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兰 《内蒙古教育》2009,(14):13-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命题里实际包含厂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其二,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两层意思虽各有所侧重,但其共同点是明显的,即都认为阅读、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过程,且都是具备“主体间性”特征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一种带有文学解释性质的主体间性对话。从阅读教学的运行机制和内在规律来看,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对话显现为文本改写的过程:学生不断地在教师引导下优化自己的解释文本,并借此最终达成知、情、意、言全方位的教育生成。这样的文本改写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文本解释的有效性原则和语言学习效能原则。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效果不理想,教学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也未能很好的解决。本文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出发,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理论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了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已成为西方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主体间性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了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已成为西方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主体间性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问的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备受关注。传统阅读教学主要存在教师——作者中心说和学生——读者中心说两种模式,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仍是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系模式下的产物;通过借鉴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主体间性理论,笔者从改革语文阅读教学出发,提出了构建新型对话阅读教学模式的四项措施:(1)抓好师——生对话(2)抓好生——生对话(3)抓好生——本对话(4)抓好自我反思性对话。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基督教义下的慈善捐赠重视人的价值,经历了由传统的物质捐赠到服务捐赠再到以组织为依托的专业捐赠的过程,构建了捐赠者与受赠者互为主体的捐赠格局和理念。主体间性的慈善捐赠尊重捐赠者与受赠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方互为主体。在全民慈善总动员的时代背景下,对主体间性慈善捐赠的研究,既能够促进慈善理论的丰富和慈善文化的发展,又能够在实践上用来指导慈善事业运作,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重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9.
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重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些内容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了重新的定位,概括起来,有以…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体现了主体间性哲学的意蕴。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它遮蔽了学生心灵碰撞的感受,影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通过主体间性阅读教学的建构,反思当今的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创造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主体间性阅读教学是弘扬主体、彰显个性、注重合作、促进创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纯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并对成人英语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纯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并对成人英语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用主体间性思想来理解和认识网络教学,既是对哲学问题的拓展,也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既具有理论研究价值,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网络教学中主体间性具有交互性、平等性、约束性、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政治课教学必须实现主体间性转向,使之从成才教育转向成人教育,从教材教学转向文本教学,从理想化教育转向生活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属性。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学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和教材编者的编写主体性,它们具有相对性、联系性和生成性的特征。主体间性便是值得追求的一种境界。主体间性指主体合理表现自身的主体性与其他主体达成理解的主客观统一性。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淡化权威、消解中心;倡导“原创性”;鼓励误读等能有效促进主体间性的达成。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可见,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对话,它由以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对话为主的多重对话相互交织而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观念的创新引领着基础教育的改革,针对课堂教学的缺陷进行的改革也风起云涌。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冲破教育的政治化,确立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教育开始重视对“人”的发现,从培养学生土体性到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主体,彼此结成主体际关系,因此,主体间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从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出发,应着力于双主体之间"互识"和"共识"的构建和深化.  相似文献   

19.
一、翻译主体及其特征 "翻译中的‘主体'与‘客体'之说源于哲学,是两个哲学范畴.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将人的理性和感性视为主体".他们认为主体具有以下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人的自身属性;三是人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人不能脱离他对社会的经济形态、典章制度、价值观念等的依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审美解释的学批评主体之间的对话在历时、共时两个维度上展开,构成了学批评主体间性的两种形态。作为客体的学本起着中介和扭结点的作用。本初步探讨了学批评主体间性的两问题:学批评的客观性及其意义;批评主体之间的关系及沟通的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