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可整合“课文”与“作文”两种共生共存的教学要求,通过在语言感受与运用中“锤炼”、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思辨”、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评改”、在文化自信与认同中“传承”四方面的整合策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怎样指导学生写作,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把这种逆向思维合理地运用在写作中,可以收到别出心  相似文献   

3.
杨炜 《现代语文》2013,(8):142-143
近几年来,笔者对教材的作用有了多层次的认识,尤其是目前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每个模块中的板块都有比较明确的教学要点(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突出写作知识),并且针对要点配以典型课文,来系统地阐述要点所规定的知识,这就使课文与作文知识有了天然的联系。把课文当作范文来教学,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作文指导,是一种既科学又省时省力的好方法。近几年来,笔  相似文献   

4.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应当培养的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四者不能割裂开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说明在谈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时说:“在阅读训练中兼顾写作与口语交际。”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课文的某些内容就是可作为作文训练的导火索,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就能爆破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使他们潜在的各种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扩大作文视野,创设更多的作文情景。  相似文献   

6.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应当培养的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四者不能割裂开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说明在谈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时说:“在阅读训练中兼顾写作与口语交际。”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逆向思维似乎都运用在数学解题上,其实,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独特的效果.运用逆向思维,文章不落俗套,想别人非所想,写别人非所写,新颖奇特,易于抓住读者欲读心理.下面举例说明逆向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一、运用逆向思维,创立文章新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中考高考也越来越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考试中写作比分的增加更是吸引了家长和学生的眼球,人教版初中教材更换后,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也相应出台。课程标准的新规定使与之相应的作文考试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作文也由命题、半命题作文改进为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考试形式。当然据参考的近五年的中考试题,话题作文已经成为最主要考察形式而以下几点成为考察话题作文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一)形式的审美化处理;(二)文情的饱满真情;(三)立意的纯洁高远;(四)语言的细心揣摩。基于以上新课程…  相似文献   

9.
我在初三一年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突出中心,达到合格的要求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但要想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尤其是提高描写的能力,则非常困难。一方面学生的写作悟性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另一方面优美的文章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也不太可能在短时内有质的飞跃。不过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尝试之后,我发现如果利用已经学过的课文,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添加几处或是细致、或是动人的描写,日积月累,还是可以让作文水平提升一个台阶的。  相似文献   

10.
读写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阅读中的所思所感形诸文字,写成随感录式的作文。读,因为有写的需求,就会渗透思索的因素和钻研的精神;写,因为有认真研读作基础,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且容易找到怎样写的门径。学生写“课文一得”作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我们给每种形式,姑且取一种名称,以资区别。如: 摘录式。在摘录课文有关句、段中,融会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比如:“什么叫衬托?什么叫反衬?请看:‘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以正衬正,洁白衬明净,更显其明净,叫衬托;叫声衬幽静,以反衬正,倍增其正,叫反衬。”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在语文学科中,我们的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少有关联。对于课文,教师逐一钻研,潜心体味:从句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备课不可谓不细,讲析不可谓不精。但在这其中,过分追求课堂的艺术性理念和应试性功利,每篇文章必然也仅就语言、层次、结构、特色、人物  相似文献   

12.
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往往从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入手,并且重点放在“多角度地研讨精彩片断”上,至于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往往被忽略。这样,学生不仅不能进入作者.就连作品也不能完全进入。哪里还谈得上走出作品、走出作者呢?不进入作品和作者,课文的典范性就打动不了学生,也就不能推动他们走出作品、走出作者,去深入生活,占有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教材,增设了《文章写作与修改》,弥补了以往教学没有作文教学教材的缺憾。然而《文章写作与修改》只在高二第二学期选修,并且只针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写作技巧进行训练,却不能作为贯穿  相似文献   

14.
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往往从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入手,并且重点放在"多角度地研讨精彩片断"上,至于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往往被忽略。这样,学生不仅不能进入作者,就连作品也不能完全进  相似文献   

15.
谢水兰 《广西教育》2008,(13):45-45
教师常抱怨学生们作文(特别是命题作文)无内容可写、空话满篇、大话充斥、结构松散,简直就是在“做”作文,而不是“写”作文。作文教学中,如何突破作文素材这层障碍?根据多年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余丽敏 《生活教育》2014,(20):30-30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手法,运用模仿、想象、感悟和改写手段,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写作技巧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吴新丽 《职教论坛》2001,(12):51-51
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如同一个人吃饭———吸取营养、强健身体与学习、工作劳作的关系;如同砖、瓦、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与施工、建成楼房的关系;如同鱼必须生活在水中,才能摄取食物生长发育一样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将食物吃进口中,经过胃消化、肠吸收变成营养,通过血液将营养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人才能生长、发育强健体魄,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学习、工作,只有具备砖、瓦、水泥、钢筋等建材,建筑工人才能根据设计的图纸建筑楼房;鱼只有生活在水中,才能在水域中游弋、生长、发展。作为教师,只有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统筹安排教学计划、明确课文与作文的内在联系及对应点、充分提取课文中蕴含的综合性知识传递给学生、结合课文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多样化的作文训练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课文与作文的整体教学关系,认为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写作性别差异为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作文教学改革的广阔天地,它启示我们在从事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等因素进行因材施教。笔者提出以下做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课文与作文     
过去,学生都感到写作文难,这正暴露了我们以往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很少结合甚至没有结合的缺点。本学期以来,我在语文教学中除有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