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含蓄意指和隐喻,原本分属符号学与修辞学两个不同领域的意义建构模式,两个学科的嫁接使我们认识到:隐喻是含蓄意指的等值转换;正是借助这种等值转换,新的意义才得以建构.此外,隐喻和换喻从来是修辞学等领域里争讼不休的难题,借助符号学的视角,经年纠葛在一起的这一对概念可以轻易地被区分被识别:即隐喻是两个符号的含蓄意指的所指之间存在着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广告话语传播中的符号意义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广告话语的构成特点、传播的互动过程,运用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对广告话语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进行价值判断。本文认为,广告话语的构成会受到广告话语目的、商品(品牌)特点、消费者需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广告话语是整个社会话语结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话语能通过大众媒介影响社会规范、社会价值判断,并体现消费取向、社会结构构建及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体系体现出文本意义表述的不同方式。本文从句式结构、篇章结构、修辞意象、风土人情和背景知识的不同视角阐述了跨文化传播中文本意义的个性化文化编码与解读方式。主体间性和文化融合有助于消除各种文化差异对文本意义可能产生的误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妍 《视听界》2004,(3):38-39
《中国妇女》杂志在2001年上半年针对女性,策划、组织了有关女性和大众传媒的问卷调查,当问到“您是否认为大众传媒存在对妇女的偏见时”,81.96%的人认为“存在”,认为“不存在”的仅占9.02%,还有7.69%的人表示“没有感觉”。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到今天的大众传媒仍然是男性话语占据着主流地位,对女性的形象塑造和符号认知也仍然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打上了男性话语的烙印。本文主要对电视上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考察男性话语系统中女性荧幕形象的塑造和诠释。荧幕上的女性形象塑造女性形象是电视荧幕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闻报道、广告,还是电视剧,女性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23):25-28
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原点,分析意义产生的本质机制,进而探讨品牌传播过程中视觉符号意义生成的关系结构,并从而得出结论:视觉符号传播时意义失焦,单纯品牌、产品的视觉符号无法生成意义,只有借助符号之间的关系结构才能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而其传播信息的载体--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网络语言实质上是一种传播符号,具有虚拟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玮 《新闻大学》2012,(2):41-47
“如果说城市就是媒介,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奇怪” (佐藤卓己,2004:24)?一位学者在撰写现代传媒史时如此发问.这个说法之所以可能让传播学者感觉奇怪,是因为它打破了我们对于传播和媒介的惯常理解.关于媒介,我们的关注点较多地落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专业的大众媒介上,这又与我们常常将传播理解为这些大众媒介的信息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群体分化日益显著,使得处理群体关系、群体利益等问题在我国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9.
10.
李彬 《军事记者》2002,(2):21-22
什么是符号?符号在传播活动里起什么作用?大众传播学为什么要研究符号及其意义?这些问题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打发——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原材料,一切传播活动都离不开符号,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说复杂,就整个传播研究里,就数有关符号及其意义的理论最玄奥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品牌传播流程入手分,析了广告符号与品牌传播的内在联系并,结合实际的广告案例探讨了广告符号对品牌传播构成影响的四个方面:广告符号在选择上的不同侧重;广告符号的强势与弱势;广告符号的精神内涵;广告符号的优势组合。为我国企业合理利用广告符号创造优秀的品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育仁 《新闻界》2005,(5):83-84
电视新闻写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必须了解其写作的基本特点。一般来说,对电视新闻写作基本特点的了解,又必须首先从了解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开始入手.索绪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致认为,没有符号的帮助,我们就不能用明确的、固定的方式把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区别开来.任意的一个概念就像一团迷雾,这儿什么事情也不能用固定的方式来区分;这儿不存在预先确定的思想,在符号出现前什么也不能形成”因此,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即:能指+所指=符号.那么,什么是能指呢?他说,就是指称一个实在的客体,在电视节目中,就是指声音、图像和文字等;什么是所指呢?他说,就是指称这一实在的客体所含纳的理念、意念或者概念。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时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人的注意力。借助于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所有物品的生产都可以不断翻番,但惟有人的注意力是不可以生产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准天然资源。因此,当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引入到中国后,旋即成为了互联网和大众传播媒体研究的新宠,各种媒体都希望能在“注意力经济”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一方面,媒体依靠科技不断地抢夺“眼球”,企求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但另一方面,由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信息资源的共享产生了物质技术的基础和可能,那种靠单纯片面地追求狭义上的独家新闻制胜的做法似乎不再有效。电视媒介,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尽管在播报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4.
田恬  吴迪 《东南传播》2010,(7):139-141
当代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特别是以电视为代表的影像信息传播形态,已经大规模潜入生活的骨髓,强有力地撞击着一切经典的文化形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那些曾经不容置疑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社会的诗歌传播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文学文本符号和影像传播的特性,以探索在传统形式的文学传播领域,影像符号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合理表达诗歌文本。  相似文献   

15.
袁建 《传媒》2018,(7):83-86
广告符号机制是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核心,该机制形成了以符号为基础的区隔性、超级意指性、象征性三个层次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中,广告符号机制呈现出主体多元性、内容生成的精准化与个性化、传播生命周期的短暂性等新特征,其运行的内在机制是大众消费仪式符号和小众亚文化符号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为媒体竞争的结果,图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报道形式活跃在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并形成焦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虽然文字稿发挥着全面介绍信息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受众越来越关注媒体报道内容中的图表内容,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传播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前人研究多采用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理论和方法,以阐释和规划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活动。但因传播环境及条件的差异,这一方法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笔者首先探讨了品牌对消费者和企业的意义并将其归结为传递信息,体现差异化。并且品牌所传递的信息是经过整合的。从而认为品牌首先是一种符号。随后文章阐述了作为符号的品牌,它的意义构成和意义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采编者如何在充满激情的世界中,从多角度来深化内容传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传播的内涵?"培育市场"、"提升传播",注重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深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以创造出更多富有成效的"新媒体"产品,是每个媒体人时代使命,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归宿。  相似文献   

20.
谭强  杨帆 《新闻前哨》2024,(5):35-37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之根,在现代艺术与数字技术的浸润下,它已演变为内涵深化与外化的多元符号。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中国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一场视听盛宴,更在于守正创新地推动了非遗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文从文化符号学视角出发,探讨非遗在春晚仪式化传播下文化符号的生成与意义建构,以期探究非遗文化符号在“编码”和“译码”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索文化符号在非遗传承中的应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