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草是畜牧业发展之根本,草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地方畜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没有草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地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问题。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西藏高原特色畜牧业基地,而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其生态和生产功能,对生态保护建设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新挑战。那曲草原站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提出藏北高原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发展人工种草可有效解决草原生态保护利用和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藏北高原发展适宜区域人工种草,是保护和建设发展藏北高原草原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发展适宜区域化人工草地建设,使荒地及闲置地得以充分利用和改良,生产更多适宜优质高产饲草料,缓解藏北高原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夯实畜牧业基础,储备冬春防抗灾饲草料奠定基础,提高高寒草地生态功能,促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因此,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是藏北高原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房前屋后"人工种草是藏北高寒牧区防减灾饲草料储备的重要措施。利用"房前屋后"特殊适宜区域种植当年生优质高产牧草,可有效解决高寒牧区牲畜冬春季饲草不足的问题,加强牲畜防减灾能力。筛选高产优质牧草品种,研发"房前屋后"人工种草关键技术,提高饲草单位面积产量,推广应用于藏北高寒牧区,缓解天然草场承载压力。研究表明,"房前屋后"人工种草平均亩产鲜草3501.3kg,青干草产量较周边天然草地产草量高31倍,可多承载16933个绵羊单位。因此,"房前屋后"特殊适宜区域开展人工种草适合在那曲高寒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倪祖彬 《资源科学》1985,7(3):13-19
利用天然草场放牧牲畜能以少量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获得较多的产品。放牧制度是使牲畜与草场适时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放牧畜牧业的一种方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它的发展变化受生产力水平制约,同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草场资源特点和畜种的区域差异密切相关,对天然草场的经营效果影响很大。在西藏,放牧畜牧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然而,它的放牧制度如何?又有什么样的地区变化?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本文要分析研究的问题,它对改善放牧制度和促进放牧畜牧业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考察研究所及,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赣中红壤丘陵区草食畜牧业发展潜力及其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赣中红壤丘陵区的畜牧业虽有一定发展 ,但在畜禽资源配置与利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使得区内畜牧业 ,尤其是草食畜牧业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该文在分析千烟洲试区的试验数据与农户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指出以猪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 ,肉牛、山羊、鹅等草食畜产品比重低及饲养管理粗放是制约该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从土地生产率、市场与政策限制以及启动资金等方面探讨了传统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和评价表明 ,南方草食畜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且种草养畜的经济效益明显高出传统畜牧业。因此 ,该区今后畜牧业发展方向应利用天然草地、果园空地和冬闲田建立人工草地 ,种草养畜 ,逐步形成以肉牛为主 ,山羊和鹅为辅的草食畜种占一定比例的合理畜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阿坝州是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由于超载过牧、鼠虫害频发等因素,草原逐渐沙化退化,植被盖度降低,牲畜可食用牧草大幅度减少,毒害草滋生,草地生产功能降低,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建设人工种草基地是促进川西北牧区畜牧业平衡发展的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本文旨在归纳总结一套川西北牧区品种选择、地块整理、播种技术、肥料施用及刈割的技术体系,为川西北牧区人工草地建植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州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姚海潮 《西藏科技》2003,(11):51-56
本文阐述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我区畜牧业的对策与措施,指出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推进我区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西藏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草原辽阔,畜牧业资源丰富。畜牧业是我区农牧民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牲畜既是藏族人民的生活资源,又是生产资料,与农牧民的衣、食、住、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千百年来,藏民族生活的基础是依赖着畜牧业。我区地形复杂,居住分散,交通、信息、科技落后,“靠天养畜”的传统习惯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直接影响着我区畜牧业的发展。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年来,畜牧业生产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牲畜总头数成倍增长,畜牧业总产值也不断上升,但是畜牧业发展的潜力与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科技推广应用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推进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养殖经济迅速发展,牲畜总头数的增长速度及幅度都是空前的。剧增的牲畜头数不仅给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达旗子孙的生存环境也正遭受威胁。达拉特旗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文章就达拉特旗畜牧业经济与生态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由于地域辽阔,牧业经济发展落后,青海地区的牧民们一直沿袭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青海省牧区实行了草原家庭承包和牧畜作价归户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牧业经营体制。在此过程中,以"房屋定居、草场围栏、牲畜棚圈、人工种草"为主的"四配套"建设也在牧区各地推广开展,定居放牧成为"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而在实行草原承包改革之前,全省牧区牧民家庭中实现定居放牧的比例不到总户数的10%,尤其是在气候冷、海拔高的玉树、果洛  相似文献   

