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爱和教育爱,但对父母来说,有两种不可取的、势必遭到失败的爱,这就是溺爱和粗暴的爱。首先谈谈父母爱中的溺爱。父母之爱是一种无私的,高尚的情感。他们把一切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有些父母爱得不当,爱得过分。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每一言行击掌欢呼,笑逐颜开,但却从不考虑这是什么言行,会得到什么结果。常见有的父母在爷爷奶奶在场的情况下问孩子:“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谁吃?”孩子答道:“给我吃。”对此有的父母并不介意,甚至还认为孩子“聪明”。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相似文献   

2.
父母爱孩子,乃人之常情。可是,爱孩子要讲究方法。不然,就会走进溺爱的误区。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数年来的耳闻目睹和教育实践,不能不让我为一些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方法感到忧虑!在此,笔者想结合几例实事同为人父母者进行商榷: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怎样做才不至于走进溺爱的误区? 有这样一位母亲,一天下午孩子离园后,我和她6岁的儿子正在  相似文献   

3.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也是每个父母的天职。如果没有爱,则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如果溺爱过头,则一切又是凄惨可悲的。文章围绕真爱与溺爱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家教五题     
一、家长对孩子要有深层次的爱作为家长,如果只给孩子一个享受的环境,那不仅是爱得太肤浅,而且是一种溺爱。对孩子的溺爱只能养成孩子的懒汉思想,严重削弱孩子的进取心。家长不能迁就孩子在衣食上的过分要求。真正的父母之爱应该是给孩子以温馨,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环境,培养孩子克  相似文献   

5.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如果父母的爱泛滥起来,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优秀的父母应该学会理智地爱自己的孩子:拥抱智爱,拒绝溺爱。  相似文献   

6.
误区一:无原则的爱--溺爱   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古人云:“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解释.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性情莫先于父母.皆因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相似文献   

7.
张小侠 《陕西教育》2008,(7):108-109
误区一:无原则的爱--溺爱 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古人云:"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解释.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性情莫先于父母.皆因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相似文献   

8.
溺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拍的礼物,爱而不“溺”,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教子有方,是为孩子的一生负责 ——本文主人公父母教子名言  相似文献   

9.
温泽 《家教指南》2008,(1):46-47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究竟什么是溺爱,更认识不了自己家里是否存在溺爱现象。笼统地说,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溺爱的形式有多种,各种溺爱对孩子的伤害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世界天才儿童协会主席、台湾师范大学的吴武典教授,把现代父母对子女的爱分成了二类八种。爱的偏差类型四种: 一、爱得太少——缺爱。即父母对子女缺乏关心、爱护。有些有特殊才能的孩子也埋没了。二、爱得太多——溺爱。即父母给孩子的物质超过孩子的需要,事无巨  相似文献   

11.
作为父母,既然养子、爱子的同时也是为了得到孩子的爱和回报,那么,就必须切忌无原则的溺爱,就得学会如何爱孩子,讲求爱的方法,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1、溺爱型家庭教育。父母的爱是博大的爱,会让孩子刻骨铭心,永生不忘。但是,在爱的记忆中,有的爱让孩子幸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有的爱却令孩子反感,让孩子痛苦,甚至使孩子走向一条犯罪的道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溺爱。现在学生主要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稀缺性使得他们成了现  相似文献   

13.
<正>溺爱是家庭教育的最大陷阱,是造成孩子长大后一事无成的罪魁祸首。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不关心别人、缺乏起码的责任心和自制力、任性蛮横、依赖心理严重、胆怯退缩等不良的心理及习惯。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帮助孩子纠正这样的状况,则会后患无穷。就像植物生长需要土壤一样,孩子成长也需要土壤,这个土壤就是爱。爱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但要把握一个"度"。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一律应允,无原则地迁就,甚至  相似文献   

14.
父母的爱是一个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东西,人们早已发现,它的缺失是难以用其他东西来弥补的。因此,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职。但这种爱一旦脱离了理智,就极易流入溺爱,鲁迅先生将这种爱称之为“伟大而可怕的爱。”然而,父母对孩子不仅应该爱得深切,更应该爱得理智。而给孩子理智的爱,说起来很容易,但大部分父母却难以做得  相似文献   

15.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父母应该在他们心里填满爱。只有得到充分的爱,孩子的情绪才会稳定,并且产生信赖感,这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这里所说的爱不是指过分保护和溺爱,而是指真诚的爱,理智的爱,珍视孩子心灵的爱。  相似文献   

16.
有个童话,讲的是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一把会飞的伞,一把没有溺爱浸渍过的伞。生活是其有两面性的,既有溺爱孩子的父母,也有严厉而民主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的父母会在日久天长的情况下,让孩子失去自理的能力。甚至于上演了名校的高材生会因不会自理生活而自杀的悲剧。严厉而民主的父母的那份独特却是意味深长的:正如蒲公英妈妈的“遗产”:一把远飞的伞,飞过田野,去沐浴生命的幽美,为孩子们预示的是永远“晴朗”的明天。伞是平常的,爱的意味深长却深明远大。金玉满堂,楼台连宇,那是物质遗产;锦心绣口,高文华…  相似文献   

17.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马克思说过:“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感情更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大阳。”可是,不少父母的心,往往只能是“爱的大阳”,却成不了“仁慈的法官”,使神圣的感情变成了溺爱。由于溺爱,造成了孩子的过分依赖,本来只要稍微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做到的事,也不愿做。孩子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也没有起码的劳动习惯。依赖已成为一代儿童的致命弱点。溺爱的反面是对孩子施行专制教育。专制型的家长信奉“棍棒出孝子”的古训,  相似文献   

18.
务本 《幼儿教育》2000,(2):39-39
许多父母常用“不”来回答孩子提出的要求,这是爱孩子、对孩子负责的表现。常用“不”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伤害孩子,对孩子不常用“不”也并不意味着溺爱孩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现在,父母在一起的话题离不开对孩子的教育,可言谈间发现,有的父母过分爱孩子而少了些威严,有的父母却又过分严厉而缺少了关爱。笔者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就是要把握爱与权威的平衡。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不仅来自父母对孩子物质方面的满足,而且来自于父母的权威。所以,作为父母,用爱去引导,用权威去矫正。没有爱的权威是专制、专横;没有权威的爱是骄宠、溺爱。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