支,LCX24支,LM 8支,RCA 36支,桥支8支。MSCT与CAG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138支,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96%。结论:在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基础上,MS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可靠的无创筛选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84例高脂血症患者均分为甲组与乙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后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乙组患者干预后的各血脂指标(TC、TG、HDL-C、LDL-C)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脂血症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某高校2015年教职工的体检数据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吸烟、饮酒、超重、高血压、屈光不正和脂肪肝等身体体检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体检者的个人习惯与其身体疾病的症状之间具有一定强度的联系,同时各个疾病之间也具有较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使用Stata12.0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贝敏伪麻片及清开灵分散片,对照组患者单独口服贝敏伪麻片,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贝敏伪麻片配合清开灵分散片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感冒)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23,(1):57-61
<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者中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心肌受累损伤,导致心肌炎甚至暴发性心肌炎。为早期甄别,规范诊治,有序分诊,瑞金医院特制定本建议供临床使用。1.定义1.1 COVID-19相关心肌炎(myocarditis)指疑似或确诊COVID-19患者,出现心肌损伤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伴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或心肌肌钙蛋白T (cardiac troponin T,cTnT)]升高,心电图、心超或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异常和/或心肌组织病理异常。诊断需排除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工人医院收治的50名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病因治疗、抗感染、机械辅助通气、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保护器官功能、血糖管理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II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变化,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指标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评分、MO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意(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