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翠花 《西藏科技》2002,(12):19-22
本试验结果表明,从FERRY-MORSE SEED COMPANY引进的芦笋UC800在西藏林芝温室、露地种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温室芦笋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均高,其经济产量是露地栽培的34.57倍(2002年),投产比为1:22.09.芦笋UC800在西藏林芝产量高,品质好,纤维少,无苦味,微量元素含量高.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林芝中部地区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80—2005年林芝中部地区冬小麦播种期内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林芝中部地区,传统播种期内气温逐渐升高;气候适宜冬小麦播种期逐渐推迟;传统播种期内降水量有所减少。并利用1980~2005年林芝中部地区冬小麦作物观测资料进一步分析了按照传统观念播种小麦存在的弊端,从而得出结论:冬小麦的播种必须打破传统的种植观念,适当晚播,才有利于冬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在影响青稞产量的农艺措施因素中,选择播种期、底肥施用量、追穗肥时期作为生产上的决策变量,以青稞产量为目标函数,所得试验结果通过微机计算,建立了二次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主效应、交互效应的分析结果,播种期、底肥施用量不同是影响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说明其最佳优化方案,在西藏林芝气候、环境条件下"康青3号"品种最高产量的最优组合为:播种期4月8日至4月10日;底肥施用量210~240 kg/hm2;追穗肥时期6月26日至7月4日是最佳农艺措施方案.这一研究结果对春青稞采用模式化栽培技术提高春青稞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初步探究即食天麻脆片的生产,优化其杀青时间。结果表明:采挖天麻通过清洗、分级,按照不同等级天麻分别对其进行杀青处理,杀青40分钟的天麻,均出现了良好的表现,并且没有出现变色、浆液溢出现象,强光下均表现透亮现象;杀青45分钟后,虽然可以达到杀青的目的,但是杀青时间过长,导致了二、三、四级天麻出现空心现象。因此,建议即食天麻脆片生产杀青时间为40分钟。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大,在广东、福建两省大力援助下,林芝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消防工作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林芝消防工作起步晚、底子薄,还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下面笔者结合林芝消防工作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西藏科技》2005,(8):28-29
林芝素有“西藏江南”的美誉,到过林芝的人,无不为林芝优美的风光所陶醉。近年来林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尤其是科技援藏十年来,广东、福建两省科技部门对林芝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援助,使林芝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上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我区黄瓜种植区均有发生,尤其以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城郊菜田保护地发生严重,常造成产量损失20%-30%左右。本文结合试验研究结果、黄瓜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传播途径与发生规律,提出了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对指导我区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优势、高产、高效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野生青杠菌是西藏林芝原始森林中特有的林下资源之一,一般生长在青杠木下,故名为青杠菌。西藏林芝青杠菌是在每年的6~9月之间生长,每年产量一般高于其他菌类,青杠菌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降血糖、提高肌体免疫功能等生理活性。本研究用水提法,采用的料水比为1:24,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3h,浸提两次;提取液浓缩至1/14,醇沉工艺条件为3倍体积70%乙醇醇沉12h;用1:4的氯仿-正丁醇溶液去蛋白,用15%双氧水进行脱色。去蛋白率=3.315%,粗多糖得率为12.484%,多糖中葡萄糖的浓度C=7.302μg/mL,粗多糖葡萄糖占0.585%。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研究收集到的发生在林芝境内111例地质灾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得出了林芝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当日及前期降水密切相关的结论。结果表明,除由于地震、雪崩、人类活动等因素引起的极少数地质灾害外,绝大多数地质灾害都是由气象因子——降水诱发的。林芝气象地质灾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主要有4种类型,即暴雨诱发型、多日中到大雨诱发型和东部脆弱型以及冰雪消融型。据此得到的林芝气象地质灾害与前期降水的定量关系,并建立林芝气象地质灾害预报模式,经检验,其预报准确率在60%以上,为地质灾害气象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春天,属于花的季节。3月的林芝,寒意未尽,却已是花的海洋。远方的山峦白雪皑皑,桃花却已如痴如醉般地争相斗艳。粉嫩的桃花在气势磅礴的雪山怀抱中无限柔媚。妁妁桃花映着蔚蓝云天,美不胜收。林芝的桃花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桃花"。每年3月,野生桃花满山满谷地开放,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桃花盛开在洁白的雪山脚下,成了绝美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林芝的桃花是怎样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影响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为西藏林芝青稞的高产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林芝地区广泛种植的10个青稞品种(品系)的6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公顷穗数穗粒数小穗数千粒重穗长株高,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小穗数是影响林芝地区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林芝地区青稞高产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措施上应主攻单位面积穗数,同时确保其具备株高中等,穗长适中而粗壮、小穗多而籽粒饱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马铃薯脱毒体系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国永 《青海科技》1999,6(1):40-41
