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培养自己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兴趣和爱好,要有热情有激情,注意加强学习,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力求眼勤多看、耳勤多听、嘴勤多问、腿勤多跑、脑勤多思、手勤多写,紧扣单位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和亮点问题,做到选题新、挖掘深、表现巧。  相似文献   

2.
当记者要做到“六勤”.即腿勤、眼勤、耳勤、嘴勤、脑勤、笔勤。“六勤”是记者的基本功,但现在有些记者已经淡忘了。他们据文件写稿。凭电话找线索,坐着小车采访,大宾馆内写稿。因此,重温记者的“六勤”,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五的 一要眼勤观察新事物, 二要耳勤听群众要求, 三要嘴勤问事物根由, 四要腿勤深人作调查, 五要手勤详细作笔记。 五忌 一忌道听途说, 二忌粗枝大叶, 三忌闭门造车, 四忌添油加醋; 五忌照猫画虎。 五.千 一要警于学习报刊, 二要善于积累材料, 三要善于交际朋友, 四要善于思考问题, 五要善于征求意见。 作为报刊通讯员,离开上述基本要隶,就难得到第一手材料,也就写不出有价值的报道,忽视“五忌”,写的稿件就难免出现失实。这是我三十余年写稿的体会。写稿须注意:五勤五忌五善于@阎春升$内蒙古巴盟统计处~~…  相似文献   

4.
稿件失实的原因很多,由于知识贫乏也是其中之一,我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训。郧县大柳区秋播面积本来只有2万亩,但是《郧县报》1983年9月25日第二版头条消息却说成20万亩。这个错误起初出在原稿上。我编稿没发现,副总编审稿也没发现,虽然主要责任在作者身上,但我和副总编也有责任。报纸出现这个错误,客观原因,是闭门编报,没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主观原因,是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不够,所以对起码常识了解不多。如果要嘴勤、眼勤、耳勤,是能够了解一些情况的。知道的东西多了,对写稿编稿都有好处,被采访者说假  相似文献   

5.
幽默,是生活的艺术,交际的艺术。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幽默还是工作的艺术。记者要采访到新闻,就得深入到各种场合,与各种人打交道,掌握点幽默艺术,并适当地运用,可以促进采访的顺利进行,提高采访质量,收到好的采访效果。所以,新闻记者在具备各种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该具备点幽默素质。幽默有益于记者身心健康。新闻工作要求记者脑勤、眼勤、耳勤、嘴勤、手勤、腿勤,不可有丝毫懈怠。长期如陀螺般旋转,特别是一些艰巨的采访任务,会给记者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就心理而盲,幽默可使人消除紧张情绪,驱除因紧张造成的心理阴云,使  相似文献   

6.
普利策说“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在写新闻报道时一定要做到腿勤。脑勤、手勤,嘴勤。作为一名记者,要想写出真实而又感人的好稿件,必须要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去感知感受人物,事件,才能够写出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好稿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形势大好,新闻到处都有。作为一名党报通讯员,只要做到眼勤看、耳勤听、嘴勤动、脑勤思、腿勤跑、手勤写,不怕捕捉不到好新闻。我从事新闻报道35个春秋,每到一处事事都做有心人。有一次,我到红岩中学采访,无意之中谈起龚国胜老师为村民编写春联的事。我除详细询问、抄录春联外,当天跑了6个村、找到100多个村民问清编写春联的理由,晚上回到家便一气写成《党员树形象,群众齐赞扬》的稿件,在湖北日报1994年元月28日一版刊登了。  相似文献   

8.
做一个好记者要脑勤、腿勤、笔勤,再加上一点:嘴勤。所谓嘴勤就是敢于提问题和善于提问题。 记者提问的场合不外乎主要有以下几种:记者招待会上提问、独家采访时提问、闲聊交谈时提问,以及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遇到采访对象时提问。 嘴巴被“封”的苦恼 新闻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人无我有,出奇制胜;人有我早,先发制人;人早我好,妙笔生花;人好我转,另辟蹊径……新闻战场龙争虎斗,异彩纷呈,最激烈的战场之一是记者招待会。有人将其称为“记者擂台赛”,是考验记者“嘴上功夫”的最佳场合,这对常  相似文献   

9.
2005.3.10干了13年发行,现在转成一名编辑室主任,感觉压力比以前大多了。有人不理解,说发行多累呀,编辑室多清闲呀!说这话的人绝对外行,发行属于产品销售,只要腿勤、脑勤、嘴勤、手勤就行。这种累只是身体上的,休息两天就好了。而编辑是心累,每天都处在大脑紧张状态。编辑属于产品开发者,每一步都要自己做决断,每一个决断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作为一名决策人,不但要有果断、高效的头脑,还要有强有力的心脏。你的创意没有得到市场检验的时候,说什么的都有,每个人抱着不同的目的对你的选题评头论足。许多编辑也有同感,有时候宁愿到仓库去…  相似文献   

10.
战斗在前线的记者华山"一个新闻记者,要养成一种习惯,叫做:多管闲事,好管闲事.有事情,就往现场跑,往第一线跑,往出事的地方跑,到那里去调查研究.当然,到了现场,也未必什么都看到,什么都听到.所以还要嘴勤脚勤,跑跑问问,找目击者,找当事人,找知情者,找一切有关的人,可以提供线索的人."①说这话的人就是华山.  相似文献   

