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对篮球的痴迷.在我的生活圈子里人人皆知。每每我为了圆“篮球明星梦”玩到很晚才回家时,他们总是摇头叹息对我说:’”你要是能把打篮球的精力用在学习上该多好。”这时我也会对他们大摇其头:’‘无力其实,我的身高只有1.72米,与篮球明星一比,显然先天不足,也?..  相似文献   

2.
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题目后面却是一个拉不开、扯不断的关系和一场不能说不激烈的“竞争”。一位中学老师这样对我说:“我现在不敢上篮球课了,因为班上冒出一群 NBA 的球迷,他们每天的话题都是篮球,下了课就打篮球,现在球打得比我好。篮球的技战术比我还门儿清,你说我这篮球还怎么教?”另一位中学老师却也对我这样说:“以前教女学生踢足球甭提多费神,她们不爱踢也不会踢,一听上足球课就溜号,这下好了,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女儿是妈贴心的小棉袄。当初我生下儿子王治郅时,我好羡慕那些生了女儿的球友。可等儿子一天天长大,那些生了女儿的球友反又羡慕我了,说大郅不仅是我的心头肉,更是我的小皮袄。我听后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是呀,儿子大郅不仅要强上进,而且懂事听话,善解人意。 我身高1米87,这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篮坛,可算是少见的。由于我身体单薄,加上对篮球的热爱,从我步入北京队的那天起,整天就琢磨着怎样打好篮球。命运总爱与人开玩笑,正当我踌躇满志之时,“文革”  相似文献   

4.
浓浓的情,深深的意。在本刊创刊十四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的读者朋友们寄来一封封信函,最多的是“我与《篮球》”的应征稿件。许多读者在其中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有的说到是受《篮球》的影响而喜欢了篮球,有的是因为爱打篮球而常常阅读《篮球》;有的把《篮  相似文献   

5.
篮球风尚     
《当代体育》2007,(1):60-60
时下,篮球已不单纯是一项运动,篮球更多体现的是当下的一种风尚。会打篮球的男生都会被冠上“帅”的头衔,而会打篮球的女生则被美誉为“酷”,而会看篮球懂得观赏篮球,甚至由篮球又衍生会玩花样篮球的人,则被统称为潮流至IN人士。无疑篮球已然成为一种原动力,正充斥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打篮球是我的梦想,上大学是我的梦想,CUBA是我圆梦的地方”理念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走上了篮球场,走进了CUBA的赛场。运行四年的CUBA,确实涌现出了一批好的篮球苗子,但就目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现状而言,无论技战术水平,还是意识能力,都与我们的期望(成为培养国家运动员的摇篮)相差甚远。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篮球运动的本质还不能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准确的认知。而加强篮球专业理论的学习,是迅速提高大学篮球竞技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篮球运动感性认识与篮球专业理论知识的关系 …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抓好后备力量的培养是重要的一环。“移动进攻”是当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一种效果显著的进攻战术体系。对少年儿童进行“移动进攻”的训练,能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战术意识。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将1972年以后出生的少年儿童组成“苗苗”女队。她们均未接触过篮球,而且是各区体校或市篮球传统学校选剩的学生。(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学习和研究了美国  相似文献   

8.
我对《篮球》杂志推出的“教你一招”栏目,非常感兴趣。我认为一些有价值的招术凝聚了广大篮球爱好者的精华,很有收集和推广的必要。现将我的一招──突破运球接后转身投篮,奉献广大球友。动作要领:进攻方的中锋在限制区两腰持球面对篮筐时,防守队员一般都比较紧张,进攻队员稍动一下,都会引起防守队员的阻拦。根据防守队员的这种心理,进攻队员要充分把握住主动权。此时他应降低重心,与对手保持一定距离。(以右侧突破为例)右脚做突破假动作向侧前方跨出一步,同时运球。左脚顺势跟进,落在防守队员的两脚之间,然后以左脚为轴迅速…  相似文献   

9.
篮球进攻“时间差”是针对进攻一方而言,即为达到有效的进攻目的,进攻队员通过运用一定的进攻技术和动作的配合,而创造出来的与防守队员之间短暂的时间差距,称之为篮球进攻的“时间差”。在比赛中若能及时捕捉这种转瞬即逝的“时间差”,及时配合战术的发展和出现的机会,对打乱对方防守意图,争取比赛的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生中加强篮球进攻“时间差”的能力训练,目的在于提高个人和集体的综合素质,是对篮球进攻技战术意识培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时下,篮球已不单纯是一项运动,篮球更多体现的是当下的一种风尚。会打篮球的男生都会被冠上“帅”的头衔,而会打篮球的女生则被美誉为“酷”,而会看篮球懂得观赏篮球、甚至由篮球又衍生会玩花样篮球的人,则被统称为潮流至IN人士。无疑,篮球已然成为一种原动力,正充斥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的生活。90年代初始,一些国际运动品牌开始发动各种各样的学生比赛,如高中联赛、大学生联赛,两项比赛一时席卷着大江南北的篮球学子们,而初中生这一领域一直是一个空白。虽然各城市内偶  相似文献   