通过介绍青海省地理、气候条件和马铃薯生产状况;分析了马铃薯产量降低的原因,并简要说明了青海小依托省农活产院生物中心的技术优势,经过脱毒来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的产量也关系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产量。由于气候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品种技术等条件的影响,在不同地区的玉米产量也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对影响玉米产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的加以改进。通过对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总结来详细说明改进玉米产量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1~2010年林芝逐年雷暴初日、终日、持续期和月雷暴日资料,分析了林芝近50年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林芝属于中雷暴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9d,最多可达44d。夏季雷暴最多,冬季很少有雷暴。雷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2.8%,以4月居多。雷暴主要出现在15~19时,占总雷暴次数的72.3%,其中16时出现最为频繁。雷暴平均初日为3月16日,平均终日为10月15日,平均持续期为214d,雷暴年频率为13.2%。20世纪80年代雷暴日数偏少,20世纪70年代最多,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正常。近半个世纪林芝年雷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说明该地年雷暴日数的随机性强。  相似文献   

15.
对制约邯钢电解脱脂线产品质量、产量的工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工况条件,进行了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全力推动西藏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林芝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完成"十三五"期间的建设目标与任务。经充分协商,近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与林芝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林芝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为全面推进实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苹果是我区农牧民最喜爱的主栽果树品种之一,但目前从我区苹果生产状况来看,一是原有的品种因栽植年限长而树体衰老和品质退化严重;二是更新速度过慢,因气候的特殊原因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较困难,从而年产有下降趋势.为了改善目前这些状况,我们对从辽宁果树研究所引进的18个苹果新品种,在林芝地区的生长、结果习性以及果实经济性状等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及研究,初步筛选出了适合林芝地区生长而表现相对比较优良的岳金、335-58、新世纪、北海道、皇家富士、澳洲青苹和首红7个品种,供今后在西藏(林芝)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8.
小麦高产稳产土肥水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产量是由品种特性(内因)及环境条件(外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在目前大田生产中,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生活条件(光、温、水、气、养分等)中,光与温主要依靠适应自然而得到满足,而水分、空气、养分则主要靠人们栽培过程中给予供应和调节,它们大多通过土壤对小麦生产发生作用,并受土壤性状的影响而在产量上表现不同效果。所以,土、肥、水是小麦生产上首要解决的基本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甘蓝型油莱华杂3号在林芝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以华杂3号在原产地武汉的经济性状为参照,分析其在本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华杂3号在林芝的适宜播期为九月中下旬,迟于10月上旬,则不能越冬或减产;其每亩产量可达200公斤左右,比原产地增产25.28%,略低于常规品种Tower。研究表明,华杂3号油莱适应于本地区的生态条件,经济性状表现良好,产量高,可在林芝地区及生态类型相似的地方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20.
唐秀丽  魏红  刘玉芬 《金秋科苑》2009,(18):143-143
小麦产量是由品种特性(内因)及环境条件(外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在目前大田生产中,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生活条件(光、温、水、气、养分等)中,光与温主要依靠适应自然而得到满足,而水分、空气、养分则主要靠人们栽培过程中给予供应和调节,它们大多通过土壤对小麦生产发生作用,并受土壤性状的影响而在产量上表现不同效果。所以,土、肥、水是小麦生产上首要解决的基本生产条件。本文主要探讨小麦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