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不仅是她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砗,而且在当代文坛中同样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这部小说堪称书写上海近几十年历史的“史诗性文本”,作品以王琦瑶这样一个弄堂女人非同寻常的一生来表现女人和城市、女人和历史、女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的纷繁复杂的主题意蕴。文章即从文本分析入手重点解读作品所蕴含的这四大主题。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长恨歌》被称为当代的“上海叙事”。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环境元素的张力,激活了小说的主题:用一个女人的一生演绎一个城市的历史命运。透过以弄堂为象征的诸多环境描写,我们感悟到了王安忆那挥之不去的“上海情结”,同时也从环境和人物的相互烘托中品味到了一种难以忘怀的“上海精神”。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长恨歌》以上海女人王琦瑶的大半生为线索,写了她与几个个性鲜明的男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她与这个城市的纠葛,虽是写大都市的人和事,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上海最“土”一面的欣赏,诠释着上海的“草根味”。  相似文献   

4.
刘文吉 《教师》2013,(31):118-119
《长恨歌》从整体来看,就是一个城市和女人的故事.王安忆用一个女人的故事来写一个城市的故事,她试图通过对王琦瑶、上海世俗生活的精细描写打造出一份属于生活的寓言.上海是作者精心设置的"戏剧舞台",但是上海它又是活生生的、有灵魂的.这灵魂也就是一个少女的形象——王琦瑶.王安忆写城市女人对城市的感知,同时也写到了城市对生活在其中的女人的影响.上海的繁华和虚荣影响了王琦瑶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王琦瑶以后的一生,城市对王琦瑶有着预见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八小时以外》2010,(1):90-91
在作家马尚龙看来,目前为止,有关书籍和谈论中对“上海女人”的联想和画像,有许多肯定是不很准确不很正确.甚至就是很不准确很不正确的,上海女人在被误读。他写此书的目的,就是要对不准确的“上海女人”作辨析,对准确的“上海女人”进行还原。  相似文献   

6.
上海女人一直是国内最受争议的女性一族。著名导演王家卫曾经说过:上海女人是很好的电影题材,因为上海女人比较复杂一些。于是,就引来了大家的疑问,这上海女人的“复杂”到底是如何的“复杂”呢?在我看来,我则更愿意把王家卫所说的“复杂”理解为是一种独特。这独特就是有魂,而魂就是某种散发着温热的生命质感。  相似文献   

7.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我想,什么才是不变的呢?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相对永恒呢?什么值得我们用尽心思去看去想去琢磨呢?王琦瑶这个女人光华的一生讲述了许多,生动贴切,那大上海曾经风云一时的女人,经历了上海小姐——名嫒——大人物的偏室。其实她的一生只在那一时闪了些许光芒,但这些却耀了她一生,让这光的余辉照亮了她的背影和生活的地方,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8.
雷净 《文教资料》2013,(13):5-6,10
《长恨歌》,这样一部三十万字的作品写了一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女人四十年的感情纠缠,作者以一"恨"字概括了这个女人的一生。本文从"恨"的原因、"恨"的对象及作者"恨"的方法讨论长恨歌为何长恨。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女人集中展现了现代上海社会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在张爱玲的眼中,上海女人时尚、艰难,在婚姻这道巨大的坎上苦苦挣扎。当女人由“宝石”走向“鱼眼睛”的霎那,生活所有的残酷都突显了。张爱玲认识到了这残酷,而面对这残酷,她那苍凉的手势是唯一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巅峰之作《长恨歌》,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而敏感的笔触写出了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个上海"弄堂"中的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从而反衬出大上海的兴衰。作品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观照历史、文化的进程,跨越历史时空,使人物与作品都富有别具一格的美学韵味。作者试从作品的结构美、语言美、意象美、人物形象美四个方面,来阐述作品所独有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讲述了上海四十年间一个普通女子的生命起伏。小说对穿行其中的各色人物都进行了细致的服饰描写。通过这些服饰作者不仅向我们描绘出书中人物的生动形象,而且展示了作为中国大都市的上海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体现出的城市精神。本文从小说中的服饰描写入手,试图研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服饰描写所表达的城市风貌和人物内心。  相似文献   

12.
女性之间姐妹情谊的书写是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海峡两岸女作家对此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台湾作家杨千鹤的《花开时节》、张洁的《方舟》和王安忆的《弟兄们》都描写了三个女性之间的交往,构建了女性三人行的乌托邦。女儿国的构建是女子反抗的重要方式,女子通过寻找同性之向的安慰借以对抗传统男权的压迫,然而女儿国是一种乌托邦,姐妹情谊是不堪一击的。  相似文献   

13.
王玉民是邢台土生土长的作家,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他用心思索着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其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了解析,并从中领略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闵泽平 《天中学刊》2004,19(1):77-82
王安石的《明妃曲》力图概括一些普遍的社会现象,传达一种务实的生活哲理,表达一种深刻的人生见解,它主要昭示了一种不落俗套的翻案精神。这可以从宋人对《明妃曲》的庚和之作及续作中得到印证。过去人们借此批判王安石“背君父之恩”,今天人们阐发其间的爱国情绪,都是对《明妃曲》的误读。  相似文献   

15.
徽州文士的大批涌现,是明代徽州文学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诗社林立,诗人辈出,其中又以汪道昆、吴子玉、汪淮等人为代表。其中汪淮,初为国子生,后弃去而为山人,以写诗论诗为业,与汪道昆、俞允文诸文士交游唱和,著有《汪禹乂诗集》八卷。然而目前学界尚未有对汪淮的专题研究,其生平、交游、著述等情况皆散见于各类古籍、著作中。  相似文献   

16.
临桂王氏家族自始祖王云飞迁桂,至王鹏运已历五世。王云飞以下其子王会、其孙王诚立二代因家贫等原因无力返乡参加科举考试,故未曾出仕,至王必达一代始以临桂县籍应试,一门科第鼎盛。其中王必达中举后,因军功以出仕,官至兵备道。王鹏运之父必达有诗集传世,其诗歌创作成就颇高,王必达的言传身教对王鹏运的人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夔州杂诗》是王光祈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在用事用典、咏景咏物等方面对杜甫的夔州诗多有化用,乃是承继先贤遗风的王光祈忧国忧民之诗人情怀开始成熟的表现。参照王光祈创作《夔州杂诗》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其生平事迹和相关传世文献,对《夔州杂诗》作出论析,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此中所现的与王光祈精神志向渊源相系的人生图景。  相似文献   

18.
从桃源到醉乡——试论王绩对陶诗文化内涵的继承与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文学史上,王绩之所以率先继承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传统,主要在于其人格精神、思想认识与陶渊明有相契之处。然而王绩的人生境界与陶渊明略有差异,故其田园诗风貌亦有别于陶,流露出浓重的名士之气,而略于表现村居生活之淳美,可谓得其真而未得其淳  相似文献   

19.
王棨是晚唐重要的赋家和诗人。通过稽考历代诗文、史书、方志中提到的有关王棨的信息,对王棨生平中一些重要活动予以简要梳理、考证,并对前人论述中的部分疑点进行辨析、补充与商榷,以期深化对王棨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襞一生作诗很多。与王艮、王栋的教育性诗歌有所不同。他借诗表达自己的理想追求;其诗风清新,不拘一格,雅俗共赏;以率性为特征,以自然为起步;其内容主要是他对社会、对生命的感悟和心理体验,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