11.
艾丰同志在<我怎样写经济报道>一文中说:"怎样才能算把经济报道写好了?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见解:一个人困了,躺在床上,看我们的经济报道,还愿意看,还看得明白."这个标准比较高.实践证明,要想达到或接近这个标准,除去通常所要求的腿勤、嘴勤、手勤、脑勤之外,还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力求从新的角度、深的层面去构思写作.  相似文献   

12.
多写稿,首先,要有主动意识,"主动一步天地宽"。其次,还必须要做到"五勤",即眼勤、耳勤、腿勤、手勤、"心勤";写好稿,需要勤学苦练,功到自然成。快见报,要求具有"抢新闻"的意识,及时采写、及时投发,并要考虑到媒体的需求和编辑风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图书馆流通部馆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从学生中来,指应该做到主动和学生交流、善于积累和总结。到学生中去,指应该做到腿勤、嘴勤和手勤。  相似文献   

14.
“闭门造车”是我构思小小说等文学性作品时的一个习惯。有时候,因为构思合理、想象新奇,偶尔也有几篇“豆腐块”在报刊上“露露脸”。自1994年爱上新闻报道工作以后,亦如法泡制了不少新闻稿件,但所写的稿件都因水分太足,不结“果实”。 后来,在具体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我终于认识到:搞新闻报道一定要:手勤写、腿勤跑、嘴勤问、脑勤想。一日,我下连队采访时和战友闲聊,得知八连已坚持十年为驻地农村办墙报,宣传科普知识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我经过深入细致地采访和立意,写成了一篇《总参某部八连坚持…  相似文献   

15.
贵在勤奋     
当通讯员离不开一个勤字。通讯员要勤于用耳多闻,勤于用眼多观,勤于用嘴多问,勤于用心多思,勤于用笔多写。懒惰永远写不出好新闻。去年5月17日,我同本所的一位同志一起去大康乡松花岭村一组种茶专业户杜兴发家,了解有关茶叶生产和销售的情况。途经大康信用社时,在那里处理了一点工作,耽误了时间。同去的同志问我:“杜兴发住在茶山,离这里还有五公里远,没有车,只能步行。时间不早了,你看还去不去?去了,就赶不上乘车回武都,只能走山道小路回去,可能有二十公里远”。我想:如果我们不去,就可从信用社所在地乘当天下午唯一的一趟公共汽车回武都,也没有人会对  相似文献   

16.
理工科院校图书馆与科技图书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在图书大幅度涨价,而各校图书经费相对缩减,适合专业理论教学、科学研究的科技图书越来越匮乏的形势下,理工科院校图书采访工作,怎样才能做到像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所说的那样:“以最少的费用为最多的读者提供最佳读物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求高校馆的采访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嘴勤(勤请教)、手勤(勤记录)、腿勤(勤跑书店及读者多的地方)。一、嘴勤。理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祖国建设事业输送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了解本校的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及非重点学科,学士、硕士、博士点及专业、学科的增减变化,校内是否…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两类记者:一类是“直奔主题型”,心中只想着自己将要完成的题目,但求速战速决,多一句也不肯问,多一个人也不再找,多一个地方也不愿去。这类记者一般能快速完成报道任务,也多被认为是单位的“快手”。还有一类记者则是“超级海绵型”,无论采访什么,就像一块有超强吸水能力的海绵,大量地采撷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本来采访两个人就能成稿,他可能要采访5个人;本来采访三个地方就可以收工的,他可能要跑更多的部门;本来开完会拿了材料就可以走人,他可能非要再拉住几个人问个究竟不可。而到成稿时他额外采访的这部分内容可能却一点也用不上。如此看来,前一类记者是“讨好不费力”,而后一种记者是“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8.
报道最"容易"也最忌讳的,是"照本宣科","记流水账".哪怕有多年政务报道经验的老记者,也经常容易犯这样的错误.领导讲话、会议材料、文件法规,拿到手里简单照抄,一是受制于政务报道惯性思维,二是惰性使然.事实上,如果能做到脑勤、眼勤、耳勤、手勤、口勤,多思、多看、多记、多问,从新闻报道最起码的"新闻"二字出发,善用"加减乘除法",政务活动就能变成新闻的"富矿",政务报道就能产出大量独家新闻和好新闻.现试从自己几年的政务采访报道经历中,谈几点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凡是新闻写作或搞艺术的同仁,大都尝过一种酸甜苦辣的滋味。我的业余生活除了书法篆刻就是新闻写作。我觉得,新闻写作重要的是:干起来要有股牛劲,利用时间要有股挤劲,写作要有股钻劲和“手勤、眼勤、耳勤、腿勤”。我一直是将这“三劲”和“五勤”精神作为座佑铭,也是这样去做的。我首次撰写的《只要人有恒,万事皆可成》一文,被《鄂州日报》1985年1月4日刊用,并附有编者按,同时广东《科学文化报》选用也加有按语,《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征文中选播,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此篇开头一炮打响,给我很大的鼓舞,更重要的是在新闻写作生涯中,从此我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新华社一位记在山东团一个小组听代表讨论结束后返回住处,途中不少人在讨论晚饭后做什么。有人问威海市市长吴隆江,他说要去西单夜市看看。晚餐时,这位记问吴隆江:“晚上你去买啥?”吴隆江回答说:“不买什么,因为威海第三产业发展太慢,想抽‘两会’的这个空到北京取经。”听市长这么一说,这位记马上意识到这背后有新闻,于是就说:“我跟你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