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克健  陈红征 《复印》1998,(4):16-18
本文以a-萘苯腙为传输材料,以酞菁氧钛和偶氮化合物共混得合作为光生载流子材料,制备双层有机光电导体,着重讨论了共混复合物的组成与光电导性能的关系,紫外吸收光谱表明光电导体光谱吸收范围拓宽到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区,通过X-ray衍射和ESR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余志武 《今日科苑》2007,(20):33-34
酞菁类化合物具有高度共轭的π电子体系,在可见光区有强的跃迁,使酞菁化合物显示出独特的光、电、热、磁的性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光动力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引人瞩目。本文在评述PDT用光敏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芳氧基取代酞菁锌进行了荧光光谱的研究及光敏氧化活性研究,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结果归纳如下:1、测定了标题配合物在8种溶剂中的荧光光谱;探讨了取代基、取代位置及溶剂等对光谱性质的影响。从荧光光谱数据看,芳氧基取代酞菁锌的荧光量子产率均低于无取代酞菁锌,其中氮杂芳氧基取代酞菁锌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有望开发成为光诊断剂。2、测定了喹啉氧基取代酞菁锌光敏氧化色氨酸速率常数,探讨了取代基、取代位置及取代基数目等对光敏氧化色氨酸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α-(4-Q0).PcZn具有良好的光敏氧化能力,有望开发成为抗癌光敏剂。  相似文献   

3.
金祥凤  周淑琴 《复印》1996,(2):24-26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光衰表面电位仪和用该仪器测量了酞菁感光膜的光度表面电位曲线,得到了以金属X-型酞菁为载流子产生材料(CGM)的感光膜的残余电位为42V,暗衰为90,3%和感光灵敏度10erg/cm^2,这一组数值与同一试样的日本产的SP-428型静电子分析仪所测得的数据相似,说明作者研制的光衰表面电位仪具有灵敏度高,性能可靠,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蒋克健  陈红征 《复印》1997,(4):14-15,47
以聚合物包埋酞菁氧钛的光生载流子材料,α-萘苯腙为传输材料,然后将两者混合砂磨分散,再涂复到铝基上,制备层有机光导体,研究其光电导性能;着重讨论光 体的组份与光导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层光体的综合性能优于双层光电导体。  相似文献   

5.
氯代甲烷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和BLYP方法,对甲烷及其氯取代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采用6-31G(d)和6-311G(2d,p)基组和C-H键与C-Cl键的伸缩振动频率(B3LYP/6-31G(d)基组)进行了计算和集居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化合物中,C-Cl键在CHCl3分子中最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6.
潘浦敦  张诚 《复印》1998,(3):15-17
合成了光生材料TiOPc(酞菁氧钛)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的表征,着重讨论了TiOPc-NiPc(酞菁镍)二元共混复合体系的光电导性能及载流子传输层的组成和厚度对光电导性能的影响,当光生层中共混复合物TiOPc/NiPC为3/1,传输层中腙/PC为1/1.7,厚度为40μ时,光电导体半衰时间为0.50秒,光衰百分率为67.8%,具有最佳的光电导性。  相似文献   

7.
胆甾—4,6—二烯—3—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传健  姜凤莲 《科技通报》1996,12(4):240-242
以胆固醇为原料,经二甲亚砜-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系统选择性氧化,生成胆甾-5-烯-3-酮,产率约33%,胆甾5-烯-3酮经四氯苯酯进一步选择性脱氢生成胆甾-4,6-二烯-3-嘴化合物是合成1μ-羟基维生素D3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光敏剂酞菁锌对于耐药性胃癌细胞的光动力干预效果。方法:通过MTT法检测酞菁锌对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其多药耐药株SGC-7901 ADR的抑制率。设置不同的浓度及光照时长,以判断酞菁锌对两种细胞的光动力干预差异。结果:酞菁锌本身对SGC-7901及SGC-7901 ADR没有显著的毒性作用。但是酞菁锌在两种细胞上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光动力治疗效果。抑制效果与酞菁锌浓度及照射时间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此外,酞菁锌对于两种细胞的光动力治疗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酞菁锌可有效抑制耐药性胃癌细胞的增殖。可为进一步开发耐药性胃癌治疗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毛黄堇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Corydalis)植物-毛黄堇(Corydalis Pubescens)全草中分离得到了六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解析,得知这六个化合物分别为:亨脱灵碱(I,henderine)、紫堇醇灵碱(corynoline)、普托品(protopine),5,10-二羟基二十九烷(nonacosan-5,10-diol)、10-羟基二十九烷(nonacosan-10-diol)、别隐品碱(β-allocryptopine)。  相似文献   

