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义务教育初中学段学困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农村初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近些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笔者就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困生的转化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一、给予关爱,解开他们的心锁孟子曾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比较关注优秀学生,而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没有对学生的热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老师,要搞好教育,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边远山区的留守学困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他们。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  相似文献   

3.
于海燕 《甘肃教育》2014,(11):28-28
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要我们教师怀有一颗爱心,遵循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成效。但在现实教学中,"爱"常常成了优等生的专利,学困生的奢侈品。事实上,学困生更需要爱和阳光。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学困生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渗透"爱"的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就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 1.热爱学生,用爱心使学困生消除疑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学困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由于学困生身上缺点多,常常在父母、教师、同学那里遭到冷淡、歧视,很少得到同情和温暖,普遍背着思想包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学困生容易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经常怀疑教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做人。"这句话深深体现了大教育家对学生的爱和人文关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我们不仅要爱学生,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因为课堂是所有学生的,不只是一部分优生或"精英"的,每个学生都应该学有所成。因此,笔者认为,要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学习,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才是教育的真谛。一、了解"学困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1.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爱是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更是师生传递情谊的"营养素"。一、守候花开,关爱每一个学困生"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做班主任的信条。在课堂上我时时关注学困生,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自信心。讲课时要尽量让他们听懂,提问时,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时,鼓励他们回答,并及时加以表扬,让其体会成功的喜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真心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爱就像一座大楼的根基,爱就像夜航中的明灯,爱就像庄稼离不开的水。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爱的滋润,而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爱。学困生往往在学习上或思想上长期落后于别人,心理上形成自卑的阴影,有些甚至表现出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的态度,在教育中产生矛盾的往往是教师和学困生之间。其实,教师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好,但学困生通常不理解教师的爱,教师用心良苦,学生却感受不到。如何让学困生感受教师的爱呢?一、不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有些学困生不但成绩差,平时还专搞恶作剧。身为…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只有付出深沉博大的爱,才能赢得学困生的信赖和爱戴,使他们萌发奋发图强的良好愿望,潜能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回想多年的教学实践,学困生难教育。其转变要靠教师的爱心、耐心、策略和正确的方法,始终坚持"爱"的教育,一定能使学困生转变为学优生。  相似文献   

11.
<正>爱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主题,教育之爱,是百年树人的阳光雨露。对于"学困生",教师既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他们爱的教育,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挖掘其潜在能力,否则就会导致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自卑感越来越重,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一、培养"学困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张万祥 《班主任》2009,(2):41-41
学困生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点,老师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往往简单地强调要爱学生,认为爱就能够解决一切。爱是教育的灵魂,但爱不是万能的,不适当的爱不但救治不了学困生,还可能会加重学生的“病情”,扭曲学生的心灵。教育是艺术,但同时也是科学,解决学困生问题,我们还应有科学精神,要学会科学地关爱学困生。  相似文献   

13.
姚杨 《考试周刊》2007,(1):133-134
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只有付出深沉博大的爱,才能赢得学困生的信赖和爱戴,使他们萌发奋发图强的良好愿望,潜能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罗勋秀 《考试周刊》2014,(92):181-181
<正>可以说,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往往都有几个学困生,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困生一直是制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且令人头痛的大问题,因此,分析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非常重要。教师要对这些学困生不歧视、冷落,积极促成其转化,使他们逐步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做法。一、寓爱于教学之中,以"爱"转变学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学困生转化问题一直是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领域。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展现教育教学能力创造了机会和舞台。学困生不是天生的,是可以转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怎样进行引导和矫正。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学困生。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学困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学困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发现,学生到了初二,两极分化现象特别严重,出现了一些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不仅时刻困扰着我们的教学,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转化学困生,使其尽快脱"困",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下面就如何帮助初中学困生学好数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用爱心去化解学困生心头的重重困扰教育家马卡连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动力,爱  相似文献   

18.
丁荣国 《教师》2014,(15):43-43
正在办公室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某某某不做作业,某某某上课不听讲,某某某捣乱了……一个班集体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可能个个都优秀,没有学困生是不现实的。如何来帮助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使之茁壮成长,是所有为人师者苦苦思索的问题。我觉得关键就在一个"爱"字,学困生也需要老师的"爱"。怎么"爱"呢?现就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爱的尺度     
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常常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前提,一切教育都源于"爱",一切教育都是爱的教育。但是,我们又常常会迷惘,爱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对学生的行为只说不敢严管,对学生的作为只鼓励不批评就是"爱"。是不是唯学生论就是对学生的"爱"?我认为,所有的爱都是有尺度的,没有尺度的爱是溺爱。  相似文献   

20.
师之爱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没有的爱的教育就和没有水的池塘一样。但是,到底要怎样爱才能为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呢?一个字——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整个心灵献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