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傅敏 《早期教育》2006,(2):I0001-I0001
在近半个世纪的课程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分别体现两种课程范式的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彼此对立与分离,逐步走向借鉴与融合。依据范式的观点。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必将为一个崭新的课程范式所取代,这预示着当前的课程正处在旧的课程范式向新的课程范式转型的时期。这种新的课程范式应强调融合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于一体,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学生获得经验的完整性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把它称为“整体课程范式”,它所代表的是当前课程领域追求的课程范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课程范式建立在拉普拉斯范式基础之上,并在20世纪中叶趋于成熟。近几十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革,课程范式也在不断演进。通过对新型课程范式的主要特点分析,指出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3.
课程研究的基本范式及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程研究有两种基本的范式: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现代课程范式建立在客观主义知识观基础之上,把课程看作为确定的产品(fixedproduct);后现代课程范式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把课程看作为展开的过程(evolvingcurriculum),两种课程范式在知识观、课程观与师生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对于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对中国的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课程范式有优越性,也有缺陷性。对他们的批判式思考,可以引发更多的关于中国课程建设的思考。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问题,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士认真思考。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不能太快;否则,课程模式隐藏的问题不容易被发现而留下病垢。  相似文献   

5.
课程范式与课程建构性试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的课程范式在课程建构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课程建构性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渊源,杜威可说是课程建构性思想的先驱。在其后的“课程开发范式”中,课程建构性几乎被遮蔽和扼杀。随着新的自然科学成果的产生及后现代思想的影响,课程建构性思想在“课程理解范式”中才得以张扬。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课程领导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使课程领导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而这种实践活动在当前正面临着一种范式的转型,即由“官僚-控制”范式转向“反思-自主”范式。其中,“官僚-控制”范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科层式的学校组织、法定知识范围的领导实践、官僚权威的充分运用以及技术理性的解题逻辑。而“自主-反思”范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领导共同体式的学校组织;“经验”范围的领导实践、道德与专业权威的充分运用以及反思性实践理性的解题逻辑。  相似文献   

7.
西方课程社会学的研究存在着三种经典的研究方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解释论范式和新马克思主义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张课程内容反映社会权力的分配,课程实施强调对社会结构的传递。解释论范式强调课程内容是一种社会建构,课程实施是师生之间的诠释与互动。新马克思主义范式主张关注课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蕴含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专家型教育管理者这一培养目标,来考察当前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其存在三点不足: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安排不科学和课程范式不合理。为此,应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转换课程范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有待于哲学层面的剖析与探讨。课程改革意味着课程哲学观(课程价值观)的改变,而课程观总是一定哲学思想下的产物。回顾中外教育史,在纷繁哲学思潮影响下主要有两种课程范式和课程观:一是课程开发范式及其课程观;二是课程理解范式和经验课程理论,但两均未能有效解决形态上“学生中心”的经验课程和“学科中心”的学科课程之间的矛盾。因此明确高师音乐教育的特殊目标,立足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借鉴中外其它哲学思想和课程观的合理内核,以实现上述两种课程范式的科学整合,理应成为当前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试析社会转型过程中澳大利亚的课程领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讨论了社会转型过程中两种课程领导范式(制度主义范式和文化主义范式)对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影响。正是这两种范式的作用使澳大利亚课程领导呈现出特点,而这些特点对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是有启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课程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课程研究范式规定着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本文在探讨几个典型课程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新趋势,把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两种需求作为前提,在借鉴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国际化、地方化、个性化等多元化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curriculum change targeting the expanded freedom teachers were given as curriculum develop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2006 school reform in Norway. The new curriculum marks a distinct shift, moving from a content-driven to a learning outcomes-driven curriculum. Policy makers expressed confidence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autonomy: local curricula had to be designed in all subjects to meet the learning outcomes defined in the curriculum. This qualitative study uses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nd addresses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lower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do not see their expanded freedom as real freedom; their world is deeply contextualized and they see a gap between their experienced world and the intended world of the curriculum. What was communicated as extended freedom by policy makers is perceived as extended demands. In this initial phase the teachers place themselves in the position of respondents rather than being progressive change agent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3.
喻春兰 《教育学报》2007,3(3):34-40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种课程研究范式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因而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主义课程范式的合理性面临挑战时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应运而生。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突出了人在课程中的应有之义,它对于释放人的主体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乃至建构一个合理化的社会体制都有极大的帮助。然而,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也存在瑕疵:过于重视个人和自我人本主义课程观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追求自我的完善,从人本主义课程范式我们不难看出现代课程论的进步与局限。后现代课程研究正是对现代课程论研究的反省和超越产生的。笔者仅通过对生态主义课程范式探讨来揭示生态主义课程范式对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课程改革关注课程的整体设计,旨在确立双重课程--由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构成的学校课程.本文探讨了双重课程设计的意义及其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困惑及其破解之道,以及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以来,阅读教学范式发生了转型,主要表现为: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的转换,从教师"肢解"到学生"体验"的转换,从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换,从倾听型学习到言说型学习的转换,从结构型教学到后结构教学的转换。在阅读教学范式转型过程中出现了阅读浅体验、教学假对话、教学伪生成、教学乱言说、教学无结构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当前,乡镇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取得可喜成绩: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已基本认同,学校能根据上级要求开设三类课程.课程改革思想在课堂逐步得到呈现。但从现实状况看,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课程设置只是加法拼盘,课程建构仍是编写教材,课程实施还是变相讲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没有从整体上规划课程,没有从本质上建构课程,没有从理念上实施课程。其应对策略为:从学校教育哲学出发,整体规划课程;从课程本质意义出发,科学建构课程;从课程学习理念出发,全面实施课程。  相似文献   

18.
由课程研究到教师研究的范式转换是以教学研究为基轴展开的。教师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属性;教师研究的内涵追求。本文基于佐藤学先生提出的“反思性实践家”概念,明晓教师研究的当下意义,厘清教师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在学校环境中探讨教师研究开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即“技术范式”和“人本范式”。“技术范式”课程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范式”的课程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不符合人的个性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倾向。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技术范式”课程,采用“人本范式”课程,即课程理论研究应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职业,发展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