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于思考的人,是世界上真正富有的人,而善于把思考上升为理论的人,又是一个把财富分给他人的人。文汇报的昊培恭正躬行此事。由于工作关系,我曾注意收集吴培恭发表的大量新闻论文。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又得到了吴培恭的两本著作复印件《新闻改革与创新》和《漫话人物报道写作》。朋友认为,这是新闻学研究领域里的创新之作。我粗略地读后感到,它又是这个园地里的一枝迎春花。清“左”务实,晨开创造性思维日本现代丰田生产方式的首创者丰田喜一郎用十分形象的话,说出了求异思维的特征:“我习惯于把事物倒过来看。”吴培恭正是用这种超常规思维,留下了他思索的深深印迹。他说:“这是令人身心交瘁  相似文献   

2.
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记者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笔下的新闻就会出彩。有的记者善于用“逆向思维”,因此,他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有的记者善于“发散性思维”,那么,他的新闻作品就能举一反三,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最近我发现,使用“延伸思维”去观察社会,可以深化主题,写出主题深刻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3.
同样一件事,在有的人眼里平淡无奇,而在有的人眼里却是一座新闻“富矿”,能挖掘出非常好的新闻来。这就是思维的差别。一个善于思考尤其是善于辩证思考的记者,必然会反复咀嚼、仔细思考、认真比较,掂出事实的新闻价值,找出事物的客观原貌,新闻点子就会滚滚而出。  相似文献   

4.
由改进作风说到改进文风,“至人所未至”,既是一条实践经验,也是一条新闻规律:走“不一样”的路,才能出“不一样”的稿。好记者应该是“思想家”,善于“想人所未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深度和广度的突破,二是对有价值思想瞬间的敏锐把握。具体方法上可有这么几条:“老题材”用“新思维”;“小题材”用“大思维”;“非事件性题材”用“新闻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许多文章这样概述:“观察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基础。”观察力就是“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观察力是构成人的智力的要素之一,它不只是单纯的知觉问题,而且包含着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因此又把观察力称为“思维的知觉。它不是单一的视觉活动,而是视觉、听觉、触觉、  相似文献   

6.
陈红艳 《出版参考》2022,(10):58-61
本文基于策划编辑的视角,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教育学学术著作出版为例,指出在打造精品力作中,策划编辑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构建学科学术出版的大数据库,把握学术发展脉搏;利用长线思维与节点思维,搭建选题策划的“互联网络”;用与时俱进、精益有精的工匠精神,服务好每一位作者;善于借力,善于沟通,让“一个人变成一支队伍”。  相似文献   

7.
赵鹏 《大观周刊》2012,(8):255-255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指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动各环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即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调整”“校正”又来自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只有深刻的认识、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正确地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8.
二、思维特点概括起来说,记者产生“深度”思索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处于大变革时期的诸多社会现象使人们产生了许多困惑,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是记者具有进行“深度”思考的思维能力。这里着重论述第二点,即张建伟的深度报道的思维特点,他在主观上为产生“深度’作了哪些思维准备。张建伟是善于思考的记者。基于多年的采访实践与刻苦学习,他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法体系。这个体系由三大要点构成:以怀疑为开端的“怀疑一分析一发现”的证伪思维是其主干,充分信息化的新闻观念和系统因果现是其两翼。这是他认识和分析问…  相似文献   

9.
张杰 《兰台内外》2008,(6):64-64
胡锦涛同志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实践证明,光会学习还不够,还必须善于思考。只有勤于并善于思考,才能学得实,悟得深,工作起来,才能紧密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得心应手。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好勤于思考这个环节,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国文化存在差异,为了让输出更有效,在“走出去”的工作中我们不能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选题,不能用中国人的阅读方式出版图书,必须要让选题符合该国的文化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讲的问题新闻采写中的“求异性思维”,并不是一味标新立异,而是要求记者、通讯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突破思维中的一些框框,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善于注意了解和研究现实生活,并对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现象与事实进行独特的思考。首先,在发现问题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闻报道的面比过去拓宽了,也力求有一定的深度。用时髦的话说,大家都注意以“全息摄影”式的笔法求新求深,取代过去的“平面照相”。不管这种比喻恰当否,但它的方向应当加以肯定.新闻只有给读者“立体感”,才可引导读者去思考,而不再采取那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片面性、说教式的报道方法。要使报道在读者面前有立体效应,其基础应当是“多维思考”。大家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多因素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头脑亦应进行“多元思维”,才能还事物的本来面目。“多元思维”与“多维思考”是一回事。事物既是复杂的,你的思维方式自然也要复杂一点。如象石油勘探,过去用“二维地震”只能求地层一个剖面,近年引进“三维地震”能搞出几个剖面.这样找油就来得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所谓独立性思维,就是指善于独立思考,遇事不盲从,不人云亦云,面对权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迷信权威。可以说,独立思维的这一品质,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品质。就拿教育报导来说,教育在当今社会已经是每个社会成员成长、发展的基础和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前进发展的基础和需要,科教兴  相似文献   

14.
何谓“边缘处思考”?我们就是从思考对象的定义或规范中走出来,远离思考对象的中心,跳出思考对象的“正统秩序”,从思考对象的边缘处尽可能把自己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边缘处思考并不是离经叛道,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环境,提供了一种思考的维度。从思考对象的边缘出发,我们这些研究者适度摆脱了那些固有的思维程式的约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直面思考对象的整体,在思考对象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建立起研究者的“帐篷”。当然,边缘处思考并不意味着对中心对象的忽视,反而只有在对中心对象有了清晰明确地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边…  相似文献   

15.
韩向辉 《青年记者》2007,(14):83-84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侧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一个领域的研究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联系起来,相互交叉,把其他领域的思想和方法移植到本领域的研究中,从中找到借鉴和启发,以解决本领域的问题。侧向思维的特点是思路灵活多变,善于运用对比、联想等方法进行推导,往往用于正向思维发生困难时,  相似文献   

16.
王春霞  周俊 《大观周刊》2013,(12):160-160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人点。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用“是”、“对”、或“不是”、  相似文献   

17.
文汇报高级记者吴培恭的新闻传播论文集《新闻改革与创新》,已由文汇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吴培恭长期紧密联系新闻工作实践研究新闻传播理论,撰写了《新闻的求索》、《人物报道写作》两本专著,并在全国各地新闻刊物上发表了350多篇论文。这本集子精选了其中50多篇论文,作者提  相似文献   

18.
李龙芹 《大观周刊》2012,(15):206-206
中国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9.
杨志伟 《大观周刊》2012,(10):148-148
“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它对原有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是一个大胆的冲击,对进一步发掘初中历史教学的潜在功能,把学生培养成善于学习、乐于探索、思维敏捷、潜质巨大的创造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前辈、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先生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记者要做思考的笔.”再三回味这句话,感慨颇多.笔者认为,所谓“思考”就是记者的头脑要善于思考,在报道复杂的事件时要冷静,要通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去寻找报道的突破点.一个有思想的记者,就要力求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从“来龙”中找寻“去脉”,开阔思路纵观全局,深入务实善于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