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10,(1):19-19
英国汉普郡朴茨茅斯市20岁男子哈里·波特碰巧和《哈里·波特》中的主人公同名,没想到当该小说风靡全球后,现实世界中的哈里·波特的生活就彻底乱了套,他在学校中经常受到老师同学的嘲笑,而陌生人则压根不相信他真的名叫“哈里·波特”。波特甚至连交女朋友、找工作都差点受到影响。当波特到英国劳埃德银行申请工作时,由于他在求职表上填了自己的真名,差点导致这份工作泡汤。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媒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密,在传媒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它对文学有着何样的影响和干预呢?本文借英国女作家 J·K罗琳的<哈里·波特>引发的结局争论谈谈作家该如何坚守自己应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韩吉辰 《知识窗》2005,(5):50-51
"催眠咒语"?你一定听说过吧.古典神话舞剧"睡美人"中,只要巫师或巫婆念一种神秘的"催眠咒语",整个王宫(包括公主和她的仆人、卫士以及宠物猫、狗、鸟……)都马上进入深深的睡眠之中.电影<哈里·波特>中,也出现了这种威力无比的"催眠咒语"……还有许多古代神话中,都有这种神奇的"催眠咒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4.
风靡世界的哈里·波特,身披隐形斗篷,瞬间遁形,一直令人艳羡神往。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所研发的隐形斗篷都有一个明显缺陷.就是体积相当庞大。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11,(1):I0010-I0010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用于制作真实版哈里·波特“隐身斗篷”的新材料。这种叫做“超柔韧”的材料可能为未来提供一种制造能操纵光的织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是哈里·波特迷,那么你肯定对隐身斗篷非常熟悉。在霍格沃茨学院的第一年,父亲传给哈里一件隐身斗篷。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只要哈里钻到这块亮闪闪的银布下面,马上就可以隐身。  相似文献   

7.
吴慧娟 《科教文汇》2010,(25):73-74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哈里·波特》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吸引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而风靡全球。本文对小说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和介绍,并从其创作视角和想象力角度探究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06,(1):29-29
随着《哈里·波特》的风靡,一股魔法热再次弥漫全球。而现代科技已经为我们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奇迹,神奇魔法就在我们身边。★飞行汽车V S概念车最新一个加入到飞行汽车大本营的是一位俄罗斯前试飞员,他的飞行汽车外形与普通小型直升机相似,操作方式就像驾驶普通汽车。科学家预计  相似文献   

9.
你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幻想:躺在床上,好玩的玩具会自动飞到你身边;天气热了,电扇会及时地给你送来习习的凉风;厨房里的水烧开了,煤气会自动关掉……既不需要动手也不用走路,所有的事情只要动个念头就都能妥帖地完成。可惜,你不是孙悟空,也不是哈里·波特,你没有随心所欲的仙术和魔法,所以,在你想玩积木的时候,你要老老实实地把它从柜子里取出来;热的时候只好自己去打开电扇;水开了,你不得不马上跑到厨房……意念只能呆在头脑里,一切还是要靠你的行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彭黎莉 《科协论坛》2007,(3):229-229
雕塑设计中的"雕"是减法,"塑"是加法。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思想的探讨,分析家具设计与雕塑的关系以及在家具设计过程中的"雕"与"塑"。  相似文献   

11.
陈艳华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71-271,270
要用计算机或数学方法解决推理问题,命题符号化是关键。本文深刻剖析了自然语言中的“或”在命题符号化中的意义和作用及与逻辑联结词“析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视觉思维”的概念并简要提及其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从产品设计的本质——形的创造上来论述“视觉思维”在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在形的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以设计过程中的实际思维历程来阐述并解释“视觉思维”。  相似文献   

13.
现代广告中大量运用了暗示手法,本文着重从暗示的含义、特点、极其在广告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初步了解广告中的"暗示"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是广告创作突破受众漠视,产生视觉和心理刺激力,引发共鸣的有效武器。要达到陌生化的效果,须逆于恒常,在广告语言符号和形象符号的各个层面进行大胆创新,创造新话语、新意象、新意境,达到引起注意、沟通心灵的营销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陌生化”这一手法在广告中的运用,探讨其在广告的宣传攻势中的作用,以及其产生作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对《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和《世贸中心》三部经典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主人公进行分析,解读美国社会中的普通人实现"美国梦"的历程.其中不乏实现梦想后的喜悦,也不缺梦醒后的悲痛,由此反映出当代美国社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詹艳 《科技广场》2006,(12):108-109
本文从营销的角度讨论了认识论和行为论两个学派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不同观点。认识论强调产生行为的心理过程,一系列的有意识的认识,学习和感知的经历是研究心理行为科学的最有意义的数据。行为论认为是过去的行为,而不是态度促使并能解释当前的行为。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例证,文章说明了这两个理论学派在营销中的具体应用及各自的局限性,并指出营销人员需要从行为和认识理论两方面来理解消费者行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气蚀”机制来解释“水滴石穿”现象中的石板凹陷面上的微小细孔的成因,并通过简化计算得出了“气蚀作用”对石板面冲击力产生的压强的定量公式。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法是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传统教学比较侧重于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尤其是生物课容易上成枯燥乏味的课,怎么谈得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呢?本文心理学的角度创新地提出了生物课中的"兴趣教学"和"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9.
杨菊枝  秦宜敏 《情报杂志》2005,24(8):83-84,87
介绍了知识交流过程中的两个“半交流”过程,并论述了两个“半交流”的原理规律及在知识交流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知识交流的过程和规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李白《静夜思》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许多人以为诗中的“床”,就是睡眠的床。其实,诗中的“床”不作睡床解,而指围在井口的一圈栏杆。为什么说“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围在井口的一圈栏杆”才合理呢?通常室内的睡床前难得见到月光。更主要的是,从气象学上说,室内不可能结霜。应该是李白站在院子里,看到井旁的月光,才怀疑是“地上霜”。古时科学欠发达也欠普及,以为霜与雨、雪一样,都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实际上霜是由近地面的水汽凝结而成的:白天由于太阳照射,地表总是不断地在蒸发水份,近地总有水汽。冬天和冬末春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