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津源 《学语文(初中版)》2004,(4):44-45
近读《丰碑——1998搞洪救灾通讯报道选》,又一次被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所深深感动,记们在拟写新闻报道标题时巧妙地化用毛泽东诗词,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毛泽东诗词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毛主席《沁园春(长沙)》词的结尾两句.周振甫注释本未注,臧克家同志解释这两句为“游泳江中,奋力击水。激起的浪涛几乎把身旁飞一般前进的船只阻住了。”(《毛主席诗词讲解》第47页)以后凡是讲解这首诗的,都采用此说。反复研读,总觉得上面解释似未能“犁然有当于心”。我以为在这首词中,“中流击水”是运用晋代民族英雄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表现了当时以毛主席为中心的革命青年欲献身于革命事业,挽救祖国于危亡之境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3.
对联是中国文学的一大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独特标志。它用词精炼,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格律严谨。不仅形式优美,而且意境独特,因此被称为"诗中之诗"。对联中的许多精彩作品,或诗情浓郁、画意盎然;或风趣幽默、含蓄隽永,读之如观赏奇珍异宝,回味无穷。对于中学生来说,要了解生活,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学好语文知识,对联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春联、喜联、 相似文献
4.
5.
悠悠数千载,中国诗歌的银河群星璀璨,各领风骚。有那文武兼备,横塑赋诗的曹操,有“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有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他们赋诗填词,抒情言志,总少不了引用、化用前人或同代人脍炙人口的佳句华章,熔旧翻新,使诗赋文作愈加倾动后人。毛泽东汪洋恣肆的论著、气势磅礴的诗歌中,随处可见他从古人那里“拿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妙语,从意蕴到形式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令人耳目若洗,振奋激昂。毛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2010年第6期郭晓琴、王连龙两位老师合作的文章<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设问句吗>,认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不是设问句,而是反问句.对此,笔者提出一些异议. 相似文献
7.
8.
目前.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收录了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长沙》。对这首词的结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人教版教参(2000年3月第2版)认为它是设问句.苏教版(2008年3月第4版)认为它“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巧妙回答”.同样认为它是设问句。再次教学这首词,笔者反复研读作品,并查阅资料.认为它是一个反问句,而不是设问句,兹将理由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立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6,(3)
毛泽东诗词中“今”“我”两字以其频繁出现而成为诗人内心倾向的两个强烈的符号,“今”反映了诗人务实重今的价值选择,对中国历史命运和机遇的深刻把握和于有限中贯通于无限的宇宙意识;“我”是阶级之我同个体生命的有机统一,是诗人历史主动性和巨大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是特定时代和诗人独特生命体验的结果。这种“贵我”“通今”精神直至今天仍为中华民族所必需。 相似文献
10.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词作<沁园春·长沙>的尾句.郭晓琴、王连龙两位老师认为该句并非设问句,而是反问句(见<语文学习>2010年第6期). 相似文献
11.
许慧茹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2(1):38-40
曹操和毛泽东二人不但在功业上由小变大,以弱胜强,而且都多才多艺,在兵法、文学、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并创作了各自时代的"史诗"。毛泽东对曹操情有独钟,一生都欣赏有加。这二人的文学风格也惊人相似,都具有那种悲悯大众的情怀和豪迈沉雄的风格,具有一种特有的崇高之美,并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取得了不容争辩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北宋文学对金代文坛的发展影响重大,本文就北宋时期文人"诗词化用"现象进行简要叙述,然后揭示"诗词化用"对金代文人吴激的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吴激师从前人而不拘泥于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14.
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于湖南的韶山。他在秋收起义后即在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长征时,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跨越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革命 相似文献
15.
普通动词“卷”在毛泽东诗词中出现十余处,它们无一不是凸现意象、构成动态画面的生动一笔。一、化静为动。毛泽东笔下的山写得何等神采飞扬:“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在所向披靡的红军战士眼中,那峥嵘万状、绵延无际的莽莽群山恰如奔腾的江海,由“倒”而“翻”乃至“巨澜”急卷,波涛汹涌.惊心动魄。一个“卷”字写尽群山腾跃不息翻飞伸展的动态,这种 相似文献
16.
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于湖南的韶山。他在秋收起义后即在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长征时,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跨越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革命 相似文献
17.
18.
金仁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2)
古代神话是全民口头传承的原始文化结晶,关于其起源,马克思曾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给予过精辟论述:“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神话材料,也给我国历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屈原、李白、李贺等许多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正是充分吸收这一母体的营养,才得以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广古的佳作。历史发展到20世纪,一代伟人毛泽东则更是把对这些“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推向极致,从而登上了我国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顶峰。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产。为了能让英语读者阅读、鉴赏这朵中国文化的奇葩,中国译者将毛泽东诗词翻译成了英文,并且有好几个版本。“山”是毛泽东诗词中很重要的意象之一。中国的译者在翻译毛泽东诗词中的“山”的时候用词很准确。即使在一个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形式.没有进行统一.也有可能对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影响。本文作者对外文版和黄译版中毛泽东诗词中“山”的译文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是“古为今用”的典范张延(一)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①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述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毛泽东同志也一贯主张“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②。这也是文艺界经常研究的课题。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