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世团 《辅导员》2010,(20):41-41
巧妙地利用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巧用语文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刻苦学习 教学苏教版教材“习惯篇”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我不仅引导学生看看图,说说应恢怎样“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应该怎样认真写好铅笔字,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是把数学教材当成习题集,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阅读教材成为老师的专利,学生只要听懂就满足了,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语文活动的重要依托。新课改下,教师的教材观渐渐地发生了改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师要努力尊重教材,但不做教材的奴隶;教师要善于重组教材、包装教材,要形成“大教材”的意识。然而,这种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并不是随意的增删和重组,而是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深度解读教材、宽度拓展教材、薄度回归教材。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教材”是凭借,“教学”是手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需要教”是目的,虽然教材仅仅是教学的一个凭借,但它作为可凭借的对象,其使用的有效性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较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低年级学生不仅要认真地“教”,而且要用心地“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简单地学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引子和材料。如果学生继续用以前习惯了的学习方式,靠参考书、靠教师来把握学习的重难点,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引导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英语到主动地学习英语,逐步齐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在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上,有这么一段精彩的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8.
陈晓军 《考试周刊》2010,(11):68-6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领悟新课标的精神。我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是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一直习惯于照着教材去教,盲目地“尊崇教材”,而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一切“惟教材”的观念已经行不通了,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教材,需要每一位教师善于思考,勤于钻研。  相似文献   

10.
韩月英 《新疆教育》2012,(13):120-12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戍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可采用“读、讲、议、练”四程序教学法。   “读”,就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法是:   “初读”,即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一堂课的教材内容,大部份是学生自己可以读懂的。要求学生对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集中思想听好、听懂老师的讲解。每节课后布置下一次的预习内容,要求学生上课前用 5— 10分钟把新课内容看一遍,带着问题来听课。开始,学生不习惯预习,教师要经常检查督促,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当学生体会到预习后听课效…  相似文献   

12.
蒋辉  朱琳 《现代教育》2003,(14):59-60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的比较稳定的经常性的行为倾向。人们经常说“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之大。我们要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大纳中明确规定:“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怎样才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其中之一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现实水平,立足现实水平,挑战潜在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教材,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由许多细节共同组成的,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得到落实和体现。 1 细节之处体现着对教材的科学认识 传统的教材大多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逻辑主线,再辅以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这就促成了教师“教教材”的习惯和定势。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即“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掌握和领悟其精神实质,根据学生实际:教学环境以及教师教学特色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必要的取舍、调整、补充和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5.
曹靖 《成才之路》2013,(32):77-77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习惯形成了,学生就会主动获取知识,自觉刻苦钻研、勤奋踏实地学习。而自学习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勤于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敏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乐于评点课文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耐心引导,俗话说:“久练成习惯。”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九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强调“培养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于自己的力法,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要按照各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听广酒的》惯,勤动笔的习惯。”这段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  相似文献   

18.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掘教材内涵,创造性使用教材资源,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习惯篇”的教学要旨。现结合国标本苏教版小语第六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以下简称“习惯(6)”),具体谈谈“习惯篇”教学强化“读、学、养”三个环节,追求“透、实、恒”三个境界的实践与思考。一、读图究意,力求透彻“习惯篇”以图说话,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形象直观地呈现训练内容和要求,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提供了学习范例。“习惯篇”的学习应当从“读”图开始,研究也应从“读”图开始。1.仔细观察,读…  相似文献   

19.
洪宗礼先生的语文教育“链”思想既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也非常重视“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和培育,充满“教文立人”和“学文立人”智慧的宝藏。对学生而言,就是在“深读”“提炼”“思辨”“痛苦”“迁移”的历练中自然、渐进地培育和提升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正视现实,勇于担当,用好教材,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大纲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