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和精神是一对孪生姐妹。科学是发现,精神就是发展;科学是发现真理,精神就是传播真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这些为人熟知的词汇,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时代风貌。国家要有国家精神,企业要有企业精神,科学家要有科学精神,甚或我们每个人要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发展的支柱、腾飞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它具有显著的实用性。人们学科学,用科学也往往有着明显的功利性,而科学的内在精神常被忽略。科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科学实用性的同时,应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精神的普及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最根本的科学精神是怀疑和反思。怀疑精神就是不断探寻根据的精神,反思精神就是追求合理性的精神。真正使科学健康发展的前提,是让科学运行在科学精神之中,提倡在怀疑和反思精神推动下促使科学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4.
本对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它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精神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当前对科大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的任务,最后,从加强宏观管理、课程设置、实行主辅修制、举办科学知识讲座和建立科学教育基地等方面提出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科学精神的概念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科学精神的内涵作以分析总结,提出青年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为奉献精神、钻研精神、求真精神、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青年学者应该如何从这五个方面进行科学精神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6.
进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需要有科学精神.本文从什么是科学精神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幼儿教育科学研究中怀疑的精神、求真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合作的精神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科学精神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进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需要有科学精神。本文从什么是科学精神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幼儿教育科学研究中怀疑的精神、求真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合作的精神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科学精神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属于哲学范畴。文章在综述了科学哲学界对科学精神已有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作者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并提出了科学精神内涵的层次问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元论思想使人们忽视了对科学文明内核(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科学精神)的理解,从而导致了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步。该文以伪科学出版物为例,从一个侧面阐明了像各种宣传迷信、邪教、伪科学的书刊之所以能够出版,根源之一就是我们的新闻出版工作者缺乏应有的科学精神。历史上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亩产万斤”以及现时的法轮功痴迷者的种种惨痛教训无不说明科学精神对于提高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对于推动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的缺失:研究生教育的沉重话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科学精神的缺失,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沉重话题。章着眼于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对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作了简单界定,分析了现代高等教育中研究生科学精神缺失的情况,探讨了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并对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辩证关系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反思了中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的现状及后果,进而对现代高等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了辨析,阐述了现代高等教育中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视科学精神为社会进步、新民强国的内在动力。1904年至1922年间,梁启超多次论述科学精神,积极实践在中国培育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为科学营造社会文化氛围的理念与行动,构成其关于科学精神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和精神是一对孪生姐妹。科学是发现,精神就是发展;科学是发现真理,精神就是传播真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这些为人熟知的词汇,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时代风貌。国家要有国家精神,企业要有企业精神,科学家要有科学精神,甚或我们每个人要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发展的支柱、腾飞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公务员科学精神的内涵及科学精神的现状,分析了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培养公务员科学精神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是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基本内涵是实事求是,本质是创新。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是自由探索、怀疑批判、大胆创新和严谨求实。科学精神的培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它具有显的实用性。人们学科学,用科学也往往有着明显的功利性,而科学的内在精神常被忽略。科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科学实用性的同时,应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精神的普及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不同的精神领域,科学精神追求实证。人文精神以人为一切行为为价值的中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西方教育历史的不同阶段的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古希腊时期它们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中世纪宗教教育使人文教育畸形发展而科学精神被禁锢,在文艺复兴后表现出从最初竹简单融合,以后呈现出或分庭抗礼或扬此抑彼的态势,直到二战后二者才逐步走向融合,他们所衍生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但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致命弱点。探其原因,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产生动因是科学精神缺失的直接缘由;畸形的科学文化理论构建是科学精神缺失的深刻缘由;传统的治学方式是科学精神缺失的重要缘由。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随着图书馆应用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人文精神逐渐淡漠。本文提出了在努力发展图书馆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大力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是今后图书馆学发展的趋势,二者也是图书馆学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9.
大学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现代人才,应当既有高尚的人精神,又有精深的科学精神。在高等学校人精神与科学精神应当紧密结合,这是新世纪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人才培养有待加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运用实证精神、勇于批判精神、创造精神、自由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大胆地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深刻地启示我们:科学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把科学观念、方法和精神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养成实验、批判、创造以及探索和追真理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