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就安乐死划分,权利归属,立法和实施以及安乐死在生命伦理上的认可,所涉及的法律和伦理的矛盾问题予以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
就安乐死划分,权利归属、立法和实施以及安乐死在生命伦理上的认可,所涉及的法律和伦理的矛盾问题予以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的伦理及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在法律及伦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在探讨此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安乐死是符合伦理道德的,我国应对安乐死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4.
对安乐死立法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立法,是人类对待生命的正确的理性选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安乐死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立法并实施。而在我国,由于几千年传统的儒家化思想习俗的影响,安乐死立法阻力颇大。但无论从安乐死的道德伦理的角度。安乐死的医学伦理的角度,还是从安乐死的法理学分析看,安乐死立法,对于健全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对生命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对生命的保护力度,不但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的道德困境与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医学、风俗、伦理、法律、道义等各个方面。因此安乐死面临着一系列道德困境,但笔者认为,安乐死的合法化是一个漫长的必然性过程,因为它是符合道德的,它是现代社会的呼唤。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生命科学知识与医疗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为人类健康生活带来巨大保障的同时,也面临许多伦理与法理问题的挑战,安乐死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丛生复杂的问题领域,安乐死不仅考量着社会伦理、医学治疗、法律规制诸多观念与制度的变迁,而且涉及人生价值观,指向哲学本质层面的问题。其本意不是要快速终结病体生命,而是决定死亡时是痛苦还是安乐,是在坚持有利和自主的伦理原则,在不违背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特殊方式,结束临终阶段肉体无法救治的极端痛苦,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给予慰藉,让人尊严、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是对向死而生的人的存在方式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医学的发展,人们文明素质逐步提高……,因此,有关安乐死立法的问题,逐渐在医学界、法学界等出现了一些探讨和交流。本文就安乐死立法与我国现行法律的矛盾冲突、人道主义与宗教因素对安乐死立法的制约、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与安乐死立法的直接对立、我国安乐死立法必将经历一段长期而艰难的历程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要充分利用儒家"仁爱"精神特有的精神价值和生命力来影响、教育当代大学生,以塑造其高昂的人生格调,培养其有为的人格精神.公民道德是以法治为基础的国民道德,其精神实质是在确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倡导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对于职业劳动双重属性的自觉把握,要求实现自为的存在与为他的存在相统一.三个文明同时抓,是保证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实施安乐死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利,维护死者家属的利益,有利于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医生职业责任感的增强.其在一定限度的存在对社会、患者本人及家属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二十世纪同以杂文名世的伟大作家,鲁迅和柏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对安乐死予以正面的关注。所不同的是,鲁迅只是略有涉及,而柏杨则以专文详论。对此现象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安乐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即无痛苦的死亡。在法律没有禁止安乐死的情况下,公民可以为之,况且安乐死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同时安乐死还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所以安乐死立法正当其时。我国应当从安乐死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适用方法和主体、实施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来完善安乐死立法。  相似文献   

11.
安乐死既是科学问题 ,也是一个伦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学者争论的话题 ,至今仍没有得到共识。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 ,探讨了安乐死难以付诸实施的原因 ,认为传统观念、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个人情感等是影响安乐死实施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安乐死的宪法学思考目的在于提供安乐死的国家立场。从宪法权利的观念看,安乐死的争论主要围绕着生命权的本质展开。生命权的本质是自由权,也就是个人自主安排自己生死的权利,这种权利可以授权医生协助其安乐死。对于非自愿的安乐死患者,可以基于人的尊严的理由对其进行安乐死,因为人的尊严是比生命权更高的价值。但是国家将这种选择交给了患者的家属。  相似文献   

13.
安乐死是指对患有医学上不能救治而又极端痛苦的人,以及植物人,脑死亡者和严重畸形儿,在不违背其意愿的前提下,由病人自己提出或其亲属要求,经医生确诊,并经有关组织批准和监督下由医生实施的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终结生命的一种处置行为。安乐死的合法化已经成为国际立法的趋势。安乐死的合法化是民众的愿望。消极安乐死在社会上已普遍存在。将安乐死合法化是由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生活水平决定的。实施安乐死与犯罪有本质的区别。法律必须对安乐死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可分为积极与消极安乐死,自愿安乐死与非自愿安乐死,自杀安乐死和助杀安乐死.自愿安乐死不是犯罪,应合法化.立法时须从实施对象、实施主体、实施方法、实施程序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每年有近一百三十万人死于癌症,民意调查显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安乐死有强烈需求,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安乐死也比比皆是,而我国相关立法议案虽然提了近二十年,却依然没有列入立法规划。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其本土化进行论证,文章试从这两个层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世界著名的军事著作,其价值不仅在军事领域,它博大精深的思想还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主要表现在与中国传统伦理有密切的关系,在军事伦理、管理伦理上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其深入挖掘,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考察,分析了“安乐死”在法律范畴内的3个特征,提出了“安乐死”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8.
论安乐死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一直是刑法学关注的话题。安乐死合法化在理论上有着坚实的基础,同时社会生活实例的增多和民意的支持也表明了对其规范化调整的必要性。作为法律对现实的应对,结合我国实际并借鉴国外已有的立法实例,而作实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9.
初探安乐死     
现代医学条件下,“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这一问题众疑云云,因为安乐死的诸环节无不关涉到种种道德问题,而且由于道德问题,在安乐死的立法问题上也疑云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