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管理班级要求管理者利用各种有效方法、内部和外部资源来引导和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设融洽的班级氛围。在教育教学中如果班主任以体育为突破点,利用体育的教育功能来锻炼和引导学生,可以培养学生自觉、自律、团结合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精神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的力量、智慧与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和,是一种文化意识与社会意识。体育精神是一种实现身体、心理、精神方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因素,简而言之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他的内容丰富,如:体育爱国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体育拼搏精神等。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教育是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持,作为体育教育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其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一个诗歌王国.五干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大量优秀的诗篇。这些古诗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和音乐美的语青.成为人类精神的营养滋补品。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对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十分必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湖湘文化对湖南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一个潜移默化的环境,促进了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生锻炼"的思想,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且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湖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处于湖湘文化的大环境下,其发展受到了湖湘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丰富了高校体育活动项目、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促进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促进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伟人体育思想促进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建设湖湘文化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引入湖南传统健身体育活动、发展高校体育社团、举办各种竞技体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5.
试论校园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能全面促进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大学体育是对大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以其丰富的形式在大学生校园中广受欢迎,大学体育对于学生形成健康体育思想,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共享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资源共享对于一个地区大学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对学生体育思想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探讨一下,大学体育对大学校园文化的作用和大学体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析体育教学中 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刘明祥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体育教学以...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与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阳光体育运动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为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而启动的全国亿万学生每天能够锻炼一小时的大型活动。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应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培养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10.
大学体育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思想道德的过程。大学体育提倡奥林匹克精神,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丰富体育文化素养,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重视和加强大学体育对奥运文化的传承作用,并把学校体育教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结合起来,是实现奥运战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对黄蓝两区体育文化物质建设、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体育文化行为建设和体育文化精神建设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文化物质建设硬件设施种类不够丰富,多数体育器材数量较少;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规范的体育文化制度和有规律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文化行为建设不够常态化,健身人群没有形成自觉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规律;体育文化精神建设不够深化,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群只是认识到体育文化最基本的健身价值,没有深刻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更深层次的精神价值。鉴于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就能极大地推动黄蓝两区的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校园体育文化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原因的分析,剖析了家庭、学校应试教育和传统社会文化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制约和影响,指出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发展、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要缓解学生体质健康危机还需要教育与体育等部门形成合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现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良性干预.  相似文献   

13.
体育校本课程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理论上的校本课程,旨在创设体育课堂文化。二是实践上的校本课程,旨在丰富体育课堂资源。无论是理论上的校本课程,还是实践上的校本课程,都是在实现新课标赋予体育课的功能,目的是达到"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乐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4.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运动形式进行的。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不同,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培养也就有着不同的影响。校园体育严密的组织形式和严格的纪律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作风、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勇于竞争的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发展才能的愿望,有利于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当前的应试教育无疑使学生的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停止学习、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为终身体育和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体育游戏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民间体育活动和游戏,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于民间体育传统的艺术和体育游戏文化的深刻了解与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啦啦操是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它综合了音乐、舞蹈、体操和娱乐等多种元素。啦啦操不仅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文化素养,让学生充满健康的活力。另外,啦啦操还可以活跃体育活动现场的气氛,鼓舞体育健儿的士气,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观念,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啦啦操训练,积极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文章主要论述了啦啦操在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等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强健康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首先,通过体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1)体育竞争有利于  相似文献   

20.
陈凤 《现代教学》2015,(Z1):74-75
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体魄、锻炼学生意志力、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以体育教学为突破口,开展了风格迥异又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武术与弄堂游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