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人认为石是一种载体和大地文化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石头"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意象,是一个承载着极其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审美蕴涵的特定文化符号.曹雪芹对这一意象创造性的成功运用,使得<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终结性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女性文学中,女作家赋予“梅”这一文学意象以丰富的内涵,表现了她们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主要从宋代女作家对“梅”的审美视角、审美追求和审美主体三个方面来观照宋代女性文学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意象的出现串很高,本文从文本切入,选取<西厢记>、<牡丹丰>、<桃花扇>为例,探索"花"意象在戏曲中的情感内涵、情节结构和主题建构诸方面,考察"花"意象在戏曲中的审芙价值及文学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中,“美人”意象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审美意象,与封建文人雅士之间建立起微妙的对应关系,命运之轮将二者的关系拉近,使文人对女性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并将这种感慨沉淀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5.
"女性人文主义"1998年由我国学者第一次提出,它以其新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基点和价值目标,显示了广阔的女性文学理论发展前景.但在近十年的女性文学研究中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从该理论构想的内涵、特征以及意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揭示它的丰富理论内涵,明晰它对于女性文学理论建设可能具备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圆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元范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心理及思维模式息息相关,与道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封建集权思想及儒家"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目的都有很大的关联。在文学实践中这种"圆意识""圆文化"凸出地表现为"月亮"意象和"大团圆"的结局模式,后者既有其民族性、大众化的一面又有其封闭性、保守化的一面。本文试图从文字溯源、生态文艺学、合成构词、人文内涵、文艺实践等角度立体展现"圆"的丰富内蕴。  相似文献   

7.
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在1976年发表了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女勇士>.<女勇士>以旧时中国为背景,通过极富想象力的虚构与简洁的白描手法,展示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唐人街华人圈中的小女孩的童年生活及她周围女性的现实生活,体现了华裔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该书以独特的叙述视角和手法、丰富的文化形象和奇特的故事传说震撼了当代美国文坛,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末,她提出"世界小说"(GLOBAL NOVEL)这一写作方向,冲击了约定俗成的"伟大的美国小说"概念.十多年后,这种创作方向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创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的诗歌,创造了"太阳"意象,表现出一种"太阳"情结.这种情结表现为"太阳"意象内涵的独特、丰富,其文化渊源乃中国古典文学的古葵意象、古典哲学的"阴阳"之道及古典诗歌颂日的传统.它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鼓声”是《边城(节选)》中一个重要独特的文学意象,已成为被作者赋予了特殊意义的文学符号,负载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文章以“鼓声”为切入点,探究其独特的叙事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生存焦虑的隐喻.  相似文献   

10.
谈UP和DOWN的意象图式及隐喻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空间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始发域,向其它认知域或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过程.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UP和DOWN都是意象图式概念,勾勒的是动体沿纵坐标相对于陆标的运动或位置.从UP和DOWN的隐喻拓展中可以看出,在英语文化中,较好的事物通常被称为"上",而较不好的事物通常被视为"下".空间隐喻所蕴涵的丰富意义体现了英语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12.
"省得、免得、以免"三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都有相近之处,但又略有差异,各自都有一些用法体现出自身历时演变的特性,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较难把握的词。我们通过对汉语母语语料库、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实际语料的考察,对比分析现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该三词的处理方式,探讨其得失,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对类似相近或易混淆词语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中的"央",毛传曾有解释。至唐代流传为两种训释:一为"央,旦也",见《毛诗正义》等;一为"央,且也",见《经典释文》。清代对两种说法各有拥趸。阮元曾指出"《释文》‘旦’字或误‘且’",但未予解决。本文从文献版本、词义训释和字形变异等角度加以辨析,认为前释为确诂,而后释为讹传,其"且"实为"旦"之形误。解决这一历史疑案,有助于正确理解《诗经》内容,并可纠正各种典籍未加考辨而照录《经典释文》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16.
徐蓉蓉 《天津教育》2021,(8):138-139
“微课”是教育方法体系中的新组成部分,其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好的教学用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主要以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在无“微”不“质”的新型教学主题下开展有效的微课教学。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指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其实质是指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农民增收的问题。“三农”问题既有历史的根源,也有现实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共同努力,“三农”问题是决定现代化三步走战略能否实现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多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对当今的中国音乐教育改革来说,赋予了我们有别于西方人的特殊含义、独特的时代要求和历史的使命。二十世纪后中国基础音乐教育到底是欧洲化的音乐教育,还是民族化的欧洲音乐教育?文章就我国音乐教育中的多元化、欧洲化、民族化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体现.高考中主要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的是否有效及高效问题.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经过老师的引领及共同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再加上对知识的进一步训练检测达到巩固,最后经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拓展达到升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21世纪,中国的各项改革都进入攻坚阶段.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信息传递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中国共产党能否发挥其政治优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增长,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之一就是要看其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地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