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舒德干,湖北省鄂州市人,1946年生于湖南湘潭。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主要从事进化古生物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翻译《物种起源》并撰写"物种起源导读"和"进化论十大猜想"。先后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了11篇重要学术论文,先后发现了"云南虫""华夏鳗""西大动物""昆明鱼""海口鱼""长江海鞘"等一系列具有原始生命形状的半索动物、头索动物、脊椎动物、尾索动物早期生命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香港李嘉诚基金会9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三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暨第二届“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西北大学地质系舒德干教授是“长江学者成就奖”唯一的获奖者。 1996年舒德干两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最高权威科技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论证了他们发现的“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半索动物─—云南虫”和“世界最古老的脊索动物─—华夏鳗”,为这一世纪性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1999年舒德干再次在《自然》杂志上撰文,发表了关于生命起源又一重大发现“西大动物”,引起学术界的极大…  相似文献   

3.
舒德干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在西北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中国地质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日本蒲郡市《生命之海》科学博物馆名誉馆长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舒德干教授长期从事古生物学、高肌虫和云南澄江化石库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委基金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奖。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地球上38亿年生命演化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生物创新事件,它在不到地球生命发展史百分之一的,“瞬间”创生…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11,(3):6-6
今年2月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刘建妮、舒德干等人在早期动物起源演化研究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发现具有“节肢”的早寒武世叶足动物》。首次揭示了“原口动物亚界”中最令学术界困惑的起源谜团,即节肢动物门的起源与早期演化难题。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4,(9):41-41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海洋“代表动物”的始祖化石科学家对早期动物演化的研究又取得重要突破,一种名为古囊的珍稀化石被证实是现代海洋中的“代表动物”——棘皮动物的始祖化石。2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其最高研究论文规格“Article”形式发表了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等人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合作完成的这一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篇论文题为《中国澄江化石库发现棘皮动物始祖化石》的研究成果,不仅发现了后口动物谱系中一类最为奇特的重要类群——棘皮动物门的始祖类型古囊动物,在棘皮动物起源探索这一长期困惑学术…  相似文献   

6.
在2004年2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研究员、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承担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40亿年了,但是有35亿年都消磨在了单细胞低等生命的水平上。直到5.3亿年前的寒武纪,神奇的“寒武纪生命大爆  相似文献   

7.
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教授,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共同完成的“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获得一等奖,由于3位获奖者从不同方面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并列第一,这在我国自然科学奖评奖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6,(6):109-109
A: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大部分人想到“动物”这个词时,他们实际上指的是“脊椎动物”。就算按照“脊椎动物”来定义,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也为谁发现的物种是最小的而争得不可开交——不过竞争者都是鱼。  相似文献   

9.
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教授、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共同完成的“澄江化石群和寒武纪大爆发”获得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位获奖者因贡献杰出并列第一分享这一荣誉,在我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评奖史上尚属首次,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考古研究     
正4亿年前"鸭嘴兽古鱼"的脑腔和内耳新知提出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新框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幼安、卢静、朱敏带领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开展了对4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盾皮鱼类(布林达贝拉鱼,俗称"鸭嘴兽古鱼")脑腔、内耳和内淋巴系统精细解剖结构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Current Biology。根据新数据,论文详细厘定了有颌类特征矩阵,对其进行的分析结果发现,基于最简约假设的系统演化树与之前假说有较大区别。在新提出的假说中,  相似文献   

11.
国内速递     
正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3月22日,有着88年历史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北京发布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在古生物学各分支领域取得的科学成果,有力地推动着世人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前五大进展分别是:志留纪古鱼揭秘脊椎动物颌演化之路、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1.3亿年前羽毛β角蛋白的发现使古生物色彩复原更加可信、华北发现距今15.6亿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从事古生物研究已有30多年,多年来一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的支持和重视,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侯先光教授是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者,该化石群的发现,为早期生命科学研究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性研究领域。侯先光教授对节肢动物、叶足动物、奇虾动物及其分类位置不定类群等的系统分类学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I0004-I0005
[导读]6月12日出版的《自然一科学报告》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发现的迄今为止志留纪最大的脊椎动物——一种被命名为钝齿宏颌鱼(Megamastax amblyodus)的硬骨鱼。云南发现志留纪最大脊椎动物日出版的《自然一科学报告》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发现的迄今为止志留纪最大的脊椎动物——一种被命名为钝齿宏颌鱼(Megamastax amblyodus)的硬骨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1):101-101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刘武研究小组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对智人洞人类化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小组发现智人洞人类下颌骨已经出现一系列现代人类的衍生特征.这些特征明显表现区别于古老型智人,而与现生人类接近。化石特征说明崇左古人类属于正在形成中的早期现代人,处于古老型智人与现代人演化过渡阶段。这一系列重要研究发现。说明早期现代人在东亚出现的时间或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过程至少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许多动物名不符实,比如说海马不是马,蜗牛不是牛。同样,许多有着鱼名的动物也不是鱼类。下面举的几个例子就是人们常见的名不符实的“鱼”。鲸鱼:是鲸类动物的总称。这类动物虽然长得也都像鱼,但却不是鱼,它们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动物。它们终生生活在水里,用肺呼吸,胎生,哺乳。  相似文献   

16.
比起临床实践,英国医生威廉·哈维更喜欢医学研究。他对心脏、血管和血液的研究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当时,哈维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血液中含有使动物生命充沛的“生命元气”。正是在这种古老哲学观点的启发下,哈维进行了一项具有科学革新性的伟大实验,发现了血液循环。哈  相似文献   

17.
1982年,Goldman和Notterbohm两位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成年鸣禽金丝雀脑中存在神经元再生的现象。以往研究认为,神经元再生仅发生在动物胚胎发育早期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在高等脊椎动物的成体脑中是不会有神经元再生的,因此Goldman等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月鱼各鳍均为红色。而同属月鱼目的"皇带鱼"则仿佛是拉长版的月鱼惊人的发现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的研究团队在太平洋海域捕获一尾大鱼,它简直如尼斯湖水怪般令人难以置信:它竟然是"温血"的!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惊人的呢?科学界一般将脊椎动物分为两大类,其中鸟类与哺乳类是"温血"动物,其体温不因外界温度的高低而有所改变;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则是"冷血"动物,这些动物的体温随外  相似文献   

19.
寒武纪时代发生了生命大爆发,在不到地球生命发展史百分之一的“瞬间”,创生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动物门类。它是否存在,学术界存在激烈的争论。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发现,证实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实存在。澄江古生物群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家在云南曲靖距今4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件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的近乎完整的硬骨鱼化石,并将这条具有许多原始特征的古鱼命名为“梦幻鬼鱼“。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这项成果的文章。美国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将有关包括人类在内的现生脊椎动物起源的探索从泥盆纪(4.16至3.59亿年前)推向了更加久远的志留纪(4.43至4.16亿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