9.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以农牧结合为基础的畜牧业发展经历了经营主体变革、农牧结构调整和转型专业化三个阶段。经过进程分析发现,西藏畜牧业发展路径既受政策、制度、资源和科技等外部因素影响,也受农牧结合体系内生因素有机肥、饲料粮和饲草料以及外生因素化肥、农用机械的影响。经过内外因素比较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外部因素作用于外生因素,引起数量型专业化;外部因素作用于内生因素,引起质量型专业化;西藏大力发展的种草养畜属于质量型专业化,环境污染外部效应实现内部化,符合农牧结合发展规律。最后,提出西藏加快草食畜牧业专业化发展、调整农牧业补贴政策、合理引导农牧业科技发展和培育农牧结合新型经营主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举世瞩目。内蒙古的畜牧业,同全国及全区各行各业一样,也取得了惊人而瞩目的发展。牲畜年末总头数由1978年的2586.5万头(只)发展到1997年的5180.4万头(只),增长了一倍,实现了由游牧、定居游牧到...  相似文献   

11.
发展西藏绿色畜产品,是跨入新世纪,迎接新挑战,赢得新发展,也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载体。因此,西藏畜牧业必须进一大步加大科技含量,调整产业结构,让生产安全、优质、营养丰富、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从而带动西藏畜牧业向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尽管畜牧业发展空间比较大,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牲畜常见疾病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因此畜牧养殖户做好牲畜疾病的防控,有效避免牲畜发生常见疾病的危险,才能提高畜牧养殖水平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经济的主体,在整个民族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年四季在于春,要想搞好畜牧业这个产业就必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只有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才能使畜牧业顺利发展,畜牧业越是发展越要抓好动物防疫工作。近年来,各地动物疫病频发,发生疫病的病种也多样化。但发生最多的还是常见的几种疫病,如果不加以重视,势必会给我区畜牧业带来巨大损失。根据多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出提高我区乡(镇)、村动物免疫的主要方法,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稳定粮食生产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的商品型畜牧业改革开放以来 ,西藏农牧业发展成就巨大 ,实现了粮油肉基本自给 ,农牧民温饱问题初步解决。但是 ,生产效益差 ,农牧民收入低 ,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 ,也仅相当于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五分之一。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当前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一 ,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推进农牧结合。目前西藏农业以粮为主、结构单一 ,农区已普遍存在粮食过剩和卖粮难问题 ;畜牧业仍靠天养畜 ,草场严重超载 ,商品率极低 ,传统落后的畜牧业已陷入困境。传统落后的农、牧业…  相似文献   

15.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地势高亢,气候寒冷,草场辽阔,牲畜分布集中,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探讨西藏气候条件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为畜牧业生产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是农业气候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浅谈西藏人工草地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拥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地,但牧草低矮、稀疏、产量低.而且草地退化严重,荒漠化程度加剧,生态环境异常脆弱.开展人工草地的研究工作,对加快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南高原是青海省的重要牧业区,适宜发展高寒畜牧业,高原牦牛、藏系绵羊为其优势畜种。但该区牲畜病害传播频繁,严重阻滞其发展。本文根据该区1950~2000年牲畜病害资料,对该区牲畜病害分布特征和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为该区牲畜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治区由于其地域特点的影响,其昼夜温差较大,冬季较为寒冷,因此,对于一些家畜的养殖,需要进行相应的保暖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这些牲畜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状况。暖棚养畜,是目前在西藏牧区发展较为迅速,应有较为广泛的养畜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塑料暖棚,将原本开放式的养畜模式,变成了封闭式的养畜模式,使所有的牲畜有了一个相对温暖又安全的畜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家畜的生长环境,使其避免恶劣受自然环境的侵害。暖棚养畜技术在西藏牧区的有效的施行,使得我国西藏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能够使其进一步完善,文章从暖棚技术的优点开始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西藏牧区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青南高原是青海省的重要牧业区,适宜发展高寒畜牧业,高原牦牛、藏系绵羊为其优势畜种。但该区牲畜病害传播频繁,严重阻滞其发展。本文根据该区1950~2000年牲畜病害资料,对该区牲畜病害分布特征和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为该区牲畜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括论述了西藏畜牧业发展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提出了提高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的思考,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尤其提出了“实施局部移民方案,开发拉萨河,雅鲁藏布江流域新经济区”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实施此方案,不仅能提高畜牧业抗灾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全区经济振兴将是巨大的推动,到下世纪中叶使西藏居于全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的前列,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