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某报登载了一篇A管理模式大型宣讲会的新闻。为了说明参会者的学习兴趣,新闻用了“300元一张门票不嫌贵”的肩题,文中更多处提及:“1100多张300元钱一张的门票供不应求”,“许多企业老总说,只要对企业发展有帮助,花多少钱都值得”,不少读者阅后提出强烈质疑:“听一场报告,要公家花这许多钱,如此‘败家子’行为,谈何学习企业管理,谈何搞好企业管理,又怎能登报表扬?”  相似文献   

2.
谢静 《今传媒》2006,(11):18-19
在一个企业中,有些话员工能说、有些话员工则不能说,这似乎是常识;领导让说就说、不让说就不说,这似乎也是潜规则。不过,当常识变成新闻,常识本身即遭到质疑。近日一则有关企业封口令的新闻就触及到这些常识。这则题为《白领“疯狂石头语”惹恼上司》的新闻主要内容如下:“在周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同志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许多记者的新闻写作实践早已印证了这个道理。 一篇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取决于这篇新闻写得是否生动活泼,其中有许多制约因素,比如,文章的思想内容是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张日报,抓新闻是“看家本领”。近几年,《北京青年报》在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三个意识: 一、判断新闻价值要有“读者意识” 应该说,所有办报人都讲读者意识,没有读者,报纸便无法生存。但是,要把这种“读者意识”贯彻到底,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们已经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多年,但不少地方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却往往变成了“通稿宣读会”。这时通稿不但没能传达应该有的信息,反而成为了被受众质疑乃至否定的话柄。长期使用通稿,还会造成记者的惰性和媒体本身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受损。一纸通稿,不仅不能使读者解决“为什么”的疑惑,有时连“是什么”也无法说清,更不要说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层分析和解读了。这实际上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也是新闻道德缺失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也是“新闻纸”。这个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理由很简单:它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定期的、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但是,这是一张特殊的新闻纸,它除了和社会上发行的其它新闻纸有许多共性外,还有明显的个性。首先,它姓“企”,读者对象是企业内部职工,而不是整个社会读者。其次,经济上不是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办报也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杨丽 《新闻实践》2011,(12):33-35
“把新闻写实”,可说是新闻界同仁一直以来追求的一个目标,说多了难免有点陈词滥调的味道。但没想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赋予了这一命题新的激情。因为“走转改”,读者读到了许多内容实在、清新扑面、新闻价值高的好新闻,继而也使我们多了继续探索这一命题的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准确、鲜明、生动,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能否吸引读者,感化心灵,这三大要求之一的鲜明性是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给读者以一定的准确的信息外,还要以鲜明的情感影响读者,使其良知、情操得到震撼,看了动情。应该说,目前的多数新闻还是很注意情感投入的,但这种情感经常“迟到”,不能让读者一接触到新闻就舍不得丢开,而让读者在阅读全篇中慢慢“消受”。这种情况。不仅削弱了一些好作品的强烈感染力,也使许多新闻作品在自身  相似文献   

9.
中宣部有位领导曾经对“有偿新闻”作过透彻的揭露:“明明是新闻采访,偏偏收取宣传费:明明是广告,偏要用新闻形式进行包装;明明是钱稿交易,说成是‘奖金’;明明是向企业或个人出让栏目、节目、专版,却说是合作宣传……”这几年,由于中央和各新闻单位加强教育和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有偿新闻”这股不正之风大大有所收敛,但也不能说已经偃旗息鼓、销声匿迹了。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道,是因为这一事实能够“载”着记者想说明的问题、记者认为应该提出的呼吁、记者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奔向读者。如果把这些统称为记者想带给读者的“信息”的话,可以说,新闻事实作为载体,它能载的信息量越大,它的“新闻价值”就越高。我自称这一观点为“载体论”。  相似文献   

11.
写出读者“欲知的”有的同志认为,会议新闻所以不受读者欢迎,是因为这种新闻中除了“强调指出”就是“强调说”,即大段地引用报告的内容。应当看到,会议新闻中的“说”也是一种事实,而且常常是重要事实。因为许多会议都涉及党和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问题是记者要对这些“说”进行选择,不能笼而统之地“一锅端”,那样常常把重要的新闻事实埋没在大量无关紧要的文字中,读者因时间和眼力所限,自然不愿或不能去“沙里淘金”,挑选自己“欲知的”,所以不愿看这样的会议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新闻,颇为引人注意。兹将这一条消息引述如下: 美国目前有一张颇为流行的“快餐式”报纸,这张报纸的特点是消息报道简明扼要,三言两语道出读者最关心的事情,最长的消息不超过300字,有的只有标题和副题。这种报纸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 这条消息给了我们以什么启示呢?它告诉人们:新闻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必须向“短些,短些,再短  相似文献   

13.
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这是读者多年来对新闻出版物的一种评价。你说冤枉吗?我们这些“生产”书报刊的“老总”们,心里最清楚:读者的评说是公正的。有错与无错,是辩证的统一。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很难要求一部书,一张报,一丁点儿差错没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有错是绝对的,无错是相对的。但是,担负着生产精神产品的报刊社,可不能用“差错难免论”来搪塞读者,宽慰自己。眼下的事实是,读者——“上帝”一面在强烈呼吁报刊上消灭差错,为他们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而另一方面天天“生产”书  相似文献   