10.
以胆固醇为原料,经二甲亚砜-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MSO-DCC)系统选择性氧化,生成胆甾-5-烯-3-酮,产率约33%.胆甾-5-烯-3-酮经四氯苯醌进一步选择性脱氢生成胆甾-4,6-二烯-3-酮.此化合物是合成1a-羟基维生素D3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11.
朱龙观  俞庆森 《科技通报》1996,12(6):338-342
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对文献报道的氟喹诺酮类C-5位及C-7位有不同取代基的41个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首先编制了计算路径、簇项、路径/簇项和链项各阶分子连接性指标,并建立了这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方程,结果表明5位以简单取代基为宜。用建立的QSAR模型预测了Klopman组合设计的分子活性,结果表明对抑制革氏阳性菌活性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酞菁光盘染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酞菁光盘染料近十几年的合成进展 ,以及其基本类型、结构与光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并在应用方面总结了酞菁光盘染料结构与应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对其在CD R的应用前景方面作了简要分析 .  相似文献   

13.
刘和生  李祥高 《复印》1999,(1):20-21,27
本文以对-二甲苯为起始物合成了对苯二甲基双三苯基磷氯化物,再进一步对硝基苯甲醛反应,合成1,4-二(4-硝基苯乙烯基)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鉴定,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可将该化合物的还原产物与不同的偶合剂偶合成不同的偶氮颜料,这些颜料可用作有机光导体的电荷发生材料。  相似文献   

14.
宋继武  冯文 《复印》1999,(1):17-19
本文合成了以4,4',4″-三氨基三苯胺为中间体的系列三偶氮化合物,对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此化合物为电荷发生材料制备有机光电功能薄膜表现了较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15.
酞菁光盘染料研究进展(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酞菁类光盘染料的基本类型、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对酞菁染料结构与光物理性质以及应用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系统地讨论,并对其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董淑芬  刘铭英 《复印》1999,(1):13-16
两种载流子传输材料:(1)1-苯基-3-[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5-[对-二乙氨基苯基]-吡唑啉(2)1-苯基-3.5-二[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吡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初步使用结果。  相似文献   

17.
固体超强酸催化缩醛、酮化反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露玲 《科技通报》1995,11(5):89-291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SO/TiO_2 ̄-SnO_2催化碳基化合物与乙二醇的缩醛、酮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活化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对缩醛、酮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酞菁铜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高分子有机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酸、碱性和耐化学品的性能,因此,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中间体。除了大量用于有机颜料及有机染料的生产外,在光学、电子、催化、原子能等高科技领域内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电学性能主要取决于酞菁铜内载流子迁移率的大小。本文详细介绍了酞菁铜薄膜热蒸发工艺,制作了ITO/Cu Pc/金属结构,测试了其电流-电压特性,并分析了在不同薄膜面积下其导电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元素有机(包括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应用中的方法学,是当今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不可想象,如果没有许多新反应的发现,或是老反应的改进,有机化学会发展得如此迅速。远的不说,即以魏迪希(有机磷试剂)反应和布朗(有机硼试剂)反应来说,他们分别研究了20-30年,才于1979年共享国际最高荣誉诺贝尔化学奖。魏迪希反应,一般是将季磷盐与强碱苯基锂处理后形成叶立德、叶仑共振结构体,再和谈基化合物作用进行烯化,成为烯化反应的最佳方法。反应时要严格避免水。我们研究小组从磷、砷电子结构考虑,推测有机砷化合物要比…  相似文献   

20.
陈美霞 《复印》1996,(1):24-30
本文用化学分离法、红外光谱鉴定法,定性出10处OPC鼓的载流子传输层、载流子发生层和子涂层中所用的粘结剂树脂类型,列成表1。又测算出6处OPC鼓的感光层膜厚及发生层与传输层膜厚比数据列表2。并且从粘结剂树脂学结构和OPC鼓光电性能之间关系的角度,来阐明如何选粘结对树脂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