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若根据所教内容 ,相机设疑诱导 ,启发学生思维 ,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结合小学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一、在推导计算法则中 ,设疑诱导皮亚杰说 :“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 ,或者由他重新发明 ,至少重建 ,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在教学计算法则时 ,为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教师可层层设疑逐步引导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一课时时 ,先出示例题 :一辆汽车 25小时行驶 1 8千米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人教版九义教材五年制第九册P68)启发…  相似文献   

2.
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很多,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提问法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思考、解答的一种教学形式,是金工实习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平面磨床教学实习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和笔者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磨床的操作要领,解决磨床加工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问题的提出和探讨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调动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显得异常重要,因此,把“问题”比作数学教学的“心脏”,学生思维的“启动器”,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高速通道”,一点也不为过。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问题氛围中,尽情舒展思维,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中,要让学生在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应用意识。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为此教师在现实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从情景问题到数学问题,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决”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和理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用“数学”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积累思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应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训练。可见,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小学数学必须重视问题策略的引导。结合高年级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寻求策略的需求老师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提出和设计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看成一个过程,让他们以一种逻辑的、有序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行为,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尝试探索。学生沿着这样的过程不断地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问题、进行预测和  相似文献   

8.
汤春锋 《广西教育》2011,(28):44-44
让学生亲身经历,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探究活动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问题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合作,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问题的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对问题模块的精心创设,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由于课堂上所讨论的问题来源于课堂交流,教师的教案只能是一种教学思路,而不是课堂教学的细节.  相似文献   

10.
一、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在讲述环保知识时,应当把学生带出校门走向社会,去看看被污染的河流、城市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汽车的尾气、噪音等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让学生懂得了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混乱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且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熟悉实际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整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阐述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龚红霞 《文教资料》2006,(4):103-104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让学生自己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为今后职业作准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开展课堂讨论,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课堂讨论一般安排十分钟左右,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时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掌握好讨论的方向。如讲解“行程问题”,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慢车在前,快车在后,同时同向行驶,几小时相遇的问题后,我请学生编拟类似题目。有的小组把几小时相遇改成几小时相距若干千米。这时让学生讨论解法。学生发言十分积极、有的指出这问题有两解,一是快车在慢车后相距若干千米,一是快车超过慢车若干千米。教师适时小结,使问题归类,知识成串,让学生对行程问题的本质得到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14.
梁光梅 《广西教育》2005,(7A):36-36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二、教学目标 1.利用野生动物园这幅图,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除法的数学问题。2.根据统计表、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掌握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是第一要素,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也就谈不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就物理问题的课前设计和课堂创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正>问题式学习是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探索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冯熔老师的《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围绕着“问题的提出、研习和解决”这一思路展开,通过研习任务导向,让学生探究、突破、解决问题,最终以语文“素养”抵达彼岸。一、紧扣单元任务,提出“问题”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相比,更注重“专题性”和“探究性”。梳理“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可知,  相似文献   

17.
一、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层层揭示,步步把关。一些教师几乎将知识咀嚼得细细的才喂给学生,生怕学生“消化不良”。这样,教师“精耕细作”,学生“坐以待哺”,所有的疑难和障碍都被教师扫清了,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呢?剩下的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完成作业罢了。试想,学生心目中没有问题,又如何去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就要使学生脑子里产生问题,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积极营造学生主动参与与探究…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足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义心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应该使课堂上有问题,使学生时时处在问题当中。  相似文献   

19.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被列为新课标的总目标之一。其用意是不仅要让学生会做题,更要让学生通过做题掌握其中的一些数学方法,体会其中蕴藏的一些数学思想,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学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激发和拓展,让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去探索、去创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