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成为民生问题始于唐代.饮茶风俗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外地流通.皖境大地是唐代茶叶的主要生产地.皖境名牌茶在整个唐代社会享有崇高荣誉.同时皖境的著名商业城市和诸津关襟要,为茶叶远销外地的交通运输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由于政府的榷茶和茶税重敛,制约和摧残了皖境茶叶的生产和贸易经营.皖境茶叶随着唐王朝政治的强大和经济发展而兴盛,伴着唐政权的衰败和灭亡而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2.
九江茶市与茶文化的形成既有地理和历史原因,也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近代俄商进驻前,九江地区在对俄茶叶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俄商进驻后,他们从事茶叶采购、制造和贩运,九江茶商茶行迅速增加,茶区快速拓展,茶叶对俄出口量逐渐增加。同时,俄商垄断九江茶叶的生产经营和九江茶叶的价格,并从中获取巨额利润。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曾在一段时间内呈现繁荣景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九江茶市与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理白族的各种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其中白族三道茶伴随着各种歌舞在白族民居和洱海船只上为游客表演,深受观众的青睐。与此同时,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约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是:茶叶出口经营管理体制滞后,出口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出口茶叶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茶叶均价低;茶叶生产、出口规模小,缺少世界知名品牌;茶叶出口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等.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出口曾在国际上独领风骚数百年,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中国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应加强茶叶出口经营的指导与管理,提高茶叶出口主体的素质;调整出口茶类结构,提高中国茶叶贸易额的比重;扩大中国茶叶出口与经营规模,打造中国茶叶出口"航空母舰";提高出口茶叶产品质量,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德昂族茶文化是德昂族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德昂族从不同角度认识、体验茶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功能和意义,赋予了茶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风情万种,五彩斑斓的德昂族茶文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对茶的解读像德昂族那样深情、醇厚、芬芳。多彩的德昂族茶文化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自然、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6.
茶清雅恬淡、苦中有甜、先苦后甜的特性,与文人向往的宁静、质朴、清爽、超脱的意境相吻合,象征着人生的历程,也与文人苦修而后成正果的过程相契合。品茶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艺术和审美活动,因此,茶常常被用以抒发情怀。茶诗中包涵着诸多审美因素,首先涵盖了自然美,表现在茶诗中品茗环境的清静幽雅以及诗人对茶叶外形的赞美。其次是社会美,主要表现为茶诗中描绘的民俗风情之美、自由闲适之美和珍视友情之美。再次茶诗本身体现了一定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实施茶叶品牌战略是茶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池州市是安徽省茶叶的主产区之一,为加快茶业产业的发展,切实提高茶农的收入,发展茶区经济,2002年,池州市实施茶叶品牌整合战略,推出主打品牌--"九华佛茶"品牌.通过两年多的运营,"九华佛茶"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九华佛茶"品牌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九华佛茶"品牌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以期对"九华佛茶"品牌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苑茶书是宋人细致研究著名的北苑贡茶而著成。北苑茶书中记载了当时对茶树品种的认识,分析了生长环境和茶园管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北苑茶书还详细记载了制造北苑茶的采、拣、蒸、榨、研、造茶和过黄等工序,研究了制造时的弊病。北苑茶书中最著名的《茶录》首次全面提出茶的品评标准,并细致总结了烹试方法以及茶具。  相似文献   

9.
一、油料类:食用油国内市场有缺口,其中麻油、茶油、桃油、低芥酸油更为紧俏,供不应求;蓖麻油国际市场紧缺,花生油平稳。二、茶叶类:高档茶、小包装茶、各种高级、特制茶市场走俏,中、低档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提法分别对水城盘龙春茶、六枝林场春茶、水城杨梅春茶和六枝洒志春茶中的茶多糖进行提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茶叶中茶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茶叶的含糖量依次为:水城盘龙春萘(7.472%)、六枝林场春茶(8.290%)水、城杨梅春荼9.914%)、六枝洒志春荼(6.433%)。  相似文献   

