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根据已有媒介素养课程模型的建构特点以及国内媒介素养课程的客观需求,从媒介素养产生的母体文化——视觉文化中提炼课程实体内容,研发了以自主媒介意识为核心,由视觉文化、文本、个体三者为主要因素构成的VcTP课程模型.以自主媒介意识为核心,摆脱了媒介素养教育单纯以“批判性”为宗旨的窠臼,文化、文本、个体三个主因分别体现了视觉文化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了校内外媒介资源与环境,发挥了学生在媒介生活中的主动性,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自主开发媒介素养课程的蓝本和切入点.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研究团队利用VcTP课程模型,在针对不同对象的媒介素养教学中进行了探索,经过10年实践,成功开发了国家级精品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初步体现出该VcTP课程模型的普适性、均衡性、延展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在教材编著、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独特的风格,取得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但在各种思潮不断更新、时代不停前进的背景下,尤其是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启迪并激励“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要与时俱进。通过对“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现状反思与深入解构,进一步开展“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图式再构的探索很有必要。通过“图解”教材、“图说”课堂、“图划”作品、“图雅”网站的研究,力求“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3.
不同课程伴随学科的分化与综合而交叉融合形成课程群,使得原本独立的课程与课程群内其他相关课程形成一种新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建设好课程群,实现“一荣俱荣”的协同进化,成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自身既具有综合性特征,又与摄影、摄像、多媒体设计等其他课程紧密关联而构成课程群.因此,从课程群协同进化的视野来分析《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论文从为什么、是什么与怎么做三方面探讨《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何通过协同进化促进竞争、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时代文化形态转变,"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应运而生,为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新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精心探索。与十年"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整体研究相呼应,课程从"校级博雅课程"发展至"国家精品课程"。课程体现"以新理念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特色,课程设计"以博雅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技术为支撑",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成果应用广泛、价值深远。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借鉴国内外理论和经验,提出具有大陆特色的"三重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以提升公民在"ICE"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建设由各社会主体构成的"教育行动网络";其二,提高媒介从业者媒介素养理论水平;其三,培养公民的"传播能力"、"批评能力"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视觉技术资源的教学应用,而且是视觉文化背景下课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有助于丰富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认识,拓展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面向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问题。根据文化包括器物、行为和制度三个层面,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在教学资源、教学行为和教学理论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在器物层面,需要构建课程教学的视觉资源;在行为层面,应该开展课程的视觉教学行为;在制度层面,必须形成课程的视觉教学理论。视觉技术必须适应课程教学需求,并在具体的课程教学环境中被重新塑造改善,才能逐步发展成为课程教学的构成要素。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评价需要分析是否立足课程问题探讨视觉技术的教学功能;是否基于教学关系反思视觉技术的应用方法;是否应用教学理论开展视觉技术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工科网络技术教学的必由之路。为适应高等院校开放式创新性教学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现代通信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方法单调、模式单一和内容单薄等问题,探索出以"四维基点,三方立体面"为教学理念,以"引、探、用"为教学方法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拓展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8.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笔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探索的"形势与政策"课"343"课程建设模式,即科学设置"科学理论+热点问题+个人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创新运用"合作式、探索式、自主式、互动式"有机融合的教学方式,合理配置"辅导员+学术专家+学生骨干"有效互补的教学主体,构建多维立体化的课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形势与政策》课"立体化"教学主要由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的立体化构成。立体化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的困难,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立体化教学存在教师培训、课程考评和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等困难。  相似文献   

10.
"从共享到共生"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对十年"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依托于开发建设的"视觉文化"专题网站(www.fromeyes.cn)的支持而逐步凝练而成的一种个性化的教与学方法。"从共享到共生"既是"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教学的实践特色,又是E-learning环境下知识建构的新理念。"从共享到共生"的形成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知识共享、新知蕴育和知识共生。"从共享到共生"的理论意义在于其揭示了信息时代知识建构的一种共性趋势:即E-learning环境下的学习将促使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在个体间知识共享的基础之上,会逐渐形成一种长效的、群体参与的、以促进个体知识内化和团体知识增长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受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以及野外实习经费投入的限制,当前一些高校的地理学实践教学通常是以面授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现代自然地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现代自然地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作为重点建设目标之一。文章对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中奥地理学联合实习"特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国内高校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部决定自2010年9月起对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留学生新生进行预科教育,并在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建立了预科培训基地。面对这种新的形式,针对河北省高校进行来华留学预科教育总体设计及其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对于推动建立河北省留学生预科培训基地,带动河北省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工程建设,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到河北省高校接受学历教育,提高河北省留学生教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Visual C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文章分析了VC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试模式等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改革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学在"三三制"教学改革背景下,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计划内工作有机衔接和结合,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努力探索构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学校“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对传统的水力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改进和探索。在水力学教学实践中,引入数值模拟实验环节,弥补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之间脱节现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水力学模型进行仿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图像,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实施数值模拟实验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16.
乡土地理教学强调区域性、实践性,但不同区域的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内涵应该是一致的,尤其针对高师学生而言,应该重视乡土地理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的学习。基于上述理念,本文进行了乡土地理教学改革探讨,从身边的、生活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入手,以校园及周边、城乡过渡带为实践基地,采用立项申报制由学生自行组队并确定研究命题,并用管理科研项目的规范流程来组织实践活动。通过范式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7.
围绕《高等代数选讲》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考试等课程建设,介绍基于主体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的《高等代数选讲》课程建设的实践尝试。它一方面丰富了数学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及实施是四川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上的积极探索。课程教学内容选取所遵循的原则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以掌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为目的。在适应学情的基础上形成"讲解分析—案例展示—讨论探究—情境剧演示"的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对文科生进行教学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比较了中小学语文课程和高校程序设计课程的相似之处,由语文的教法和学法启发并开拓了程序设计课程教和学的新思路;进而逐步展开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案例、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最后分析了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瑜伽,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我国悄然兴起,特别是很多健身俱乐部有开设这项目,且习练者较多。在高校,也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但在我校体育专业没开设此课程。针对瑜伽对我校体育专业学生身心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我校开设瑜伽课程的理论依据和软硬条件等来探讨其开设的可行性,拟为拓宽学生就业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