11.
现代篮球进攻战术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尚武 《体育学刊》2005,12(1):114-118
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包含“个人进攻战术行动”和“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等基本内容,处于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基础层面;二是“快攻”、“抢攻”、“固定配合进攻”、“机动配合进攻”等具有特定表现意义的4类战术形式,位于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表现层面;根据这4类战术形式在概念上的内涵论述了它们间内联和外延的相关理论:从制约各进攻战术间实施和运用的时空内容、彼此间相互关联的若干因素等揭示篮球进攻战术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每月之星     
“我喜欢打篮球,喜欢看《当代体育》。从中,我结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热爱篮球的朋友。我也希望更多的篮球爱好者能够和我一起讨论篮球。加我QQ:75794996。”——山东省沂水县健康路72号张高源  相似文献   

13.
篮球换位进攻是在篮球“8字”进攻法之后出现的移动进攻方法,它是现代篮球移动在第二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进攻队员位置变化无常,要求全面掌握中锋、前锋、后卫技术。换位进攻法在比赛中所见不多,为了适应未来篮球战术发展需要,简要阐述换位阵地进攻的发展进程和现代篮球换位进攻的战术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回报社会,服务社区”,这不仅是NBA球员和各球队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口号,也是他们和社会保持联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招徕观众的主要运作方式。不要以为公牛队每次比赛全场坐着的两万多名男女老少个个都是篮球专家,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并不会打篮球,也并不会“看篮球”,但是他们所有的人,包括懂篮球的和不懂篮球的,都是来看他们心中的英雄和偶像,甚至说的俗一点,是来看他们的“熟人”的。“社区服务”是每一个NBA球队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是维系俱乐部和当地民众的纽带。通过社区服务,俱乐部和球员虽然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  相似文献   

15.
进攻与防守是门球比赛的主要战术手段。进攻之中要注意防守,而防守之时又要准备进攻。特别是夺势之后,怎样有效地实施进攻与防守更为重要。只有优势而无谋算不是真正的优势。特别是在夺势之后,怎样有效地扼制对方,保持优势。在发动进攻之前,怎样权衡利弊选择最佳方案就显得更为重要。若稍有疏忽, 瞬间就可由优势变为劣势。所以说一时得势并不等于胜利,暂时处于劣势的也不等于失败。在球场上最后一杆定胜负的实例不胜枚举。夺势不易、控势则更难。控势只是手段,得分才是目的,两者必须有机结合。在发动进攻之前,要懂得“两利相宜取其大、两弊相宜取其小”的战术原则。千万不要做赔本的买卖。下面就关于在控势之后的几个关键性的打法与球友们探讨:  相似文献   

16.
篮球宝贝会打篮球吗?篮球宝贝真的不会打篮球吗?谁说篮球宝贝就一定要会打篮球? 这几个问题一直反复纠缠着我很久,直到我见到浙江广厦队的篮球宝贝mina和敬敬之后才得到以上问题的标准答案——篮球宝贝真的不会打篮球。  相似文献   

17.
我不是那种说起球星便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而真正拿起篮球却又不会打的所谓的“球迷”。在我的篮球世界中,没有球星,只有一个褐色的物体──篮球,我打篮球、只是出于对它的一种热爱和一种尊敬。 我家住在学校里,校园里那七个篮球场一直是我的乐园。记得我五岁时,篮球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庞然大物,那离地3.05米高的篮圈更是让我可望而不可及。然而我没有放弃,我先开始了运球、传球。就这样,两年过去了,球已经能被我端到篮圈里了。从此,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我的生活也变得很充实、毕竟,篮球占据了我的心灵。随着时光的飞逝…  相似文献   

18.
十四岁的我与十四岁的《篮球》共同走过五个酸甜苦辣的春秋。在这五年中,充满了许多欢乐,也饱含着数不清的泪水。几年前,我还只是一名无知的小学生,但很喜爱打篮球。偶然一个机会,看到几个大哥哥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书,书名是“篮球”。就这样,我认识了《篮球》并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篮球爱好者,在高中时也曾热恋过一阵篮球。不过打篮球这事不能一厢情愿,总得两情相悦。幸好本人及时认识到已过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麻溜儿地从球星梦中踏踏实实地落地做了个球迷。当球迷,我认为也算恪尽本分:我只迷篮球绝不迷球星,尤其是NBA的球星们。虽然本人深知把这皮球搞得服服贴贴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他们也不能仗着球比别人打得好,就当真以为自已是超人。所以我打定主意坚决不迷那些靠硬件走红的明星们。就像太阳,虽然光热无穷,但鲜见有人迷它一样。这就是我最初对某些篮球明星的看法:只…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9日的晚上,我接到不少球友的电话,他们都和我一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中国乒乓球队第二次队内大循环比赛。这些球友一致认为。这样的比赛十分刺激、十分过瘾,他们以往无缘得见队内的比赛,而这一次借助电视直播,他们不仅看到了你死我活、真刀真枪的“内战”,还看到了运动员在比赛间歇是怎么调整的,甚至还有教练员如何声色俱厉地训斥运动员,这极大地满足了球迷对国家队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