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编演课本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的主题,然后通过讲台、教室、操场或舞台进行表演的相声、小品或小型话剧。让课本剧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编创课本剧,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演,编演程序为读、编、演、评四步。一、读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对学习有不同的需求,阅读中也  相似文献   

2.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中"忽如"一词的解释至今没有定论,比较常见的看法是将其译为"忽然好像",或是"好像"。实则此中的"忽如"是一个附加式合成双音词,义同"忽然",可译为"一下子,突然地","如"为词尾,无实义。结合先秦文献和中古文献用例,推断"如"是一个源于先秦文献中的衬字成分,其作为汉语复音词的基因,在中古汉语中广泛作为构词语素使用。基于此,我们判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可译为:"(仿佛)一夜春风吹过,突然间千树万树的梨花都开了"。  相似文献   

3.
课本剧,就是将某些课文或英语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改编成小品或者微型短剧形式,供学生在课堂上、课外英语活动和校园文艺汇演时进行表演,故称之为"课本剧"。高中英语新课程更加注重语言的实践和运用,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尝试着让学生排演一些课本剧以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也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受益匪浅。笔者结合所在学校举行的几次英语课本剧表演大赛,谈谈英语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莱特(节选)》三篇戏剧作品,单元提示说“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这样就给广大师生提供了深入学习戏剧的一般步骤:阅读鉴赏—编排演出。从教材到课本剧的创演,语言始终是联系各个环节的纽带。这样的课本剧创演处处体现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让课本剧表演效果最大化,如何在表演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5.
1.编演课本剧使学生学习语文变被动为主动。改编剧本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戏剧的有关知识学生必须主动去学习。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表演时读音要准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训练得到提高的过程。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对比并交流成果,以提高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袁静 《教育艺术》2010,(6):78-7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年来,随文练笔越来越受到语文老师的青睐,在语文课堂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专家崔峦认为:"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咏雪诗趣品     
<正>冬天到了,每当看到飘飘的雪花,总会想起各种各样的雪诗。雪诗中的千古绝唱,当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大雪,处处银装素裹,一个晶莹世界;琼枝玉叶,宛如千树万树怒放的梨花。这一比喻,传神地描绘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灵动,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富有神韵。  相似文献   

8.
现实中大多数的初中生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不喜欢课外阅读.为此,我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润物细无声——让文化走进阅读;二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化活动中开展阅读;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用文化的力量学习阅读.只要我们用心经营,充分发挥文化的巨大教育作用,就能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拓阅读空间.当学生在一次次阅读中收获成功与喜悦,他们一定会爱上阅读的.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叙事类课文加以改编,以学生表演的戏剧小品的形式来辅助教学,即为课本剧。这样不仅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课文情节,表现人物形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于语文教学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种课本剧的表现形式应定位到什么样式,则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前不久参加了由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中师语文教改研讨会组织的一次课本剧大赛,在所有的参赛作品(录像)中,其形式不拘一格。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本剧主要是通过对初中课本的知识进行改编,将历史情节以戏剧形式表演出来。历史课本剧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有利于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课堂参与感。本文重点关注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历史课本剧,提出几点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转眼间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开花、结果。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主攻点是课程建设,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其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程实施的受益者和主人。然而,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正  相似文献   

12.
近年名著题材的戏剧改编作品层出不穷,许鞍华版《金锁记》和林奕华版《红楼梦》上演至今,让笔者生出深深的回味。本文通过比较其与原著"同与不同"的基础上,分析戏剧之于原著的改编手法,这些差异意味着对文字的迁徙以及表演的诗意。  相似文献   

13.
没有雪,冬天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北方的雪.  相似文献   

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堂教学中展示新观点、新理念的现象比比皆是,音乐课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聆听、演奏、绘画、朗诵、手工、表演等都有机会登上了音乐课的舞台,新课程确实改变了原来封闭的传统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课本剧是根据小学课本内容改编而成,可以由学生演出完成的戏剧作品.小学课本剧的排演在倡导优化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多方面拓展学生能力的现代教学活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沉寂的课堂热闹起来了,对话成了语文课堂最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新理念,逐渐渗透到英语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国家重视,教育部门重视,教师重视,家长重视,学生重视,然而英语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学创作追求色彩鲜明,形象突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称是这方面的典范,其中有六句诗最为典型,现作一浅析。(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用春天压枝欲低、花团锦簇的梨花盛开来写千树万树的雪枝雪条,首先给我们的印象是满眼是白,心里觉得很干净,很纯洁。另外,还有两个方面不能不说,一是写出了雪的立体感。读这两句诗,读者很容易体会到,不仅是地面上堆了一层厚厚的雪,而且雪上了树,意味着整个天空从下到上,无处不是雪。好大的雪啊!真乃是一个银白的世界。二是通过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写出了雪的生机,雪的美丽,雪的情感,这雪正…  相似文献   

19.
那一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窗外凛冽的寒风伴着成片的雪花撞击着厚实的玻璃窗。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啊!我握着画笔在画室中描绘着属于我的作品,旁边的老师也埋头于他自己的画作。老师姓汪,一米六几的个头,短短的卷发,身着黑色高领毛衣与一条西装裤,一副艺术家的样子。  相似文献   

20.
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表演出来,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小学生正处于天真活泼的儿童时期,大多具有爱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欲望,如果让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长时间会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如果把这些乏味的知识用生动的肢体语言表演出来,就会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具有生动剧情的课文,教师可以有效地创设表演剧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