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略号是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但在语义表达中往往具有“言尽而意犹未尽”的作用。笔者就小学语文教材的例句,分类说说省略号的修辞作用。一、表示想说而又未出口①“老班长,你怎么……”(《金色的鱼钩》) ②“光知道玩?不,我是有理想的,我要当……”(《小五更>) ③“哎,你这人真是……””(《高大的背影》)  相似文献   

2.
省略(lüe)号先生有个毛病,总是说半截(jie)话。比如,有人问:“省略号先生,你昨天去哪儿了?”“昨天,昨天我去……”省略号先生撂(liao)下半句话就走了。你就是等到天黑,也别想知道他昨天去哪儿了。省略号先生的这个毛病,归根结底还要怪他的太太。他的太太是个急性子,吃饭恨不得一口吃完,走路恨不得一步迈(mai)到,别人说话她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听完过。她总是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跟我想的一个样!”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执教《月球之谜》一课时,有学生问:“文中第六段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是否也可作为一个自然段呢?”关于这个省略号,《教师教学用书》解释:“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他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另外,省略号也使文章结尾具有了开放性……”如果照书上原文直接叙述,学生理解起来势必产生一定的困难,对此,笔者并未正面作答,而是故意将问题交给学生,让其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并将得出的结论予以归纳整理之后再来讲解。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绝大多数同学认同这个省略号代表了一个自然段,理由有二:一是省略号所省…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有一道思考题: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算出1+3+5+……+17+19和2+4+6+……+18+20的得数。这是中高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好题材。如果使用得当,将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指导学生解答时可分几个步骤: (一)认真读题。带有省略号的算式,学生初次接触,感到陌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教学时可先要求学生把题目补写完整,使他们理解式子的含义,熟悉算式的书写形式,做好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工作,促进学生的思维过程从“有限”到“无限”的飞跃。(事实上把省略号移到算式末尾,就表示无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想的真实性表现在语言之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思想的真实性,就必须讲清语言。结合课文,讲好标点符号的用法,讲好遣浏造句的准确、生动、有力,讲好语,修,逻、文,讲清作者的思路等等,都会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这就是以文悟道的道理。下面举例说明。以讲标点为例。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闰土的性格有好多处用了省略号。如写中年闰土刚见到“我”时叫道:“老爷……”在谈话中闰土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助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闰土说出的仅有三十六个字,省略号却用了四个。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作者用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省略号在表示列举未尽的意思时,它的作用相当于“等”或“等等”。如果文章用了“……”就不必用“等等”,或者用了“等等”就不用“……”。但是,在报刊上去却经常出现省略号与“等”或“等等”连用的情况,例如: “文学作品有许多特点:例如通过特殊来表现一般,通过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等等”。(《人民文学》1978年第八期第109页) 例子可以举出许多。这些省略号都应该删去。在省略号和“等等”连用的情况下,一般都以去掉省略号为宜,因为保留后者,无论是从阅读和听觉上来考虑.都是有利于明确、清顺地表达文章意思的。而“……”是无法读出来的。有的文章中,省略号不与“等等”连用,但与类似“等等”的词用在一处,如“……  相似文献   

7.
“这里的省略号.浸透着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情.让我们再次读出省略号的意味深长。”课堂上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过渡语。却留给了学生疑问。一下课。就有学生跑来问我:“怎样才能读出省略号的意味深长?”我诧异而又茫然地示范读了一次.便心虚地打发了学生。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渐渐产生了一个挥之不去的疑虑:这样简单的示范读,  相似文献   

8.
省略号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现代文中随处可见。其作用也有好几种。大家都知道:标点符号有体现语气这一作用。省略号在某些方面也有这种作用。如:“要……要……记住……革命……”,表示声音的断续。在书面上,省略号嵌在句子的字词之间,朗读时在语气上可以表达出来,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省略号用在象声词的后面,许多人在朗读时则往往被忽略。如:“哈哈  相似文献   

9.
体验,就是结合生活经历让学生“生活于角色的的生活中”,感受角色的感情,与文本产生共鸣。举个课例。《小马过河》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情节用对话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接近儿童口语,适合训练有感情地朗读。但其中也有难点,如小马回家与妈妈的一段对话,特别是“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没……没想过’”。这里有两处省略号,表示小马心里为难,说话断断续续,小学生很难读出那种难为情的语气来。一位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难为情”就是不好意思,然后问学生:“你难为情过吗?”学生争着回答:…  相似文献   

10.
[案例]学习《荔枝》一文,教学临近尾声,学生还沉浸在母子浓浓的情意中。突然,一位学生举手道“:老师,我觉得‘荔枝依旧年年红’这个句子后面的句号用得不合适,用省略号好。”话音刚落,同学们议论纷纷,并迅速形成两派——“句号”派和“省略号”派。到底是句号好,还是省略号好?如何利用这一质疑点、争论点让对话触及心灵,引向文本更深处呢?[课堂回放]师(:赞赏地)说说你们的想法?(“问省略号”派)生1:我觉得用省略号显得意味深长,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有千言万语想对母亲倾诉。生2:荔枝依旧年年红,年年看见荔枝就想起母亲,思念永远不会停止。生3…  相似文献   

