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完人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完人” ,而不是造就只有科学技能而缺乏人文素质或只有人文知识而不懂科学技术的“半人”。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导致科学教育的强盛和人文教育的衰微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强化了这种重科技轻人文的价值取向 ,因而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上出现了失衡 ,成为一种培养“半人”的教育。要改变这种现状 ,实施完人教育 ,就必须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 ,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模式和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向就是重视与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21世纪的工程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高等工程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片面侧重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的做法,在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同时,努力做好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结合。本文首先对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途径做探讨,然后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模式在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方面具有的独特价值。一改变当今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脱…  相似文献   

3.
李凤川 《考试周刊》2012,(57):116-1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在我国,各界有识之士近年来对此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呼吁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随着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人文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可是当前中学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人文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本文将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进行分析,强调人文教育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指导作用,以寻求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人文教育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林 《考试周刊》2010,(41):188-189
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开展物理学中的人文知识灌输。物理教师应该既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又关注物理学的人文价值,使物理学中的科学因素与人文因素同时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均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开展物理学中的人文知识灌输.物理教师应该既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又关注物理学的人文价值,使物理学中的科学因素与人文因素同时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均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以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承为主,执著于传授知识的多少与深浅,同时由于人们夸大科学的功利价值,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忽视人文教育,导致科学体与人文的分裂。事实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的关系是良性互动、相濡以沫、共同发展的。因此,要把研究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必须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知识传授上往往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或人文性,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重视工具性则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存在;重视人文性则忽视了科学对于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作用。我国新一轮的语文教育改革,强调了要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工程的综合化要求现代工程师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要求现代工程教育在科学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现代工程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高等学校的专业教学特别是工科专业教学存在着重视科学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科学品格、科学精神等人文素质培养的倾向。科学、全面的工科专业教学包括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工科专业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教师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技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须趋势,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增减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把培养科学精神和开发智力作为教育最根本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宏扬人文精神,培养完善人格。近代以来,科学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还在教育中占据了核心地位。然而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受到了质疑,忽视人文价值取向的科学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弊端日趋突出。为此,现代社会发展迫切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那么,科学与人文是否存在融合的可能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是什么?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信仰教育的认知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认知错误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信仰教育的分析与认知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从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基本特性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各育的辩证关系三个角度审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并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种种误区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Problems of scale lead to the use of lay tutors in education for trade union members. These tutors need support from their organization. The design of this support is far from easy. A Dutch research project reveals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ese educational volunteers. Som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First,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some ideas about trade union education, based on British and Dutch literature. Second, the article concentrates on the investigated practices: local trade union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lay tutors and their tasks. In order to decipher the role of support activities, the elements of a model of volunteer activities are proposed. With a view to the diffusion of Dutch experience, a model of the support activities of trade unions related to the tasks of lay tutors is described. Five support environments for lay tutors are subsequently sketched.

Although some aggregation has been achieved, the level of knowledge remains quite low. Fundamental knowledge on support does not, as yet, exist. Knowledge is still far too limited to be able to provide advice on which environment to choose in a specific situation. Creating finely tuned support for lay tutors cannot be reduced to making a choice or to the combination of certain elements. If creating support is not the same as making a choice, this implies a design task. To assist efforts in designing support activities for lay tutors ten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inally, their quality is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与创新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导向、激励、启发、人格内化、保障服务等功能 ,简介了我校德育推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16.
个性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划一性教育而提出的教育思想,生本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师本教育而提出的教育理论体系。生本教育蕴涵了个性教育思想,其指导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与完善高校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几年的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内容 ,也开辟了增强德育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一、心理健康水平与德育效果的关系高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道德影响 ,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以及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等等 ,较多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通过解除个体的心理困扰…  相似文献   

18.
校园虽然是与外界比较隔离,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在社会秩序比较混乱的时期。自我防卫是人类的本能,为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防卫意识与能力,在大学的体育课上需要进行加强。本文就是以此为主题,来进行探析的。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法学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的法学教育以其周期长、学科设置全、培养的人才理论基础扎实著称。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以法典化为主要的立法特点。德国法学教育对完善我国的法律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评价的教育性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评价应包括对高等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两方面的价值关系的评价。现在的研究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必须倡导从教育性视角(即把高等教育作为价值主体)来认识高等教育的价值评价。教育性视角的高等教育评价具有科学性、深刻性和反思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