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法治的进程是漫长而曲折的,笔者试图从中国法治的百年历史历程中找到近代中国选择法治的被动性。针对目前我国的国情,提出现代中国选择法治的主动性,是现实的需要和理性思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崔东宝  陈玉  王玉飞 《科教文汇》2014,(5):217-217,224
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现在履行依法治国的关键工作所在,目前构建法治中国主要是在一定的法律伦理的基础上展开,法律伦理虽然与现在的法治中国中的法治精神存在着一定的碰撞,但是法律伦理在构建法治中国方面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法治中国是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精神的关键所在,是国家迈向现代化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中国必须以法律伦理作为基础,不断将现代化中国的新生元素融入到其中,实行法治中国的有效构建。本文首先将对法律伦理进行总体的改善,然后分析法律伦理在构建法治中国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依法法国”论及“以法治馆”,详述了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的历程及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揭示了“以法治馆”的内涵、本质、特性及目前影响“以法治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法治思维在我国公民心中逐渐形成,法治理念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由舒婷婷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法治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从法治运行的主要环节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法治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丰富和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全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者、教育价值等多方面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理念的渗透与融入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朱金凤 《知识窗》2023,(4):75-77
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决定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目前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文章分析郑州经贸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和困境,提出通过完善高校现有教学体系、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创新课堂形式、发挥大学生法治意识自我教育功能等途径,达到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现代情报》2002,22(6):156-157
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治理国家的两个重要方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古代"礼法合治"的社会制度对于当代高校法治与德治教育相统一具有重要价值,是践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解读古代"礼法合治"的内涵,分析了其对当代高校法治教育的意义,提出了高校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融合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公益诉讼对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进而对公益诉讼有着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治的进程是漫长而曲折的,笔者试图从中国法治的百年历史历程中找到近代中国选择法治的被动性.针对目前我国的国情,提出现代中国选择法治的主动性,是现实的需要和理性思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张丽静 《大众科技》2014,(8):210-212
法治指数作为对法治的一种量化,对法治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世界正义工程(WJP)的法治指数是立足于法治的普遍性价值理念追求,对全球法治进行的一种量化与横向对比,因而该法治指数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但是当前各国法治发展并不平衡,经济、文化、传统也存在由很大差异,因此提出在法治指数的构建上应该具有特殊性。以我国为例,就是要构建中国化的法治指数。文章通过探讨法治指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存在基础,同时结合中国法治的特点,力求在法治指数的构建上突出中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相较于以往"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表述而言,是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和目标的丰富与深化。建设法治中国,人民群众是基础力量。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懂得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为构筑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随着国家高考政策的放宽,地方高校的持续扩招,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学生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在高校学生涉及怀孕或生育后究竟该如何处理与对待的问题上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一个学生的失足带来的不幸,不仅是一个学生一生的不幸,也是两个家庭的不幸,更是一个新生生命的不幸。因此,文章以法治的视角,试分析高校学生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及进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秦威 《学会》2014,(11):34-35
<正>10月22日,《人民日报》以《用法治精神推进改革大业》为题,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指出:"推动中国改革破浪前行,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治党的要求,是对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深刻总结,也明确指出了继续推进改革大业的法治路径。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蓝图中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到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理论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国新时期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一、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法治即依法而治,它是一种治国方略,一种理论思想。依法治国、实施法治,是从古至今贯穿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从商鞅“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到章太炎的“专以法律为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法治理论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赋予了法治不同的含义。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推行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邓小平的法治思想逐渐形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公益诉讼对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进而对公益诉讼有着关键意义的公益律师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法治与和谐社会的综合分析,认为法治与和谐社会在思想基础、价值追求、实施方式及奋斗目标等方面具有同一性。因此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我们必须全面做好立法工作,严格执法,切实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法治文化建设日益成为衡量法治国家的重要指标。法治文化是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撑,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法治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的基础上,阐述了法治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蔡晓丽 《科技风》2015,(3):245-24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民守法被视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环节,与立法、执法、司法一并突出强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环节。必须不断增强全民守法观念,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努力促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相似文献   

19.
李芳丽 《科技风》2011,(10):275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并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笔者就我国的法治建设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法治中国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任,他们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以及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必将影响中国的法治进程,法治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应依据2018版教材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认知到行为实践的“知行合一”的法治教育效果。开设法律通识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延伸,能够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