11.
这道题要求学生学习“省略号的用法”。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 一、讲清省略号的用法。省略号表示文中有省略的部分,它的用法较多.但我们不要面面俱到地都教给学生,必须从训练要求出发,依据这三个习题.让学生切实掌握好省略号常见的四种用法. 1.“咩.咩……”小羊亲热地朝我叫了起来。这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声音的延长,有时也可以用破折号,其区别是表示“余音袅  相似文献   

12.
师:同学们,“标点符号”一节就学到这里,还有什么问题? 生(甲):有个地方我不够明白。课本中说“省略号后边不必再用表示停顿的符号”,为什么前一页的例(11)(“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园看,千鸟渊看……;在京都看,奈良看……;雨里看,雾中看,月下看……”)的省略号后边又要用上分号? 师:这例子,粗看起来没问题,两个分号把句子分成三层,三个层次说了三类内容:在东京不同的地方看、在不同的城市看、于不同的时间看,每层次内又都有逗号,所以用上分号。但仔细看,分  相似文献   

13.
《故乡》中少年闰土和“我”的谈话四处用了省略号。①“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②“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③“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④“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这些省略号不仅表示省略了不必要写出来的内容,同时表现了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使人仿佛看到他滔滔不绝、话犹未尽的样子,感受到少年闰土的活泼多知、勇敢机智、见多识广。中年闰土的讲话用了十处省略号,其中有三处是叫“老爷”的:⑤“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相似文献   

14.
省略号前后要不要标点,很多同学对此感到迷惑。有的同学认为既然使用了省略号,它的前后就不需要再用标点了。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那么怎样确定省略号前后是否需要加标点呢?这里介绍两条规则。一、省略号前标点的确定1.省略号前面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么句末应当加标点。因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如果不标点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例如:①“阿!闰土哥,——你来了?……”②“红旗插上大门岛!同志们,冲啊!……”上面两个句子都是完整的句子。例①表示吃惊,既有惊叹语调,又有对眼前情形的不敢相信,所以省略前用问号。例②表示…  相似文献   

15.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止步”的“句号”。在此,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切身体会,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运用“省略号”的几种类型及其功能。一、自我揣摩,触发情感共鸣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在课尾巧妙地设置情感悬念以弹拨学生情感之弦,触发情感共鸣,使之情动于衷。如教完《泊船瓜州》后,教师趁学生沉浸在王安石望月思乡的绵绵愁绪中,饱含深情地吟诵起王…  相似文献   

16.
开心乐园     
一名学生发表文章,编辑部给他回信,信中说:“你的文章得以发表,按字数算你的文章1000字,每字0.05元,你将得50元稿费。”学生大吃一惊:“要是我在‘世界上有水果:西瓜、李子、香蕉……我最爱吃西瓜’那个省略号处写上1000种水果名就好了。”  相似文献   

17.
一次,讲授完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走出课堂,就有同事不解地问我:“……为何要把文章作者和背景介绍安排在课文教学环节的后段?”我说:“语文教学是不应该太程式化的,尤其是散文教学。教学这样一篇美文,我第一要做的是先把学生引领到‘故都的秋’那美的意境中去,只有从‘最美’处切入,才能让学生更积极地调动思维,更充分地感知文章,然后再经教师对作家、背景等相关知识作相机介绍,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8.
教师大观园     
鲁迅与省略号 说起来,省略号(……)在我国还是鲁迅第一个使用的。1909年,他在与周作人共同翻译的《域外小说集》中首先把省略号引进来。鲁迅亲笔在书前“略例”中介绍说:“有虚线以表语不尽,或语中缀。”这该是我国最早的省略号了。不过还没有用上“省略号”这一名称。当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时,已经使用一套新式标点,其中省略号也大有进步,改虚线成虚点,且固定为六点,但仍然还没有省略号这一名称。直到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接受了国语统一筹备会《请颁行新式标点符  相似文献   

19.
在很多文本中,标点符号都向读者传达着作者的心声,对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标点的停顿,更要关注这些标点符号“停顿”所带来的语言的变化。如“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小鹰学飞》)在这句话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读出小鹰询问的语气,体会小鹰的虚心,更要关注这中间的两个省略号。文本中的“……”并不表示省略了什么话语,而是表示小鹰的呼吸快而短促。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就要指导学生读出小鹰急促地喘着气的样子。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课文大多文字精炼、意境深远,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适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须顺应课改潮流,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善于挖掘教材中想象的切入点,引导启发,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借助省略,延伸空白。借助文章中的省略号这一空白处引导想象,有助于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有助于对学生思维延伸的培养。如在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引导学生阅读“妈妈带我访问了许多网站,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时事新闻,有卡通漫画,有科学知识,还有课程辅导……真是应有尽有。”我紧紧抓住这一时空的省略号,要求学生联系前面语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