14.
读了1992年第5期《新闻记者》“一张新闻照片,三年新闻官司”一文的最后一节说,审理案件“要充分考虑到我国新闻立法的现状和人们对新闻舆论尚不适应的心理。”其表现为有单位“能吹不能批”,对表扬报道怎么拔高也不过分,对批评稿细微末节的出入耿耿于怀。这段话,正好说明新闻确有表扬稿拔高、批评稿出入的情况。报刊登了有出入的文章,读者提出批评、解释、申辩,或诉诸于法律,应当说是正常的,也是读者的权利,不宜一概说之为“人们对新闻舆论尚不适应的心理”。读者发表意见或提出批评,编者和作者应当欢迎,不宜说人家是“求全责备”。以我接触到的一些实际看,报刊编者只能听好话,不能听批评意见或不同意见的情况并不少见。《半月谈》曾登过一篇认为群众来信越多越好的文章,观点是不全面的,我以工作实际总结的经验体会写了一封信给《半月谈》,杳  相似文献   

15.
贤内助     
通许县政协常委、县广播站编辑陈相门在负责征订《新闻爱好者》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钻家属院,去乡村农舍。他爱人高爱荣热情支持,把家务活全揽了过来。老陈为了组织多征订杂志,对一时钱不凑手的通讯员,就先开票,过后再收钱。为此,老陈为不能及时给报社清账发愁。高爱荣说:“报社情囫囵咱情破,家里有钱先垫出来。”当时,高爱荣在家种有几亩责任田,就把卖棉花、花  相似文献   

16.
对于办报人来说,读者即市场。因此不妨说“心中有读者”实质上就是“心中有市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报纸虽然有着极为强烈的政治属性,但它终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读者买报纸,是一种消费行为。如果你提供的新闻信息,没有什么价值,读者从中不能获取有益的营养和精神的愉悦,你就会遭到冷遇。如果做到了“心中有读者” 或者说“心中有市场”,那我们就会自觉地根据读者的需要采写新闻、编辑新闻,从而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新闻学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7.
“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首顺口溜是揶揄那些上班无所事事的“阿混”官儿的,想不到这后半句“一张报纸看半天”,如今倒成了广大读者对某些报纸求之不得的事情。说“一张报纸看半天”,这未免带有几分夸张。即便是一个阅读能力很差的人,看完一张对开四版的大报,也无须花费半天的时间。但是,许多读者近来纷纷反映和抱怨说,一些报纸“没有看头”,几分钟便可打发了。诚然,这样说也是一种“夸张”,或是因为自己的某些偏见而夹带了一些个人情绪。然而,从读者的主观愿望来说,假如一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羊城晚报颁发了一次特别奖——“创新奖”。获奖者是提议创办《读者今日来电》专栏的编辑容洁如同志。《读者今日来电》专栏的开辟,确实是个创造。它及时发表读者用电话报来的新闻,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扩大了报纸的报道面,密切了报纸和群众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工作的现代化,开创了该报新闻改革的新局面。羊城晚报的领导及时对这一创举特别颁予“创新奖”,这件事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新闻工作是一项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不断创新。没有创新,新闻工作是做不好的。一张报纸,如果几年、几十年“一贯制”地老是那么几个栏目,那么几种形式,那么一种文体、文风,老是那么一副老气横秋的面孔,读者怎么能越来越爱读呢?老作家孙犁说:“艺术  相似文献   

19.
提高企业报质量,不能忽视要闻版这个重点。报纸的一版(包括企业报)应该是整个报纸的“龙头”版面。过去新闻界有一种流行说法:“读者看书从前至后顺着看,看报则从后至前倒着看”,先看四版的副刊。这种现象不能只用副刊的趣味性、娱乐性来解释。应该看到:读者的需求不光是趣味和娱乐。以发布重要新闻、宣传重要政策、传递重要信息为职能的要闻版,同样是读者的需求。问题在于要闻版的职能和功能有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是不是满足了读者的需要。应该肯定,只要要闻版发挥了要闻版的作用,头版就一定能抓住读者。在这方面,《东风汽车报》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四抓”,即:抓头条,抓栏目,抓言论,抓编辑记者的素质。在办好要闻版的过程中,如何把这“四抓”抓出成效来?我们实际上是在“四抓”中贯彻了七个字:新、独、近、广、短、重、活。实践证明,用七个字改进要闻版,不仅符合新闻传播的普通规律,而且突出了企业报的特色;不仅使《东风汽车报》更象一张“新闻纸”,而且使这张报更符合“东风人”的口味。  相似文献   

20.
周云倩 《青年记者》2004,(11):48-49
“米不够水来凑”,报纸一天天变“厚”,“新闻贫乏症”也一日日加重,版面上大量充斥“垃圾”信息,导致读者对许多“加量不加价”报纸的质疑和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