11.
茶叶规程是晋商在办茶过程中,为保证运输环节的有序进行,由各商号从业者专门编写的应用型文献,“恰克图贩茶歌”即为此中一类。“茶歌”描述了山西旅蒙商人的成长过程,以及福建—张家口—库伦—恰克图一线的贩茶路线。此“茶歌”所保存的有关商人描写颇为详细,偏重对其成长、学习经历、社会生活环境乃至心理活动的描述,是了解晋商中小商人社会生活的珍稀民间文献。以此为代表的茶路歌谣和各类规程也是填补茶路地理定位,深入了解山西籍商人真实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2.
池州宜茶大区,名优茶叶品种纷呈,古有金地源茶、闵地源茶、福合、指合等.尤近现代,池州茶人在承继传统的制茶工艺的基础上,研制新法,开发出"九华毛峰""黄石毛峰""祁红""仙寓香芽""仙寓雪芽""贵池翠微""东至云尖""双溪早芽""肖坑翠微""天方牌"保健茶,"佛霞牌"野茶等众多绚丽奇目的名茶奇葩.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对今年十大类农副产品的需求情况作出如下预测:1.油料类。食用油国内市场紧缺,其中麻油、菜油、花生油、低芥酸菜籽油等更为紧俏,供不应求,山苍子油销售开始活跃,与此同时,蓖麻油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2.茶叶类。高档茶、小包装茶、各种高级特制茶继续走俏,其中以茉莉花茶尤为受宠。3.瓜菜类。蒸馏生姜油、脱水干姜片等调  相似文献   

14.
甘肃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地区,从丝绸之路开始,到后来的“榷茶”贸易、“茶马互市”贸易,生发和影响了当地各族人民的饮茶习俗.除了历史悠久、甚为普遍的“清饮法”之外,甘肃地区尚有罐罐茶、三泡台盖碗茶、酥油茶、油面茶、奶茶、炒茶等多种饮茶习惯,形成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的饮茶习俗和茶文化.  相似文献   

15.
茶叶的主要呈味物质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茶叶是富含多种药理活性成分的饮品,其香气和滋味的丰富程度备受关注.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是构成茶叶滋味的关键组分,香气的代表组分有顺-3-己烯醇酯、芳樟醇、香叶醇、茉莉酮酸甲酯、茉莉内酯、橙花叔醇等,这些组分共同决定着茶汤的品质.从苦涩味与苦味、鲜爽醇味、甜味、酸味和香气等方面综述了茶叶的主要呈味物质.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以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醇味、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钟爱,普洱茶文化影响日趋扩大。随着普洱茶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市场不断升温,开拓潜力极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努力将这些资源打造成知名品牌,从而促进"品牌整合产品"的战略,着力打造澜沧茶叶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7.
健身秧歌已形成一股热潮,它以其独特的锻炼方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倍受青年喜爱,尤其是受女大学生的青睐。这种富有时代精神的锻炼方式目前已在高等学校学生中展开。此文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方面对女大学生进行健身秧歌锻炼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英国最早的茶叶标本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坎宁安于1700年底在舟山定海盘峙岛采集,1701年7月15日寄达伦敦,它和随后由舟山寄送的茶叶种植、加工技术记录及茶椅等物,对英国人学习、发展中国茶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坎宁安其后对舟山进行的全方面科考成果在英国发表后引发强烈轰动,它表明,在"海上丝路"中英早期关系中,并不只有商品的交流,同时也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文化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艺受中国古典美学理念的影响和哺育,在长期的茶事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试以铁观音茶为例,阐述茶艺中所蕴涵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沏茶与备课     
<正> 当你把一注滚沸的开水倒入杯中,干缩的茶叶就获得了生命的滋润,显出了生机与活力。萎萎缩缩的形体渐次舒展开来,晦暗枯褐的颜色也绽出光鲜的绿意。它们或上或下在杯中浮漾、游弋,慢慢的,白亮亮的水便濡染成青碧碧的茶,一缕清香与温馨便随着蒸腾的热气弥散开来。这时你若品呷一口,呀!醇厚清心,余香满口,真乃味道好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